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發電用煤是煤炭的最大消費部門,預計2022年將增長略高于2%。相比之下,工業用煤預計將下降1%以上,主要原因是經濟危機期間鋼鐵產量下降。在歐洲,2022年天然氣價格上升導致歐洲發電燃料大量轉向煤炭。在中國,由于夏季熱浪來襲,水力發電量較低,煤炭發電量大幅增加。8月份中國煤炭發電量同比增長約15%(超過500太瓦時),這個月的發電量高于除印度和美國之外的任何其他國家一年的發電總量。在印度和中國,煤炭是電力系統的支柱,天然氣僅占發電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天然氣價格上漲對煤炭需求的影響有限。整體而言,2022年全球煤炭發電量將創新紀錄,超過2021年的水平。這主要是由印度和歐盟強勁的煤電增長以及中國一定程度增長推動的,盡管美國的煤電產量有所下降。
中國的經濟復蘇很可能對全球煤炭需求前景產生最大影響,因為中國占全球煤炭需求的一半以上。僅中國電力部門就占全球煤炭消費量的三分之一。2021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強勁增長。但預計到2025年,增長將保持相對停滯,年均增長0.7%,這主要是因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加。在2022-2025年期間,我們預計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增加近1000太瓦時,相當于當今日本的總發電量。與此同時,自2007年以來,印度的煤炭消費量翻了一番,年增長率為6%,并將繼續成為全球煤炭需求的增長引擎。
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也是最大的煤炭生產國,此外也是最大的兩個煤炭進口國。為了應對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2021年夏季后,中國和印度推動了國內煤炭產量的增長。中國煤炭產量全年預計增長8%,減少了進口需求。在印度,政府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提高煤炭產量以減少進口。2021年,印度煤炭產量首次達到8億噸。預計2025年印度的產量將超過10億噸。作為世界第三大煤炭生產國,印度尼西亞也有望在2022年產量也將創新高。2022年全球煤炭產量將升至80億噸以上,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