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年,羅馬帝國處于尼祿皇帝統治時期,當時的帝國首都羅馬城結結實實的火了一把,這把火將羅馬城十四個區中的三個夷為平地,另外有七個被燒的斷壁殘垣,直接導致20多萬人無家可歸。 羅馬老百姓那叫一個恨啊,本來生活就艱難,這下更是雪上加霜,這些難民情緒激動,內心十分憤懣,他們就像一堆炸藥,處于那種碰到點火星就能炸的狀態。好巧不巧,此時就有流言傳出,說羅馬大火是皇帝尼祿為了擴建皇宮,專門派人放的,這消息一經傳播,好家伙,那真是平地一聲雷,羅馬人民立馬炸了,誓要找皇帝尼祿討個說法。 ![]() 當時的尼祿天天被輿論架在火上烤,隨時都有被羅馬人民用唾沫星子噴死的可能。面對群情激憤的羅馬人民,尼祿也有點慌,不過他好歹是能當上皇帝的人,怎么著也有兩把刷子,為了自己不被洶涌的民意吞噬,尼祿轉手就把輿論的矛頭引向了基督徒。 尼祿稱這把大火是基督徒放的,于是下令大肆抓捕基督徒,在他的皇家花園里用刑,這些基督徒的下場非常悲慘,直接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都是痛快的,有些人甚至被全身縫上獸皮,然后被狗撕碎,場面十分血腥。 關于羅馬這場大火究竟因何而起,到底是尼祿放的,還是基督徒的所作所為,直到現在仍然還是個未解之謎。不過從基督徒當時的遭遇來思考,我們又不禁會產生疑問,當時的基督徒們究竟因何惹惱了羅馬當局,最終為這場莫名其妙的大火付出如此成沉重的代價? ![]() 要知道早期的羅馬帝國采取的是一種聽之任之的宗教政策,皇帝一般保持中立態度,聽任形形色色的宗教和迷信活動在其統治下安然存在,維持一種多神教的狀態。 雖然宗教種類繁多,但是大家普遍都能和平相處,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對方的宗教傳統都表示認可和尊重,如果某個宗教突然聲稱自己高人一等,把其他一切宗教儀式都斥責為瀆神活動,最后勢必會導致其他宗教聯合起來加以應對,起初的基督教就犯了這個忌諱。 初期的基督教信徒們鄙視世俗,有種自我感覺與眾不同的高傲,他們從不與其他宗教有所接觸,集會時也故意弄得神神秘秘,原本意思是故作深沉,以顯示基督教的獨特,但是這種行為也給敵對的人提供了攻擊的把柄。 有一些號稱迷途知返的前基督徒站出來指控,說新入教的基督徒,會舉行一種殘忍的儀式,他們會砍殺渾身沾滿淀粉的嬰兒,然后眾人再在一同把血喝光,分食嬰兒尸體,完全把基督教描述成異端邪說,把基督徒都形容成嗜血的魔鬼。 ![]() 對于宗教之間的相互攻訐,羅馬政府本來持較為公正的態度,沒有實質證據,一般并不會介入太多。但基督徒獨特的宗教信仰,還有他們對多神教和偶像崇拜的不屑一顧,以及他們神神秘秘的宗教集會活動,引起了羅馬當局的警覺。 再加之早期的基督徒都希望擺脫世俗生活羈絆,經常將財產捐出,拋棄家庭責任,羅馬政府認定他們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帝國的宗教制度,尤其是狂妄詆毀祖先長期信仰和崇拜的神圣事物,這種行為不可饒恕。 因此當以上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后,基督教被認定為會破壞羅馬帝國的統治以及人倫禮制,基督徒們本就處于在這種不利的氛圍下,恰巧又被身陷輿論風暴的尼祿皇帝別有用心的加以利用,才最終導致基督徒為這場羅馬大火買了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