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和發揚“窮棒子”精神 --重新學習毛主席關于農業合作化的指示 王國藩 今年是毛主席為《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寫的序言和按語發表二十周年。在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熱潮中,我重新學習了毛主席為《書記動手,全黨辦社》、《勤儉辦社》兩篇文章寫的按語,感到更加親切,教育很大。當前,能不能繼續保持和發揚“窮棒子”精神,是一個關系到能不能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重要問題。我們要保持艱苦奮斗的無產階級政治本色,將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回想我們西鋪村二十三戶貧農剛辦起農業生產合作社時,僅有的家當就是二百三十畝山坡地、一張破木犁和由十多個驢股湊起來的“三條驢腿”,其他農具和種子也很缺乏。記帳用的紙社里買不起,只好用玉米棒子皮來記。真是“一窮二白”呵!因為我們社很窮,有些人說是“窮棒子社”。那時候我們想,不管人家怎么說,毛主席指明了合作化的方向,拚命我們也要奔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依靠集體的力量,艱苦奮斗,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從而更堅定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為了戰勝面臨的困難,我們到離村子三十多里外的深山里打柴賣錢來添置牲畜、農具和種子等。經過兩個冬春的努力,我們社靠打柴換來的錢,買下了一頭騾、五頭牛、兩頭驢、六十五只羊、十二口豬、一輛鐵輪大車和其他一點簡單的生產工具。用我們當時的話說,這些東西是“從山上取來”的。 偉大領袖毛主席知道我們辦社的事情后,非常高興,十分重視。毛主席在《書記動手,全黨辦社》一文的按語里寫道:“遵化縣的合作化運動中,有一個王國藩合作社,二十三戶貧農只有三條驢腿,被人稱為'窮棒子社’。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時間內,“從山上取來’了大批的生產資料,使得有些參觀的人感動得下淚。我看這就是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難道六萬萬窮棒子不能在幾十年內,由于自己的努力,變成一個社會主義的又富又強的國家嗎?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造的。只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不是回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在這里,毛主席深刻批判了黨內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對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干擾和破壞,贊揚了六萬萬窮棒子不怕任何人間困難干社會主義的革命精神。二十年來,我們西鋪村的貧下中農、社員群眾,堅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堅決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進行改天換地的斗爭,大大發展了集體經濟的力量。現在的西鋪大隊,有了上百頭的大牲畜,十臺拖拉機,二百七十多臺(件)農業機械,過去的荒山禿嶺、偏坡爛崗,已變成果樹滿坡、松柏滿山和平展展的大寨田,整個大隊農、林、牧、副各業都有了很大發展。貧窮落后的西鋪山村,已經初步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新農村。整個遵化縣的面貌也開始變了,機耕面積已占宜耕面積的百分之八十,糧食畝產比合作化前增長了三倍,農副產品加工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全縣工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變化最大的是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毛主席贊揚的“窮棒子社”的那種革命精神--我們叫它做“窮棒子”精神,已經在干部、群眾中生根開花,激勵和鼓舞著我們努力奮斗,繼續革命。 斗爭實踐使我們深切體會到,“窮棒子”精神是我們革命的傳家寶!它是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是無產階級不怕困難,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那種“硬骨頭”精神,是無產階級政治本色的體現。我們的黨員、干部,要保持這種政治本色,不畏艱險,埋頭苦干,廉潔奉公,抵制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的侵蝕,做一個普通勞動者,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我們的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毛主席教導我們,要“一刻也不脫離群眾”。這就是說,從政治立場到思想感情,從工作態度到生活作風,都應該和人民群眾一條心、一股勁,緊密相聯。一九七〇年,黨組織讓我擔負遵化縣委的領導工作。擔子重了,地位變了,“窮棒子”精神可不能丟呵!特別是當我看到不少老同志,雖然年紀大了。有的身體也不好,仍然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拚命精神,風里來,雨里去,和群眾一起出力流汗,勤勤懇懇地為實現黨的革命路線和奮斗目標而工作、而斗爭,這對我教育很大。我感到自己更應該保持“窮棒子”的本色,時時把自己放到人民勤務員的位置上,不能搞“特殊”。同志們出于關心,總想在生活上給點照顧。但我感到作為一個領導干部,接受的照顧越多,離開群眾就越遠。于是在機關自己就和燒鍋爐的同志、管理人員同住一個房,和干部職工在一個食堂吃飯;下鄉去就和社員一起吃住,一起勞動,一起學習和批判,努力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毛主席教導說:“人們的工作有所不同,職務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論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間都要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決不許可擺架子。”毛主席的這一教導,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下,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新型關系。如果擔任了領導工作就丟掉無產階級本色,耍威風、擺架子、講闊氣,脫離群眾,這不是變為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官老爺了嗎?我們在黨政機關里工作,雖然各人的分工不同,但都是革命的需要,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擔任領導工作的同志,責任更重些,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于群眾之中,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一旦脫離了群眾,就不能帶領群眾去為實現黨的任務而斗爭。 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是在同傳統觀念的斗爭中得到保持和發揚的。為了使自己不忘掉“窮棒子”的革命精神,我定期回西鋪大隊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在生活待遇上,除了領取少量生活補助費外,一直在大隊按同等勞動力記工分。群眾勉勵我說,當個“社員書記”好,“窮棒子”精神丟不了。但有的同志說,“你現在當了書記,可以脫產了。”意思是說,我到縣里擔負領導工作,勞動可以不參加,生活待遇應該好一些。我覺得,這是一種資產階級法權觀念的反映。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革命干部,如果陷進了私有觀念的泥坑,斤斤計較個人的利益,那么他頭腦里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斗爭”等觀念就會淡薄起來。作為一個人民的勤務員,應該是不脫離勞動,不脫離群眾,又要做好工作。我現在到縣里擔負領導工作,同時也沒有脫離基層,在經濟上不割斷與社員群眾的聯系,在生活上低標準要求,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樣更有利于自己保持“窮棒子”的革命精神,實現思想革命化,有利于抵制資產階級法權思想的侵蝕。“官貴民賤”、“升官發財”,是幾千年來剝削階級遺留下來的傳統觀念。我們要破除這種舊觀念,努力做到“既當'官’,又當老百姓”,保持無產階級的政治本色,增強反修防修的能力。 毛主席指出:“無產階級中,機關工作人員中,都有發生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的。”這一指示,給我們敲起了警鐘。對于資產階級的腐蝕和影響,如果失去警惕,缺乏自覺性,無產階級的政治本色是有可能被“資產”風刮掉的。我們也看到,有的黨員、干部,即使是來自“窮棒子”,但現在他們身上卻滋長了資產階級思想和生活作風。他們怕艱苦、搞“特殊”、圖安逸、講享受,甚至利用職權,經營起自己的“安樂窩”來了。這不是倒退回去不再繼續革命了嗎?毛主席說:“在我們的許多工作人員中間,現在滋長著一種不愿意和群眾同甘苦,喜歡計較個人名利的危險傾向,這是很不好的。”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資產階級往往利用資產階級法權思想和生活作風向我們進攻。而有的同志承認資產階級法權,并不是為了逐步地限制和最終消滅它,而是想利用它來謀求私利,滿足自己對資產階級生活的追求,這不是要和資產階級同走一條道嗎?過去我們戰勝拿槍的敵人,依靠了無產階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今天我們面對不拿槍的敵人,還是要靠這種革命精神去戰勝它。特別是在敵人的糖衣炮彈進攻面前,丟掉了這種革命精神,就有被糖彈打中的危險。為了今天的勝利,千千萬萬的優秀黨員、干部,不圖名,不圖利,不怕苦,不怕死,進行了前赴后繼的斗爭。我們要學習和發揚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努力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水平,在資產階級的歪風邪氣面前,辨得清,站得穩,頂得住,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有人說:“過去在困難的條件下,需要'窮棒子’精神,現在可以不需要了。”這是不對的。“窮棒子”精神,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不僅過去要發揚,現在要發揚,將來也還要發揚。毛主席在《勤儉辦社》一文按語中指出:“勤儉辦工廠,勤儉辦商店,勤儉辦一切國營事業和合作事業,勤儉辦一切其他事業,什么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這就是節約的原則,節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現在還很窮,要使中國富起來,需要幾十年時間。幾十年以后也需要執行勤儉的原則”。如今,“窮棒子社”開始變富了,但干部社員還把富日子當窮日子過,堅持勤儉辦社。我們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使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盡管我們一個隊、一個公社、一個縣比過去富了,但和我們要實現的遠大目標比起來,仍然是“窮棒子”。現在世界上,還有許多受剝削、受壓迫的勞動人民沒有翻身解放,我們有支援世界革命人民的義務,還要繼續保持和發揚“窮棒子”的革命精神,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多作貢獻。 自覺改造世界觀,對保持和發揚“窮棒子”革命精神,是很重要的。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不斷抵制資產階級和舊社會習慣勢力的腐蝕和影響,才能做到地位變了,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階級感情不變生活條件變了,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變。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不是自發形成的,要認真學習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資產階級,批判修正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傾向和舊的習慣勢力,才能逐步樹立起來。為了使我們縣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能自覺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艱苦奮斗,繼續革命,我們縣委作出了《關于發揚“窮棒子”精神,保持艱苦奮斗作風的決定》,從縣委常委做起,要求干部做到請客不到,送禮不要,奉承不聽,私情不徇。各級干部還堅持了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大批縣、社干部背著行李,帶著農具,深入農村,和廣大貧下中農一起抓革命,促生產,這不僅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的各項工作,也有力地促進了干部隊伍的思想革命化。我們還經常在干部群眾中進行回憶對比、憶苦思甜的教育,組織他們參觀“窮棒子社”展覽館,給他們講“窮棒子社”艱苦創業的歷史,教育他們發揚“窮棒子”的革命精神。 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我們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在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學習運動中,我們要進一步保持和發揚“窮棒子”精神,為反修防修,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而斗爭。 ![]() ![]() ![]() ![]() ![]() |
|
來自: 仁者rz > 《文 史 哲 地 政 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