每次來大姨媽前的那幾天,很多姐妹會變得喜怒無常,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 ![]() ![]() ![]() (圖片來源:知乎) 不少因此遭殃的男同胞表示不理解,不就是來個大姨媽嗎?這是不是有點矯情? 不,并不是這樣的! 女性經期前后之所以會性情大變,多半是經前期綜合征(PMS)在作怪。 說白了,女生們其實也是受害者。 經前期綜合征:易被忽視的常見病 有數據顯示,大約20%~50%的女性都受到過經前期綜合征的影響。 經前期綜合征是指女性來月經前反復出現的一系列軀體癥狀、精神癥狀和行為改變。 這些癥狀會以隨機排列組合的形式,在月經前1~2 周開始出現,月經前2~3天加重,并在月經來潮后迅速消失。 但也有一種例外,那就是圍絕經期的女性,她們的癥狀可能持續到月經期和月經后。 那為什么女性會出現經前期綜合征呢? 目前專家們也沒有找到明確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出現可能與精神心理因素(比如壓力山大)、月經周期中激素水平的變化、維生素缺乏等因素有關。 經前期綜合征不用治?要看嚴重程度 大多數情況下,經前期綜合征的癥狀都比較輕微,通過一些自我調整的方法就能讓我們好受些,具體方法后面會講到哦~ ![]() 但如果你的癥狀比較嚴重,達到了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PMDD)的標準,那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忙了。 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可謂是經前期綜合征中最嚴重的一種形式,它帶來的癥狀往往更嚴重,尤其是情緒癥狀,會干擾女性的工作、社交活動或人際關系。 不僅如此,還有研究數據顯示,約7/8的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女性會在2年內發展成抑郁癥,這會讓她們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甚至有自殺念頭。 所以,我們要對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引起重視! 有些好奇寶寶可能要問了:有沒有什么辦法來判斷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呢? 當然有!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對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的診斷標準是這樣規定的: 首先,在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要至少出現下列癥狀中的5項,并且所出現的癥狀必須包括前4項中的1項: ● 顯著的情緒不穩 (如突然感覺傷心、流淚或被拋棄感增加); ● 持續顯著的憤怒、易怒,或人際沖突增加; ● 顯著的情緒低落、感到絕望或者有自貶想法; ● 顯著的焦慮、緊張或心煩意亂; ● 日常活動興趣減退 (如工作、學習、交友、愛好); ● 主觀感覺很難集中注意力; ● 昏睡、容易疲勞或者顯著的精神不振; ● 食欲顯著變化,飲食過量或者特殊食物渴求; ● 嗜睡或失眠; ● 主觀感覺不堪重負或失去控制; ● 其他身體癥狀,如乳房觸痛或腫脹、頭痛、關節或肌肉痛、感覺腹脹、體重增加。 此外,這些癥狀必須在至少兩個連續月經周期出現過,而且要嚴重到足以干擾日常活動和功能。同時,還要保證這些癥狀不是由藥物或者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 如果你的情況符合上面說的這些標準,那就要考慮是經前期心境不良障礙了。 ![]() 緩解經前期綜合征,試試這幾招! 對于癥狀比較輕微的經前期綜合征,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幾方面來緩解: 想得巧: 這里的“想得巧”,其實主要是說我們要接納經前期綜合征的存在。 當自己變身“林黛玉”或者“河東獅”時,我們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這些都是生理原因,并不是我的錯。 讓自己慢慢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緩解~ 吃得巧: 想要緩解經前期綜合征,需要我們在飲食均衡的基礎上牢記下面這“4多4少”: 4多: ●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纖維素可幫助體內清除過量的雌激素,有助于改善癥狀; ● 多吃一些低蛋白和高熱量的飲食,可改善精神癥狀,包括抑郁、緊張、易怒、疲勞等; ● 適當多吃富含鈣的食物,鈣可幫助預防經前的痙攣及疼痛; ![]() 4少: ● 戒煙戒酒; ● 少吃鹽,可以緩解體液潴留和腹脹; ● 少喝咖啡,咖啡能增加焦慮、緊張、抑郁及易怒癥; ● 少吃動物脂肪,動物性脂肪會提高雌激素的量。 動得巧: 在來月經前1~2周,你可以每天進行大約30分鐘的運動,比如快走、游泳、慢跑、跳舞、打羽毛球等,這不僅可以幫你強身健體,還可以緩解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 睡得足: 我們要保證規律作息,每天至少要保證7小時的睡眠。 當你睡飽了之后,會覺得沒有什么是一個好覺不能解決的,醒來又是嶄新的一天! 如果這些方法對你都沒有效果,而且覺得經前期綜合征已經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那就一定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文章圖源:知乎、攝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