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依伊! 最近自媒體寫作話題很火,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分享看過的書、生活趣事和自己的觀點。 這些內容會被大數據推薦給同頻共振的讀者,大家隔著屏幕就可以討論交流。 自媒體強大的地方在于,文章的每一個閱讀,都會被平臺獎勵一份收益。所以,很多創作者樂此不疲的創作,在學習同時也能補貼家用。 網上一句話,依伊特別喜歡,堅持并不只是為愛發電,還有家里的柴米油鹽。 而且堅持的越久,平臺懟你的獎勵也就越大。 依伊做自媒體已經5年多,運營頭條號也有3年了,從一開始幾個閱讀,到現在寫出很多10W+、100W+閱讀,慢慢就發現其實寫作是有方法的。 掌握了方法,寫作就變得沒有那么難,前幾天小伙伴@阿慶文史閣給我報喜,寫出一篇75萬爆款微頭條,閱讀也有7萬多。 ![]() 總結的6個實操技巧,分享給你,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先收藏,看一看是不是對你寫作有幫助。 一、垂直領域創作思考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點,定位自己的領域,垂直寫自己的微頭條。根據興趣愛好和擅長做什么來考量。先有輸入,再有輸出。 知識點:頭條領域要垂直,給讀者以期待感,如果什么都更新,就會導致讀者沒有期待感,根據你想要定位的領域,從頭條名——自我介紹——內容,都要一以貫之。 垂直領域創作一方面可以吸引讀者,一方面也方便粉絲關注,畢竟你一直更新一個領域,那么喜歡這個領域的讀者就會關注你,在你發文的時候就可以及時看到你的內容,比如“娛田故事”這個號,主要就是寫娛樂方面的文章,那么更新的一直也就是娛樂的內容。 ![]() 二、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比如我定位文史類后,我就會專注看文史類的微頭條,在我不斷地添加收藏,看文史的微頭條后,平臺給我的推薦,基本都是這一類型的文章。 看得多了,自己也就慢慢有感覺了,看看別人是怎么寫文史的,看看別人什么樣的內容會爆,這樣一來自己也會積累很多人物素材,下次寫一個歷史事件的時候,就可以把相關的素材內容都用上,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找素材的時間。 ![]() PS:可以用印象筆記、飛書、石墨文檔,來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手機與電腦同步。 三、分析素材暴擊點在找到人物素材后,我們不能拿到手里就去寫,因為這樣基本不容易出爆款。我們更多的是要去分析自己的素材,它的暴擊點在哪里?能不能給讀者迎頭暴擊,讓他增加想點擊全文的想法。 分析素材暴擊點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這個故事的暴擊點放在開頭,達到開頭暴擊的效果,畢竟開頭是讀者第一眼看到的內容,如果開頭足夠精彩,才能吸引讀者,讓讀者有興趣繼續讀下去。 其實@阿慶文史閣的這篇,就是從開頭暴擊開始。 然后再寫愉妃的身份背景介紹和嫁給乾隆后的故事,再寫愉妃生了兒子永琪后,永琪和乾隆間的故事,延伸寫下去。 ![]() 這其中,我就運用了依伊書院的老師們教的寫作方法,下面也仔細分享給想寫文的小伙伴們。 我在總結自己專欄筆記時,總結了開頭7個要素:有沖突、有反常、有懸念…… 開頭中最好要有這幾個要素中的幾個,這樣開頭寫出來才會吸引人,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 PS:找的素材必須和主題相關,找到多個素材按照時間線進行組織。 四、正文部分安排方法寫好開頭后,一般可以順著開頭寫,或者不寫,先介紹人物的生平背景,再引入故事的正文。 這里介紹人物背景有一個好處就是讓讀者知道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大概是什么樣的,然后在心里有一個預期,相當于是為后文做一個鋪墊。 ![]()
另外,文中涉及到重要人物需要介紹時,用一段來介紹人物,這樣也不會很突兀,讀者也能看懂,這里就看小伙伴們喜歡怎樣安排文章了。 在寫正文部分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線和時間線,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這樣讀者會看不懂你的內容。 五、故事邏輯安排在走故事邏輯時,一般就按照時間軸來寫,從人物的過去,寫到現在。最好埋鉤子,讓讀者可以一直讀下去。 知識點:正文中設置懸念鉤子,就是一個情節不要把結果寫出來,而是只提一點引子,吊足讀者的胃口,這樣就可以一直吸引讀者一步一步往下讀。 ![]() 六、觀點部分很重要請記得一定要寫好自己的觀點部分,不要隨便結尾,要走心,可以用名人名言,總結人物一生等等。 敲黑板:結尾的觀點部分很重要,是平臺所說的信息增量的部分。 很多人在這地方會犯難,我在寫專欄筆記時,摸索了總結提煉、金句升華、呼吁行動3種方式,提高了自己的互動率。 但要注意,觀點要是正能量的,傳達出正能量的思想,才能有更廣的傳播。 最后,我們寫完文章,一定要通篇去閱讀,這樣才知道哪里不太順,及時去修改它。 今日頭條的平臺真的很友好,你的內容是什么?就會被推薦給哪些讀者。比如我寫的歷史故事,就會被推薦給文史愛好者。 這篇自己的干貨內容,可能就會被推薦給對自媒體運營感興趣的朋友。 這6個實操技巧都是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依伊雖不能保證你立刻寫出大爆款,但對于提高內容質量還是能有啟發的。 寫作這件事,堅持的越久,越發現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就像我總結了10萬多字的筆記,形成了一個15節課的專欄。 同樣,我們學會的每一個知識點,提高的每一點寫作力,都會助力我們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同時也獲得更多收益。 愿我們寫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