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泐大佛寺南傳佛教標志建筑勐泐大佛寺,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 大佛寺依山而建,落差達122.8米,呈坐佛形,為國內外所獨有。景區以佛祖釋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動為主線,巧妙融入到景觀及建筑群體中,充分展示南傳佛教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色彩。從萬佛塔前廣場俯視景洪市區,旖旎的熱帶風光盡收眼底。 西雙版納傣族幾乎南傳佛教,也稱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傳入云南省西雙版納,成為傣的宗教。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還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眾生活的中心場地。 西雙版納的勐泐大佛寺游覽區門前留影 大佛寺的山頂公園;位于雙版納的勐泐大佛寺游覽區。 山頂公園的最高處矗立著的就是吉祥大佛,面向景洪市區,保佑蕓蕓眾生。大佛真身采用黃銅鍛造,高45米,再加上高9米的蓮花底座,整體看起來非常氣勢。 吉祥大佛的后邊是山頂公園,有萬佛塔和圣菩提樹,山頂是遠眺景洪市區的最佳觀景臺。 山頂公園拍照的景洪市全景圖 皇家寺院"景飄佛寺",原景飄大殿:東南亞南傳小乘佛教大殿; 戒堂、星期殿、大地女神、長壽殿 圣菩提樹2005年l0月,中國云南佛教協會前往斯里蘭卡迎請佛陀當年成道的菩提圣樹分枝。斯里蘭卡僧王、佛牙大臣、菩提長老一行11人組成代表團,全程護送三株圣樹到云南。其中一顆在西雙版納總佛寺圣樹安奉。 圣菩提樹;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樹的一棵樹枝,將其帶到了斯里蘭卡并種植成活。佛祖釋迦摩尼在此樹下講經。后來位于印度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樹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時被毀,斯里蘭卡的菩提樹便成了維系佛祖淵源的“唯一血脈”。時至今日,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樹,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樹,全部由斯里蘭卡的菩提樹嫁接而來。 在圣菩提樹的旁邊有“大蛇”護著佛祖.保衛圣菩提樹。 虔誠的信眾者認為圣菩提樹是吉祥、智慧之樹。
佛祖釋迦牟尼的金色太子童像原來大佛叫吉祥大佛,高49米,寓意佛祖出家苦行6年于35雖在菩提樹下七七四十九天的參悟、靜思、證得正覺成就佛陀。站在大佛腳下可以,整個景洪城盡收眼底。 大金塔在建的大金塔,據說,此金塔是要供奉西雙版納高僧的舍利子,遠觀很氣派,但區域被封閉了無法窺視里面的場景。 太子廣場--九龍浴佛 浴佛潑水廣場 八十羅漢托缽化緣 大佛的數百個石階兩旁分別站立著四十羅漢托缽,共八十羅漢。 孔雀文化園--孔雀巢在林子深處,大佛旁,定時開飯了,孔雀從林子的最高處競相向草地飛了過來。 |
|
來自: 劉明js3oq4mg3f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