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 現在市面上止咳的中成藥大多已經買不到了,尤其是名字里帶有止咳二字的,早早的便“銷聲匿跡”。 不過,這個中成藥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呢?它的名字很奇怪,叫三拗片。 光看名字確實猜不透它到底是干嘛的,那么,我告訴大家,這個藥可以止咳。當我們在大大小小的藥店里穿梭的時候,不防多關注一下它,也許就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呢。 三拗,在遙遠的宋代就是這么叫的,只不過那時候還不是成藥,所以叫三拗湯,現在叫三拗片。名字是古人取的,今人沿用罷了。 三拗湯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麻黃湯不過差了一味藥,麻黃湯有桂枝,三拗湯沒有桂枝,但麻黃湯的名氣遠遠大過三拗湯。其實,三拗湯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尤其在止咳方面。 三拗湯:麻黃8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 主要針對風寒咳嗽,有白稀痰或泡沫痰。 經過這段時間的了解,麻黃的大名想必已經被大家牢記于心了。當我們受了風寒,身上冷,這個時候多么希望能出點汗,不要大汗,而是微汗,那種汗津津的感覺一出來,立馬就暖和了,舒坦了。 可寒邪把毛孔關得緊,普通的藥材恐又敵不過它,我們就派麻黃去,麻黃是解表散寒的猛藥,隨著一身汗出,風邪寒邪也會發散而去。 不過,在三拗湯里麻黃發汗的功效并沒有特別突出,因為這里是不去根的,而根可以止汗,根莖一起用,一邊發汗,一邊止汗,某種程度上也就牽制了它,同時也成就了它。風寒侵襲肺臟,肺氣上逆而咳。我們要讓麻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肺氣的宣發肅降上,配上杏仁,效果更好。也就是說比起麻黃湯,三拗湯止咳的功效更勝一籌。 肺氣宣發,還能把痰排出去,排的是那種清晰的白痰或者泡沫痰,因為肺中津液不能隨氣運行從而轉化為痰。如果痰很黏,大概率會黏在肺里,這樣的黃黏痰不好往外排,也就不適合服用。 最后甘草要生用,也是三拗湯的一大特點。 風寒咳嗽的中成藥還有通宣理肺丸、參蘇丸、川貝止咳糖漿、止咳寧嗽膠囊、小青龍顆粒等。 如果家里有備,以上都可以作為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