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四,從放假至今已有半個月了,從12月14日開始,身體一至處于亞健康狀態:人無精神,也無法正常生活與工作,整日處于昏昏沉沉中,可自己還要強裝著,過正常的生活;早上七點起床,走上半個小時,然后再吃一點兒早餐,再回到床上休息;電視也不能看,眼睛不能睜開,很累,手機也不能看,手也沒有力氣,最多只能看十幾分鐘;到了晌午再起來吃一些米面或稀飯,又躺在床上睡覺;一直到下午五點又起來吃了米面,洗涮一下又休息,總之一天至少有二十個小時在睡覺中度過;這樣過去了一個多星期,孩子她爸回家了,雖然吃得比以前要豐盛些,可還是無味,最后只能去醫院打了幾天的吊針,到現在味覺還在康復中。 ![]() 其實這一切都是“新冠病毒感染病是自限性疾病”的理解錯誤,以為只要過了七天半月的就會好,結果在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都處于亞健康狀態,無所事事。如果再選擇,我定會去醫院看醫生,再吃藥打針,定會比現在好得快得多,而且不用忍受那么多的痛苦。當今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感染了,但是,大多數人只吃了蓮花清瘟或者吃點布洛芬顆粒,甚者就是扛著罷了,僅此而矣,沒有進行更好其它的消炎措施。那些年歲已高的,或者大意的人,抵抗能力弱的人就死于非命了。 記得在我童年的時候,總是向往著怎樣把日子過好一些,把自己生活得更瀟灑一些,自由是我的終極目標。一向要強的母親是我的榜樣,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只求生活豐足些。以前村上的有文化的小嬸們,我都把她們看成我的人生楷模,她們在非常的環境中把自己生活成一個讓人羨慕的樣子。把自己的子女一個一個送往更好的環境中去闖蕩,那時候的農村唯一的捷徑就是把書讀好,村中的“黃校長”便成了她們家中的坐上客,很受歡迎!于是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都把書往死里地讀,每一本書幾乎都能倒背如流,考試就是我們的主戰場,每一次都是把別人殺個片甲不留。于是我們這一代人成了時代的寵兒,我們的工作都是自己的選擇,有的在本地成了昔日的“黃校長”,也有的在本地當了地方父母官,也有的在各大城市過著飛黃騰達的日子。 ![]() 可今天那些大嬸們一個個地離我們而去,十年前,我還在農村教書時,那位老師大嬸的女兒考上了鄭州防織工學院,原本分配在我們的活塞環廠,因為下崗,再就業就在深圳龍崗富士康工作,生有一兒一女,現在的生活基本上很好,可在母親因為過度勞累后,病倒在床前時,身邊卻沒有女兒的陪伴,有的只有其它四個沒有上大學有兒子的真心陪護,至今我也不能明白,那時的我們倒底有多大的底氣沒有在父母需要陪伴時卻不在身旁的理由! 昨天兒時的伙伴的母親又離他而去了,原來他母親一直是由他姐姐照看,就是因為他母親認為兒子應該過上好日子,不能讓兒子、媳婦有壓力,她倒死也不明白,其實兒子的心也不好受,他能眼巴巴地看著為他奔波一生的母親就這樣離去嗎?他也想讓自己的母親安享晚年,可現實是媳婦與母親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城鄉的差別,生活理念的差別! 如果現在讓那些大嬸們重新選擇她們會把自己的兒女遠離故鄉,遠離親人去四處流浪嗎?無論在何處,子女們只是大千世界生活中的一磚一瓦,他們既沒有偉人們的豐功偉績也沒有浪人們的豪言壯語,他們有的只是平凡人的生活,僅此而矣! 每一代人的生活都要有劃時代的意義,只不過是看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