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學中有這么一個詞,名為“城府”,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曰心機頗深,胸懷謀略;二曰為人不坦率,讓人看不透。 先來談談心機。什么是心機呢?就是你思考了第一步怎么走,別人就已經思考了后續(xù)十步怎么走了。與之相比,你會處于劣勢。 跟有心機的人交往,就跟處于一個棋局一般,你不僅需要時時思考,還需要時時博弈。持續(xù)的時間一長,那人就變得麻木冷漠了。 人活一世,為什么非要搞得如此復雜呢?也許,不是人想變得復雜,而是江湖讓人不得不復雜。江湖是一個大染缸,每個人都是染缸當中的魚,無法置身事外。 在外面打拼,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最不容易的地方,就是看人。看人不準,把握的“度”不夠,就很容易會碰釘子。 要想看一個人的城府,到底深不深,其實看他的雙眼和嘴巴就行了。他的五官,就是他的內心最好的寫照。 02 有城府的人,一般喜歡這么說話。 一 、愛說“有余地”的話,讓人抓不住把柄。 同行中的一些老油條,說起話來文縐縐的,而且轉彎的余地特別大,有些時候聽他們說完了,還不知道他們的態(tài)度是什么。 每一次跟這樣的人相處,就只有一個想法,為什么他們非要把簡單的話語復雜化呢?后來才明白,他們只是為了“自保”罷了。 越是說話“留余地”的人,“自保”的觀念就越強。特別是在今時今日,謹言慎行,那是誰都需要修煉的功課。不可亂說,也不可多說。 二、說話不高調,做事總低調,遇事皆沉默。 人,為什么要修煉城府呢?只是為了“明哲保身”罷了。城府深了,別人摸不透了,自然就能混得如魚得水,在暗中悶聲發(fā)財了。 而悶聲發(fā)財的前提,就是少說話。哪怕非要說話,也要說一些低調的話。為人不高調,做事總低調。如此,又有誰能抓住他們的把柄呢? 這一點,看看“潮商”就清楚了。他們既賺錢,又沒有人會關注他們。如此,他們的處境就特別安穩(wěn)了。 03 一個人的“嘴緊”,就是有城府的體現。 不管是說有余地的話,還是說低調的話,不惹人注意,我們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嘴緊。 嘴緊之人,不僅讓人看不透他們的內心在想什么,就連他們的底細,也沒有人能摸得透。如此,他們自己是安穩(wěn)的,圈子也是安穩(wěn)的。 不少人都覺得,有城府的第一目的,就是保全自己。其實,第一目的還是保全所混跡的圈子。 比如在職場當中,老板有老板的圈子,客戶有客戶的圈子,職工有職工的圈子。說到底,每個圈子,都是每個人的命根子。 做個有城府的人,不是偷奸耍滑,也不是故作老成,而是將人類“生物”的本性發(fā)揮出來,并且保證了同一陣線的人的安全。 僅僅是嘴巴,就有一大堆的學問。不然,為什么海明威會說“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呢? 04 有城府的人,眼睛有這些特點。 一、眼睛沒有任何的神情,讓人看不穿他們的內心。 我們常說,眼睛是可以說話的。只是,對于擁有一定職位的人來說,他們要修煉的科目,就是讓自己的眼睛不要說話。 如何讓眼睛不說話呢?就是他們的雙眼沒有任何的神情,沒有人能夠從他們的雙眼當中看出什么端倪。如此,就穩(wěn)如泰山了。 人之職位,搭配上適當的城府,再加上無情的雙眼。這,就是所謂的“才位相配”。 二、眼睛渾濁,不夠明亮, 你看不透他,但他能看透你。 心性單純的老實人,跟有城府的人往來,其實就是“如羊入虎口”。因為前者看不透后者,而后者偏偏把前者摸透了。 很多人都覺得,對方眼睛渾濁,絕對不是什么聰明人。其實,眼睛的渾濁,說明他們經歷的事兒多了,內心的底線和原則也模糊不定,很難測。 別人渾濁的雙眼,雖然無光,卻能看透你的內心。這,便是有城府之人的可怕之處。 05 一個人的“雙眼”,就是城府的體現。 被一眼看穿的人,多半是沒有城府的。比如一些老實人,一些江湖小白,以及一些沒有經歷過打磨的普通人。 比如你是一個老江湖,你跟一個老實人聊天,老實人一臉誠懇,什么喜怒哀樂都顯露在了臉上。同時,他們的眼睛就跟淺的河水一般,清澈見底。 清澈見底的眼睛,在文學作品當中,自然是崇高且有赤子之心的象征。而在現實當中,則是天真純粹的代名詞罷了。 人,雖然說不一定要有城府,但還是不能過分單純。特別是在江湖混生活。也許一個不小心,我們就被小人盯上了。 有一點城府,給別人一點神秘感,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