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氏宗親網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臺 新聞 | 族譜 | 文化 | 尋根 | 聯誼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高沖文氏家風 毛澤東的外婆家,中華文氏宗親網曾經介紹過,那就是與韶山不遠的湘鄉縣唐家坨的文氏家族。 根據民國十六年《湘鄉高沖文氏族譜》記載:北宋大觀元年(1107),湘鄉文氏始祖文輝璋(伯琦)自江西遷來落籍湘鄉長田坪。 其后裔孫文錦薰,字芝儀,居唐家岮。道光元年(1830)生,光緒14年(1888)卒,配賀氏,女三,第三女適湘潭毛,即毛澤東之母,在家中排行老七,又叫文七妹,18歲的時候,嫁到了僅一山之隔的韶山沖(湖南省湘潭縣西二區韶山南岸村),成為農民毛貽昌(字順生,號良弼)的妻子。1893年始,她相繼生下了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 (毛澤東父母) 唐家坨文姓的創家,始自叫做文作霖的人——他是毛澤東的曾外祖父。 嘉慶十三年(1808年),文作霖11歲,與臨近的農家賀魯詹之女賀氏結為夫妻。賀氏只比他大3歲,也才14歲。當時,清王朝由盛轉衰,文家正在貧窮窘迫之中,連飯都吃不飽。 婚后16年,文作霖就去世,賀氏于丈夫去世,身負撫育三子一女重任,不再出嫁,一心培育后代,振興家業。 她帶領眾子一起興家,結果,從一張白紙起步,白手起家,到最后竟然建置了一棟瓦房,擁有140多畝田、10多頭牛,人口達20多人。 她靠的是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湖南《湘鄉高沖文氏族譜》所載的家訓: 文氏家戒 一戒游蕩,二戒賭博,三戒爭論,四戒攘竊,五戒符法,六戒酗酒。 文氏家訓 一、培植心田。一生吃著不盡,只是半點心田。摸摸此處實無愆(qian),到處有人稱羨。不看欺瞞等輩,將來墮海沉淵,吃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應帝眷。 二、品行端正。從來人有三品,持身端正為良,弄文法有何長,但見天良盡喪。居心無少邪曲,行事沒些乖張。光明俊偉子孫昌,莫作蛇神伎倆。 三、孝養父母。終身報答不盡,唯爾父母之恩。親意欣欣子色溫,便見一家孝順。鳥雛尚知報恩,人子應念逮存。 四、友愛兄弟。兄弟分形連氣,天生羽翼是他。只因媳婦便參差,弄出許多古怪。酒飯交結異姓,無端骨肉喧嘩。莫為些小竟分家,百忍千秋佳話。 五、和睦相鄰。風俗何以近古?總在和族睦鄰。三家五戶要相親,緩急大家幫襯。是非與他拆散,結好不啻朱陳。莫恃豪富莫欺貧,有事常相問訊。 六、教訓子孫。子孫何為賢知,父兄教訓有方。樸歸隴畝秀歸癢,不許閑游放蕩。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為慈祥。教子須知竇十郎,舐犢養成無狀。 七、矜憐孤寡。天下窮民有四,孤寡最易周全。兒雛母苦最堪憐,況復加之貧賤。寒則予以舊絮,饑則授之余膳。積些陰德福無邊,勸你行些方便。 八、婚姻隨宜。兒女前生之債,也宜隨分還他。一時乘興騖繁華,曾見繁華品謝。韓侯方歌百兩,齊姜時詠六珈。大家從儉莫從奢,彼此永稱姻婭。 九、奮志蕓窗。坐我明窗講習,幾曾揮汗荷鋤。驅蚊呵練志無休,誦讀不分晝夜。任他三伏數九,我只索典披圖。桂花不上懶人頭,刻苦便居人右。 十、勤勞本業。天下有本有末,還須務本為高。百般做作盡糠糟,縱有便宜休討。有田且勤爾業,一藝亦足自豪。櫛風沐雨莫亂勞,安用許多技巧。 從上面文氏家范箴言來看,寓含著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風尚,特別是"勤勞本業"、"從儉莫從奢",純粹靠這樣的一個秘訣——埋頭苦干、精打細算,文家家計漸漸地有了起色。 后來賀氏就讓兒子們讀書識字。她自己也跟著讀,竟能略通文墨,看得懂文章。她與丈夫給兒子們,兒子給孫子取的名字,都有著濃厚的書香味,如綿芳(字芝蘭)、綿熏(字芝儀)、綿姜(字芝祥);正興(字玉瑞)、正瑩(字玉欽)、正材(無字)。這樣的名字,絲毫看不出是一個農家人起的。 賀氏的信條是中國人傳統的耕讀思想——“孝友傳家,耕讀裕后,堂同五世,身歷六朝”。 在經過賀氏與兒子們四五十年的努力,文家由開始時一年僅入谷數石,到后來竟增至數百石,富甲一方。 (湘鄉高沖文氏族譜) 大約是在1896年春,毛澤東來到唐家坨,也就是他的弟弟澤民將要出生的時候,母親臨產,無力照料兩歲多的毛澤東,而父親當兵在外,毛澤東便由舅舅接走。 毛澤東在湘鄉外婆家的生活為時6年,感受到的文氏家風和所受的早期教育及湘鄉文化的熏陶令他終生難忘,甚至影響到他人格與思想的某些走向。(詳見:湘潭唐家坨文氏家風對毛澤東的早期影響) 編輯:文四海 精彩分享 中華文氏宗親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