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道的不同點“茶道”由唐代陸羽所創立,日本茶道源于中國,是中國茶文化的次生產物。 正如倉澤行洋先生(日本茶道學會會長) 所說“日本的茶道是中國茶道之子”。 茶道傳到日本后,與日本文化傳統相結合,實現了新的發展,成為具有深遠的哲理和豐富的藝術表現的綜合文化體系,具有鮮明的特色。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在形式上的不同構成要素不同 日本茶道的構成要素有5 個方面,即茶食、點茶、茶花、建筑、道具。 所謂茶食是指一湯三菜,即大醬湯、涼拌菜、燉菜、烤魚。 點茶是指風爐和地爐( 11 月至第二年的4 月使用地爐,5月至10 月使用風爐) 。 茶花是指根據月份烹茶時插入的花。 建筑是指茶庭和茶室,相當于中國等候和品茶的地方。 道具有壁龕、燒水、添炭、點茶、茶事等大類。 ![]() 中國茶文化構成要素有茶藝、茶人、主題、程序、環境5 個方面。 所謂茶藝是指制茶、烹茶、飲茶的技術,如“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 ![]() 制作工藝不同日本茶道烹茶時講究精細的茶末,而中國講究茶葉。 中國在制茶技藝方面很講究,講究“四要”和“三法”,所謂“四要”指的是精茶、真水、活火、妙器。 ![]() 精茶,即色、香、味、形俱佳的茶。 真水,即用的水要達到清、甘、輕、活的標準。 活火,即指燃料潔凈,無異味,燃燒力強,有火焰。 妙器,即精美的茶具。 所謂“三法”是指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而日本茶道只是注重過程禮儀化,在行禮方面分真、行、草三個級別,并不講究制作工藝,一般以煎茶法為主。 ![]() 流派不同中國茶文化雖然經過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凝練,卻未出現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體現在文化的積淀上。 日本茶文化卻出現了很多流派,最為著名的有“三千家”,即不審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 ![]() 參與者不同茶在中國茶的栽培、銷售、飲用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 中國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階層,其最突出的表現便是大小城鎮廣泛興起的茶館、茶亭、茶室。 日本遵循嚴格的世襲制,等級制度格外森嚴,茶初傳到日本時只在上層社會盛行。 日本人崇尚茶道,茶道在民眾中也很有影響,但其社會性、民眾性與中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 精神實質不同查閱越多關于“茶道”的知識,我們往往難以給“茶道”下一個準確、固定的定義,我們只能憑借自己的悟性去理解它。 茶道不同于茶藝,它不但講究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 中國學者將其歸納為“和、靜、怡、真。” 而日本學者將其歸納為“和、敬、清、寂。” ![]() 中國茶文化中的“和” 是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 茶道追求的“和”同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 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 “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因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 靜可內斂含蓄。 “怡”是中國茶道中飲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即和悅、愉快之意,“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追求道之真, 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 道” 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真諦。 ![]() 日本茶道主要從中國唐代由遣唐使傳入日本,主要受佛教禪宗的影響,反映中國禪宗思想,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正是佛教禪宗精神之所在。 “和”既指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也指講究本來面目,不造作,與茶事的自然融合。 “敬”指敬愛之心,這與禪宗教義“二部四眾、平等互重”提倡人與人之間應該平等互重的精神是一致的。 ![]() “清”指清凈,它源于禪宗“六根清凈”,“寂”即“無”,強調“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這正是源于佛教“空無”觀。 日本茶道公開申明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廉潔樸實、修身養性。 ![]() 總的來說,中國的茶道不像日本的茶道,過分注重形式、程式嚴謹、強調古樸、清寂之美。 而是更崇尚自然美、隨和美。 中國茶道文化底蘊厚重,以領悟人生意義為主,卻不容易被“繁文縟節”所束縛。 一套茶具,幾泡好茶,隨時隨地都可以品飲,隨意率性,沒有條條框框裁切,細節處也可不拘小節,卻有引人入勝的韻味。 ![]() 中日茶道相同點由于中日茶道同根同源,因此也有其相同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中日茶道都是“禮”的重要表達形式。 二是,中日茶道都是將“和”所為追求的最高境界。 ![]() 中日茶道中都把茶看作人與自然相融合時的媒介,將人看作萬物中的一員,給身邊器物以生命,把日月星辰、花草樹木融入茶室,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融合、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物之間的調合、物與物之間的配合,這是中日茶文化當中的共通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中日茶道共同堅守著陸羽所創立的以茶為“禮”,以“和”為追求的茶道精神。 由于其傳承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使得兩者在表現形式上不盡相同,但他們同屬于東方文化的精髓,都是茶道百花園中的靚麗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