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中國夢》 第七章 馬到成功 馬術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概況 ![]() 馬到成功,指戰馬一到,立即成功。比喻成功容易而且迅速,一開始就取得勝利。語出元·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現在多用于對親朋好友的祝福,希望他們前途光明,心想事成。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奇,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夢的成真要靠腳踏實地的付出,馬到成功,不僅是美好的祝福,更是一種真實。馬的傳奇,馬的精神將在中華大地延續出新的傳奇、新的精神。 馬術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概況 中國古代的馬術運動 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養馬大國,早在古代各種馬術項目就十分豐富多彩,在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屬于馬術的馬戲和馬球,隨著時代的變化,現代馬術也在發生演變。人們通常把以馬為主體或主要工具的運動、娛樂、游戲、表演統稱馬術,它是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對馬文化認識的結晶。在我國,由軍事、生產和由此發展而來的馬術運動,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中國商周時期,“御”(駕馭車馬)即六藝之一;春秋時期賽馬已十分盛行;馬術運動在唐代已達到較高水平。至于馬球運動,漢魏時期已有記載,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是馬球。從宋到元、明時期,馬球和騎射仍受到重視,但清代禁止異族養馬和開展軍事體育活動,使馬術運動由盛而衰。2000年前,蒙古族的賽馬活動是以運動為目的,十分盛行。 《史記·匈奴列傳》中,就記載了公元前3世紀末和2世紀初的蒙古族傳統馬術運動。每年正月,蒙族老少會于單于(首領)庭祠,五月則大會于龍城,到秋季馬肥就舉行秋季大賽馬,進行越野賽馬和競速賽馬。那時大族長有馬萬騎,小族長也數十騎,漢高祖那時的冒頓單于,一次就動員了40萬騎。賽馬是蒙古族的制度,為成吉思汗所定,每年舉行一次,共賽3天。其目的是檢閱馬術的高低。蒙古人“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蒙古人至今仍精于馬術。其實,中國少數民族不少都長于馬術,像新疆的哈薩克人,他們所舉行的“叼羊”活動,就是一種精湛的馬上運動。賽馬活動傳到英國后,英國人加上了博彩內容,于是賽馬就變成了賭博的一種方式。 新中國和現代馬術運動 新中國成立以后馬術運動得到重視。上個世紀50年代末,國家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馬術運動。1979年中國馬術協會成立,1982年加入國際馬術聯合會,1983年起恢復了全國性馬術競賽活動和奧運會三項賽(盛裝舞步賽、超越障礙賽和三日賽)及民間民族馬術運動。 現代馬術主要包括競技馬術、賽馬、民族民間馬術、馬戲、旅游馬術、文化娛樂馬術、醫療馬術和軍事馬術。賽馬則指以競速為目的的各種距離的平地賽馬、跨欄賽馬和障礙賽馬以及輕駕車快步賽、長途耐力測驗。賽馬分為傳統賽馬和現代賽馬兩種。傳統賽馬經費為政府和集體投入,觀眾只娛樂助興飽眼福,無獎勵可言?,F代賽馬與形形色色的傳統賽馬不同,它是一種把商品社會的利潤法則引入其中,集體育、娛樂、博彩、募捐于一體的賽馬活動。它除了保持傳統賽馬活動的體育、娛樂、健身、培育良種馬匹等內容、形式外,它的特點是:性質商品化、機構專業化、參與大眾化、收益福利化、管理正?;⑹侄慰茖W化,已突破單純體育和娛樂的范疇。 馬術運動歷來以其快捷、驚險、雄健、優美的特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經常騎馬,可使人們體型更勻稱、結實、精神振奮、自信??促愸R觀操練,從賽馬、騎師拼搏中可激發人的競爭意識,不知不覺陶冶性情,促進人類更加深入了解馬匹,使人與馬的關系達到一種更和諧的境界。 現代馬術用品 馬術是從古代生產和戰爭中演化而來,因此,對于古老的中華民族來說,馬具用品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兵馬俑博物館中就已經可以看到古代馬具的精品。目前比較同意的說法是,馬蹬是中國人發明的,它出現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馬蹬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類駕馭和使用馬的能力。而現代馬術傳入中國后,西方現代的馬術用品也隨之傳了進來?! ?/p> 現代馬術用品,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供馬使用的,一類是供騎手使用的。供馬使用的用品主要有:馬鞍、籠頭、銜鐵、馬衣、低頭革和水勒韁等;供人使用的用品主要為:頭盔、馬靴、馬褲和馬鞭等騎士用品類。 ![]() 張弘,筆名夢云。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天津市民進統戰理論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市李叔同研究會會員,《境界》藝術總監,《當代藝術》特約編輯。 作品:《生命因火而精彩·夢云報告文學自選38篇》、小說散文集《流星雨》、詩集《傷逝與記憶》、大型紀實報告文學《寫在網絡上的中國道德》《平民校長40年教育生涯》、美術評論集《西流的世界》《物相·心相》等。 山水畫作品在香港、澳大利亞、新加坡、新西蘭、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報刊雜志做專版介紹并參展,美術評論文章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發表并參與國際文化交流。 ![]() |
|
來自: 夢云3917491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