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資者永不虧損的秘訣巴菲特有句投資股票的名言:“第一條: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條:永遠不要虧損。第三條:請記住上面兩條!”這就是股神投資股票永不虧損的秘訣!很多人都覺得跟沒說一樣,誰都不想虧損,都想掙錢!可到頭來還是賠了很多錢!據(jù)統(tǒng)計中國的散戶大多數(shù)都是賠錢的,能掙錢的都是極少數(shù)的人。 止損是個天大的問題,因為股市處處有風(fēng)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止損的武器。止損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gòu)、大師和股神們的問題,無論是股票大作手李費佛,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也常常面對止損問題,而一旦疏忽、僥幸、漠視止損,其下場同樣會遭受失敗,甚至是破產(chǎn)和自殺。 李費佛、陳久霖、濱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損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于止損的索羅斯又是另外一種風(fēng)光,止損讓他一次次劫后余生。會不會止損、重視不重視止損,是決定投資命運和最終結(jié)局的大事。 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學(xué)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我覺得止損是股市第一重要的問題,它甚至比會買更重要,因為止損本質(zhì)上是對股市的敬畏、對不確定性的承認、對市場的尊重。會不會買只是我們能賺多少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止損卻是我們能虧多少的全部因素,賺多少還取決于市場,虧多少幾乎全部取決于自己。 我認識一個高手,他的觀點是止損永遠正確,哪怕事后看是錯誤的。一開始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極端,后來我慢慢悟道這個提法其實很深刻,是參透了股市玄機之后的肺腑之言,是大徹大悟后的覺悟之語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jié)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么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yè)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xué)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多人不愿意止損主要是靈魂深處有幾個關(guān)過不了! 僥幸關(guān) 也許再等等就解套了,也許奇跡會出現(xiàn),這幾乎是阻礙止損最大的心理障礙。很多人不愿意止損,或者在止損問題上猶豫不定,就是有這個思想作祟。 其實,此時我們應(yīng)該捫心自問: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我還愿意在這個點位開倉嗎?如果不愿意,那我就應(yīng)該止損。 羞辱關(guān) 萬一止損后價格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走怎么辦,該多么羞辱呀?絕大多數(shù)不愿意止損的人都有這種心理作怪。從行為經(jīng)濟學(xué)的角度來看,這種痛苦遠遠大于在其他品種上賺同等的錢帶來的心理安慰。 所以,期貨市場是反人性的,從止損的心理來看就很明顯。止損后價格大漲或大跌,是要承擔(dān)重大的心理折磨的,這種折磨具有很大的屈辱感,仿佛自己是笨蛋、智商低人一等。 為了扭轉(zhuǎn)這個心理誤區(qū),我們應(yīng)該轉(zhuǎn)念想下:止損是我們對自己過去的錯誤負責(zé),即使它明天給出了我們想要的價格,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它們是兩個邏輯。 止損后發(fā)現(xiàn)錯了,那頂多讓我們少賺,而一旦我們不止損則有可能會走上窮途末路,虧掉所有,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孤獨和安靜 成功的投資家需要安靜,這是很重要,安靜能夠讓你始終理智的觀察和處理問題。你可以安靜去閱讀財務(wù)報表、安靜的去閱讀研發(fā)報告,安靜的聽音樂、安靜的去戶外攝影、安靜的一個人發(fā)呆,時間久了就能培養(yǎng)出一種淡定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能夠讓你臨危不亂。 投資家也需要孤獨,孤獨能讓你有更多的思考空間,能夠讓你堅守來自內(nèi)心的那種意志,能夠擺脫各種紛雜的噪音而獨自寧靜,孤獨可以讓你更加堅強。 投資,是少數(shù)人賺多數(shù)人的錢。這個是一個鐵律,不可能被打破,那你就必須所言、所行和大眾有所不同。安靜和孤獨就是你有別大眾的心理素質(zhì),這個心理優(yōu)勢可以讓你能夠抵御住來自市場的各種誘惑,價格的漲漲跌跌,風(fēng)起云涌的事件和消息。可以讓你始終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毅力堅守你的選擇 叔本華說,要么庸俗,要么孤獨。 其實,在交易的世界里,注定了絕大部分交易者是"庸俗”的,最起碼對交易新手來說是這樣的,因為他們初涉交易市場的時候什么都不懂,本能上覺得只有把自己置身市場的其他交易者之中才能找到熟悉的安全感,所以他們熱衷于打聽小道消息,聽從股評專家的建議,覺得只有這樣才會心安,其實,這就是之所以不賺錢的根本原因,也是交易者想要完成交易能力向盈利進階必須要擺脫的狀態(tài)。 從跟風(fēng)交易到擁有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這個過程中最難的是沒有教科書式的參考標準,比如,在對市場的認知特定的情況下,用均線好還是用macd好,指標參數(shù)怎么設(shè)置更合理,倉位是用金字塔加倉好還是倒金字塔加倉好,當(dāng)前的低迷是暫時的還是市場邏輯已經(jīng)變了,這些只能靠你自己去找答案,更確切的說是摸索,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別人對你的幫助不會太大,更不要想著去靠模仿別人的交易賺錢。 無論什么時候,交易市場永遠都是一個屬于少數(shù)人的市場,所以,如果你每次的交易都是與大眾雷同的那基本上都是錯的,只有遠離市場,學(xué)會與自己獨處,才會有更明晰的思考,這種敢于不隨波,不逐流的能力就是你有別于大眾的交易能力 人性的貪婪的具體外在表現(xiàn)為: 1、交易過量期望一夜暴富 2、賺小錢賠大錢,當(dāng)賺錢時覺得“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急于獲利了結(jié)。而在賠錢時,希望價格回升能打平再出手而導(dǎo)致越輸越大。 人性的恐懼的具體表現(xiàn)為在市場反復(fù)攀升達到或接近最高點時,怕自己誤了班車而不怕市場已十分脆弱而買入。而在市場長期下跌周圍一片悲觀,怕世界末日到來而揮淚斬倉。 人類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牛頓、愛因斯坦、羅斯福都在證券投資中遭受挫敗。牛頓在事后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由此可見,在市場中保持理性和清醒是何等的難能可貴,而要成為贏家則必須克服自身的弱點。敢于堅持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正如巴菲特所說:“我們也會有恐懼和貪婪,只不過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 交易中的人性弱點,但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想要完全克服是很困難的,但是它們的表現(xiàn)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成功的投資者是能夠成功地把它們控制在一個適度的范圍內(nèi),不使其影響理智的思維。 美國著名投資心理學(xué)家范塔普博士在調(diào)查了大量成功交易員后總結(jié)出成功交易員的心理狀態(tài)及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