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年農歷的臘月十八,就是三九的頭一天。今年三九有什么特點?今年是“三九空卯頭,有雨必定愁”,是什么意思? 到底從哪天開始數九? 萬物皆祖于數,有其數才有其象,因數而有象,因象而有卦。先天之數一二三四五,陽數之和為九,陰數之和為六。所以九為至陽之數,六為至陰之數,至陽為火,至陰為水。水為冬,火為夏,因此夏數為九,冬數為六。 所以數九就是數著陽氣增長的過程,一陽二陽不出手,三陽四陽冰上走,九九數盡,陽氣已強則桃花盛開。冬至是冬水增長的頂點,也是減弱的開始,隨著冬水的減弱,木氣就開始孕育了,木為少陽,冬至一陽生,也就是冬至少陽生,為陰極而生陽。 那么一陽之氣出現在冬至交節的那一刻,而數九也就是數陽氣,所以數九一定是從冬至交節的那一刻開始。在一天之中,白晝為陽,夜晚為陰,如果冬至交節在陽時,則當天數九。如果冬至交節在陰時,則第二天開始數九。 于是就出現了冬至逢單日,當天數九,謂之“聯冬九”。冬至逢雙日,則第二天數九,謂之“穿冬九”。雙日的第二天同樣是單日,也就是說數九一定在單日,單日為陽,數九就是數陽。所以數九就是從冬至交節的那一刻開始,也就是陽氣出現之時開始數陽。 所謂“冬至逢壬”,并不是數九,而是數寒氣。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就是四季的特點,春季的甲,夏季的丙,秋金的庚,冬季的壬,就是四季的力量。庚金在夏季要伏藏,所以夏至三庚入伏,而庚金伏藏之地在未土,小暑是未月的開始,因此小暑逢庚起伏。 冬數為六,其力量為壬水,水在冬季就為寒,所以冬至逢壬標志著寒氣增強,與秋季二庚出伏是一樣的。冬至數九是數陽氣,逢壬是數著寒氣的增長過程。冬水為六,因此逢壬數六,六六三十六天后,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所以古人常根據冬至后的壬日來判斷降雨的多少,也就是判斷寒氣的強旺程度。書云:冬至后一日得壬,炎旱千里;二日得壬,小旱;五日得壬,小水;六日得壬,大水。因為冬季的壬日本身就是水氣強旺之日。 今年臘月十八交三九,有什么特點? 今年臘月十八是三九的頭一天,也是癸丑月的丁卯日。冬至一陽生,也就是少陽初生,少陽為木,春季屬木,春季的卯月就是木氣最強的月份。卯月的中間是春分,春分是木氣上升的頂點,春分之前,木氣處于上升階段。 春分之后,木氣開始減弱,火氣開始孕育,火為老陽,其數為九。春分位于卯月之中,春分木減火生,因此火生于卯。在一天之中,卯時為日出,為開門之象,酉時為日入,為關門之象。所以“二十九,貼倒酉”,也就是用“酉”字將福氣關閉在家里。 那么卯代表著木氣上升的頂點,代表著火氣出現的開始,為日出開門之象,所以卯日宜晴不宜雨。京房說:諸寅卯日,有小雨小急,大雨大急。因為卯為日出,是火氣出現之時,有雨則火滅。火為老陽,老陽滅則萬物不熟,莊稼不鼓。 所以《黃帝占》中說:春不雨乙卯,夏不雨丁卯,秋不雨辛卯,冬不雨癸卯,以此四日,占民安否,若其日雨,則疾疫起。凡四時卯日雨,皆主谷貴。春雨乙卯,夏米貴;夏雨丁卯,秋米貴;秋雨辛卯,冬米貴;冬雨癸卯,來春米貴。 今年三九頭一天為癸丑月的丁卯日,卯是木氣的頂點,是少陽的頂點,丑月的卯日為滿日。而丁卯就是卯木生火之意,其納音爐中火,又是天火之日。當天月入張宿,張宿位于鶉火之次,所以今年三九頭一天本該是晴天而升溫之時。 然而癸丑位于甲辰旬,甲辰旬中寅卯為空。所謂空日也就是天干不及之辰,其力量減半,所以丁卯之火減半,也就是晴天減半,從而變成了不陰不晴之日,為半陰半晴。那么卯日宜晴不宜雨,今年三九空卯日,有雨則莊稼貴,貴也就意味著收成不好,因此有雨必定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