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么風格的樂隊而走向成功,關鍵是它都有其靈魂因素地注入。音樂本身要有靈魂,或是一貫到底的風格,或是在根本之上的融合。 樂隊需要靈魂人物的引領。或是樂隊成員都是靈魂,如齊柏林飛艇,如平克佛洛伊德,等等;或是樂隊里一位成員是靈魂,如約翰·列儂,如范·莫里森,等等。 范·莫里森(Van Morrison),出生于英國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城,明年78歲。奇人加全才,為音樂事業奮斗了近60年。他是詞、曲作家,歌手;他能演奏吉他、口琴等8種不同樂器。 1964年,范·莫里森與以前同在The Monarchs樂隊演出的四位老友Alan Henderson, Ronnie Milling, Billy Harrison,Eric Wrixon(艾倫·亨德森、羅尼·米林、比利·哈里森和埃里克·里克森)組成了Them(他們)樂隊。 1965年6月,Them發布專輯《The'angry' Young Them》(憤怒的年輕人)。 他們,年輕人,在墓地旁邊看到你神秘的雙眼。一件藍色裙子讓人的心怦怦直跳,我們都想解脫,將邪惡的世界拯救,即便付出生命代價。你來到我的房間里真是太好了,我們需要形影不離。你還是回來擠公交車吧,你坐著飛機去上班,不適合你。當然也不是要活在過去的日子里,因為我們不想永遠貧窮。我們還可以全心全意地愛著對方,我們也能各自發呆。可是城市輝煌的燈光像子彈一樣擊中你的頭部,雖然我的手腕上帶著用你的項鏈做的手串,但你卻在加州66號公路上放飛自我。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憤怒,憤怒從小到大、由淺及深,基于生活點滴,有時無需過度解讀,只求真實流露,這就是節奏均衡的憤怒,這就是布魯斯搖滾音樂的表達。 Them的靈魂是范·莫里森,他的歌詞精煉而富于詩意,他的語境樸素卻交匯迷幻,他的旋律簡單可不失變化,他的嗓音干凈但不缺張力。 Them樂隊的輝煌歲月,就是莫里森在樂隊三年多時間里所賦予的。 莫里森的母親曾是一名爵士歌手。受家庭影響,他很小就對布魯斯和爵士樂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專輯《The'angry' Young Them》的14首里,我們可以領略到他的音樂形式和風格的復雜多變:既屬于靈魂樂類,也屬于搖滾樂類;既有歐洲的凱爾特的音樂風格,又有美國的鄉村音樂風格;既有爵士樂風格, 又有布魯斯樂風格;既有民間音樂風格,又有布魯斯靈魂樂風格。 專輯的曲序第六首歌“Gloria”(格洛麗亞),節奏輕快、旋律流暢,可以說是一首簡單的歌曲。這首歌曾在1996年橫掃樂壇,是“集Them的憤怒、不羈、傲慢、頹廢”風格的大成之作。 Gloria的歌詞更是直白表達:某日午夜時分,一位身材適中的女孩格洛麗亞,來到莫里森的房間玩耍,他感覺好快樂!他倆就做了愛做的事情。莫里森會徹夜大喊格洛麗亞,莫里森會每天大聲呼喊格洛麗亞。莫里森更會在副歌里用略微沙啞的嗓音喊“And her name is G L O are I I I”,并且“G L O are I A Gloria”反復喊了四次。 Gloria在1965年的貌似MV的黑白視頻里(雖然畫質很差,但音頻清晰),羞澀的大男孩范·莫里森,一邊用右手在右腿上擊打節拍,一邊演唱(那個年代“動物”樂隊的主唱埃里克·伯登,也是這樣演唱)。幽默的是視頻里會極速閃過一個驢頭的形象,驢頭有時張口叫,有時開口笑,應景地給這個視頻更增添了趣味性和搖滾風。這就是布魯斯,這就是經典。 而讓Gloria更加成為經典的是它被翻唱。據說Gloria是搖滾樂史上第一首“神曲”。 打鐵還得自身硬!所謂神曲,不僅自己的詞、曲、唱和編曲被大眾廣泛認可,還得要適宜有很多人樂于翻唱,并且無論是原味翻唱,還是改變曲風翻唱都要流行起來那才行,這樣才可以稱之為“神曲”。 有些歌自從它誕生后就有被翻唱的氣質;有些歌達到如跳水5355B的難度系數而無法被翻唱;有些歌被翻唱反而會損毀原唱的風格。 Gloria成為神曲,當之無愧。它被很多歌手翻唱。“大門”樂隊的主唱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就翻唱過“他們”樂隊主唱范·莫里森的Gloria(兩人曾在創建初期的大門樂隊有過合作)。吉姆把歌詞做了改動,上半段唱出了四五個實用動作,下半段吉姆叫喊起來:“越來越難了,太快了,啊,越來越難了”。這就是搖滾樂,敢做、敢愛、敢叫、敢說!搖滾樂就是代表普通人的愛恨情仇!這才是真正的“經典永流傳”! 雖然翻唱Gloria的歌手們基本上對它進行過或更激烈或更隱晦的“加工”,但它作為布魯斯搖滾的神曲是始終被翻唱而無法被超越。 “朋克教母”Patti Smith(佩蒂·史密斯)和“U2”樂隊同臺演唱過Gloria(2015倫敦演唱會現場)。1975年,Patti Smith首張專輯《Horses》(馬)中的第一首歌就是Gloria,歌詞改動很大,但旋律基本沒變,尤其是副歌部分。可見Gloria的魅力無限。 翻唱Gloria的著名歌手或樂隊還有AC/DC樂隊,吉米·亨德里克斯,沖撞樂隊的喬·斯特魯默,U2樂隊,大衛·鮑伊,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綠日樂隊,紅辣椒樂隊,伊基·波普,邦·喬維,感恩而死樂隊, R.E.M.樂隊等等,是謂“神曲”。 1967年, 范·莫里森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Blowing Your Mind》(震蕩你的思想)。這張專輯不但是他音樂生涯的里程碑,也是整個搖滾樂壇倍受尊崇的經典專輯之一。 范·莫里森是詩人、搖滾樂手、民謠歌手、布魯斯音樂家、音樂的智者。在音樂圈享有“歐洲的鮑勃·迪倫”的美譽。他不愧為愛爾蘭近代民謠的代表及搖滾的精神宗師。 處于暮年的范·莫里森修心養性,只與愛爾蘭本地的音樂家合作,除了發行唱片,基本上不在公眾場合露面,他始終和“喧囂”保持一定的距離。或許他依然沸騰著對于生活的熱情,只是不愿表露而已。就像他在歌中的吟唱:我將繼續等待,這等待的游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