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6日的中午,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安排了一場特殊的午宴,目的是用來招待投誠的國民黨元老張治中、邵力子等人。 開宴之前,周總理拉著一個人,介紹給大家,這幾位元老都頗為驚訝,因為此人是他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熊向暉。 張治中等人打趣說:
在一旁的周總理卻解釋說:
直到這時候,這些人才明白,原來熊向暉在很早之前就是共產黨員,只不過熊向暉的超強偽裝,騙過了他們所有人。 張治中由衷感嘆:
熊向暉,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也是久經考驗的無比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更是中共情報工作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他在胡宗南身邊潛伏了整整12年,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向我黨傳遞情報,對于熊向暉的功績,偉大的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稱贊他:一人能頂幾個師。 那么熊向暉的故事究竟有多么傳奇,在潛伏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懷疑,若有,他又是怎么化解的? 我們一起來看。 01. 熊向暉,原名熊匯荃,出生于1919年4月,山東掖縣人,他的家庭背景在當時還算不錯,父親是當地的縣長,后來又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長。 與不上進的紈绔子弟不同的是,熊向暉自幼就非常努力,學習成績也一直很優異,在他17歲那年,便考上了清華大學中文系。 在清華大學就學期間,熊向暉努力學習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國家大事,在就學期間,熊向暉接觸到了很多進步青年,也接觸到了很多進步思想,在這些思想的引領下,熊向暉內心的愛國熱情被徹底激發。 1936年9月,熊向暉便加入了中國民族解放先鋒隊,參與愛國抗日救亡運動。 在此期間,熊向暉表現異常出色,而他堅定的信念也感染著身邊的很多人,先鋒隊的學長蔣南翔等人自然也發現了熊向暉的優秀,于是在這些學長的推薦下,熊向暉秘密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七七事變爆發之后,北平淪陷,包括清華在內的高校師生紛紛南下,而在國內外形勢的高壓之下,蔣介石被迫同意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此舉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開始。 可是盡管如此,周總理鑒于國共第一次合作時,蔣介石無恥地突然翻臉,讓我黨吃盡了苦頭,他清楚地知道,蔣介石并不是真心要和我黨合作,早晚有一天還會翻臉,他決定未雨綢繆,挑選對我黨無比忠誠的優秀黨員打入國民黨的內部。 02. 挑選臥底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如臥底在執行任務期間突然變節,那將會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在國共合作期間,周總理曾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他對于黃埔軍校選拔和提拔干部的標準非常清楚,所以他暗中物色了很久,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1937年12月31日,周總理在武漢給學生做演講,熊向暉深深地被總理的魅力所折服,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他下定決心無論將來會面對多大的危險,都要與我黨牢牢站在一起。 而他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后,他會接到組織安排的特殊任務。 當中共北京地委的領導蔣南翔聽聞了中共中央要開辟隱蔽戰線的決定之后,便鄭重地向組織推薦了熊向暉,這一情況也會上報給了周總理。 在充分了解了熊向暉此人各方面的情況之后,周總理當即拍板:
就這樣,熊向暉成為周總理親自安排去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在組織的建議下,他正式將名字從熊匯荃改名為了熊向暉,意思是面對著黑暗,懷揣著光明。 而這個名字也成為了熊向暉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定信念的“法寶”。 03. 1938年春的一天,時任國民黨第十七軍團軍團長的胡宗南打算在湖南青年戰隊服務團中挑選一些有才的年輕人,加以培養,為自己所用。 此時的熊向暉,早已經在組織的安排下成為服務團中的團員。 作為面試官的胡宗南,拿著服務團的花名冊,依次點名提問,胡宗南還根據這些青年的表現,在名字后面做了記號,大多數的人名字后面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圈,極少的一部分人有三個圈,而只有一個人得到了四個圈,不用說,此人便是熊向暉。 第二天,胡宗南的秘書便找到了熊向暉,向他說明了胡宗南要提拔他的打算。 幾個月之后,熊向暉被送到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他在學校表現依然十分優異,等到學習期滿之后,熊向暉便被胡宗南調到了身邊,憑借出色的辦事能力,熊向暉很快成為了讓胡宗南離不開的左膀右臂。 有了胡宗南的賞識和重用,熊向暉一路從侍從副官升為了機要秘書,被無數人視為極有前途的“黨國棟梁”。 04. 熊向暉成為了機要秘書之后,讓胡宗南省了不少心,被胡宗南高度褒獎,一旦有重大決策,胡宗南也習慣詢問他的意見,在胡宗南看來他是“既懂軍事又懂政治的助手”。 胡宗南是蔣介石的最鐘愛的學生,在黃埔軍校的歷史上也創造了五個第一,被說成是蔣介石的第一天子門生。 正是由于這樣的身份,胡宗南能夠接觸到的核心機密有很多,由于對熊向暉信任有加,蔣介石給胡宗南的密令,幾乎都是由熊向暉簽收,而胡宗南對外所下達的命令,也基本由熊向暉起草。 隨著熊向暉在胡宗南身邊地位的上升,他能發揮出的作用也愈發巨大,為了保護好這枚懸在敵人胸口的鋒利刀子,周總理也暗中對其進行囑托,讓他少聯系共產黨,一定要做好隱蔽工作。 熊向暉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觀察胡宗南,了解國民黨高層的勢態,及時向我黨傳遞消息,以求在關鍵時刻發揮出關鍵作用。 在抗日戰爭前期,胡宗南也主張積極抗日,沒有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打壓我黨上面,這也就導致熊向暉一直很閑,但是到了抗戰后期,日本的失敗已成定局,而國民黨對我黨的態度更是有了明顯變化,熊向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要發揮作用的時刻要到了。 05. 1943年6月1日,蔣介石親自主持召開了官邸會議,決定取消中共武裝和根據地的政權,隨后蔣介石向胡宗南發送了一封密電:
接到密電之后的胡宗南,立即進行了部署,等一切都部署好之后,已經過去了一個月,1943年7月2日,胡宗南最終敲定,七天之后,閃擊延安。 當時的延安,我軍的兵力并不多,差不多有一個旅,大部分的兵力都被派去了抗日戰場,而胡宗南部署閃擊延安的兵力足足有兩個軍,雙方兵力懸殊,如果胡宗南的這次偷襲計劃得逞,我黨我軍將面臨極其危險的境地。 熊向暉自然也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他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將這次偷襲計劃給傳出去。 7月3日當天,熊向暉瞅準機會,將這一消息傳遞給了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然后相關工作人員,又立即將這一消息傳遞到了延安。 延安方面接到這個電報之后,也是大吃一驚,但他們絲毫不懷疑這份電報的真實性,由于敵我力量懸殊過大,延安做了兩手準備: 其一,破例引用電報內容,正面揭露國民黨的陰謀。 其二,迅速從周邊地區抽調兵力,保衛延安。 06. 當時為了保護隱蔽戰線的相關人員,幾乎不會引用電報的原內容,這次卻破例引用,對于潛伏人員可以說是相當危險的,但延安方面明白,只有如此才能震住胡宗南,讓他不敢采取閃擊的行動。 當然,此舉并不意味著延安打算放棄熊向暉了,而是對他有百分百的相信,認為他一定能化險為夷。 在1943年7月4日那天,一向替胡宗南收發密信的熊向暉收到了朱德發給胡宗南的明電,上面寫著:
熊向暉看到朱德發來的內容之后,心中很是不安,但他知道延安方面這么做,一定也是迫不得已,更是對自己的考驗,他決定以不變應萬變。 他十分鎮定地將朱德的電報送給了胡宗南,胡宗南看到電報的內容之后,又看到了電報的所引用的內容,臉色都變了。 共產國際解散這事,蔣介石曾下過命令,不許在公開場合討論,而朱德卻在電報中提到了這事,并且“剿共”的計劃在當時屬于最高機密,只有胡宗南和他身邊親近的人知道,而相關參戰的各部,對于這次行動也只傳達到了師長一級。 胡宗南一看電報就知道有人泄了密。 07. 看著朱德發來的電報,胡宗南便一直盯著熊向暉,并說:
熊向暉知曉胡宗南已經對身邊的人產生了懷疑。 熊向暉不慌不忙,面不改色地說:
聽到熊向暉這么說,胡宗南對他的懷疑便減少了很多,于是便詢問熊向暉該怎么查? 熊向暉聽到胡宗南這么說,便立即獻上了自己的計策:
聽到熊向暉的計策,胡宗南很是滿意,于是當天便開始排查,還召集這些人開了一個碰頭會,商議下這次計劃還能否實施,最后商議的結果放棄偷襲延安。 聽到這樣的結果,熊向暉長舒了一口氣,然后積極配合胡宗南查詢泄密的人,可是查來查去也沒能查到熊向暉的頭上,最終胡宗南為了向蔣介石交代,還找了西安勞動營訓導處長張滌非等人做了替罪羊,理由是他們開會討論了國產國際解散這件事。 08. 抗戰勝利之后,胡宗南決定派一批青年才俊前往美國留學,表現出色的熊向暉自然被中,當時的熊向暉并不想去美國,因為他覺得只有自己留在胡宗南身邊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但是周總理卻托人對熊向暉說:
因此熊向暉便答應了留學一事,趁著準備的空檔,熊向暉還與相戀多年的戀人結了婚。 1947年3月1日,正在兩人享受出國前的蜜月時,熊向暉卻被一個自稱保密局的人叫住。 他起初以為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但隨后他被帶到了胡宗南的府邸,原來胡宗南并沒有懷疑他,只是去美國的機票不好買,胡宗南便讓熊向暉在輔佐自己幾個月,因為接下來他將有大動作。 胡宗南對熊向暉說:
說著,胡宗南還遞給了熊向暉兩份機密文件,一份是蔣介石核準的進攻延安的方案,另一份是陜北共產黨的軍隊兵力配置情況。 熊向暉看到之后,渾身一個激靈,他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刻又到來了,于是將文件內容牢牢記在了心中。 兩天之后,熊向暉將這兩份機密文件的內容送到了王石堅的家中,隨后通過秘密電臺將消息傳遞給了延安。 09. 在如此危急關頭,我黨中央根據熊向暉提供的情報,果斷做出了放棄延安,撤退至陜北山區與國民黨軍隊進行周旋,并且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的戰略。 由于熊向暉在胡宗南的身邊掌握了很多機密,也總能通過各種途徑傳遞給中共中央,所以我黨我軍總能在危急關頭從敵人的眼皮下逃走,還時不時給胡宗南以沉重的打擊。 毛主席還在延安的窯洞中給胡宗南留下了一首打油詩:
這次國民黨閃擊延安的計劃,也因為熊向暉傳遞出的各種情報,而最終破產,毛主席也因此高度肯定了熊向暉,并且稱贊他:一個人可頂幾個師。 新中國成立之后,熊向暉終于結束了12年的臥底生涯,人生也迎來他所期盼的陽光。 2005年9月9日,這位令人敬佩的偉大戰士,停下了前行的腳步,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而他的事跡卻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來人。 其實,胡宗南對熊向暉并不薄,自始至終都把他當成心腹,而面對胡宗南的賞識,熊向暉的信念自始至終都沒有動搖,由此可見,熊向暉對共產主義信仰是無比的堅定。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正是有了這些革命者的堅持和奮斗,我們才得以享受現如今的美好生活,請讓我們再次向這些付出過青春,熱血,甚至是生命的前人致敬! 作者簡介: 這里是飛魚,一名資深文史愛好者,想和您一起探討五千年的文化傳承,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