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課題研究的前提是要進行課題申報,申報者需要完成可以申報的完整流程,現如今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課題申報成功的幾率也是越來越低,每次申報都會有大量的課題未能立項,只有少部分的課題立項成功。那么,該如何準備符合評職要求的課題呢?下面為大家分享相關知識。 申報課題比發表論文的難度要大很多。很多作者都認為課題申報的周期很長,需要等到上一批所有課題全部結題后才能申報下一批。但其實并不用等。每一年都會有申報課題的機會。一般來說,課題是一年申報一次,如果今年課題申報為成功,還可以明年在進行申報。但如果是今年已經申報立項成功,明年就不一定有機會再進行申報了,因為組織方會限定申報者同時參加研究課題的數量。 課題也有級別的劃分,國家級的課題一般是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申報,但也有的課題是好幾年才申報一次。拿區級課題來說,區級課題一般是指區級行政部門組織申報的研究課題,它不止一個主辦方。如果是同一個主辦方組織同一個區級課題,申報的頻率也是一年一次。對同一個申報人來說,如果今年沒有申報到區級課題,明年還可以再繼續進行申報。如果今年申報到了區級課題,明年就不能在進行申報了。 大家都知道除了論文能夠進行評職,課題也是可以用來進行評職稱的。課題對評職有很大的用處,但具體用處有多大,還需要看課題能在職稱評審當中加多少分。至于職稱晉級時課題如何加分,具體加分標準,還需要參考各單位公布的標準。 在職稱評審當中對于課題的要求,要以評審單位下發的具體評審文件為準。不同的評審單位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評職稱用的課題需要滿足課題級別、課題數量、課題作者署名位置、課題專業方向和課題結題證書五個方面的要求。如果是按照職稱級別來劃分,初級職稱一般不使用課題,中級職稱一般要求市廳級及以上的課題,副高級職稱自然在課題級別上的要求就更高了,副高級職稱一般只認可省級及以上級別的課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