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朝皇陵,是越南現存最大且完整的古建筑群,位于順化皇城的南部,分散在順化以西香江東西兩邊的山嶺上,東北距離市區7-15千米,紹治、嗣德、同慶三陵離市區約7千米,其余三陵則距市區較遠。每座陵墓占據一至兩個山頭,山上青松蓊郁,濃蔭如蓋。就其建筑形制和風格,完全是仿照中國建筑建成的。 順化皇城建于1802年,是統一后的越南的首都。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阮朝皇陵也在其內。 阮朝(越南語:Nhà Nguy?n/家阮)是越南歷史上最后的朝代,歷經13位皇帝的統治,1802年至1839年使用國號越南(越南語:Vi?t Nam/越南,1804年廢除原大越國號),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改國號為大南(越南語:??i Nam/大南)。其前身為鄭阮紛爭時的阮氏廣南國(1558年—1777年),統一越南后的時期為1802年至1945年。1802年,嘉隆帝阮福映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統一越南。至1945年末代皇帝保大帝阮福晪退位,阮朝正式結束。 皇陵包括了六位皇帝的陵墓,分別為:嘉隆陵、明命陵、紹治陵、嗣德陵、同慶陵、啟定陵。即嘉隆陵(世祖阮福映)、明命陵(圣祖阮福晈)、紹治陵(憲祖阮福璇)、嗣德陵(翼宗阮福)、同慶陵(景宗阮正蒙)、啟定陵(阮永昶,保大永瑞之父)。 六座陵墓靠山而建,在香江兩岸,被群山綠水環繞,環境清幽而不失莊重氣派。皇陵傍山而居,呈現灰色,以“日”字形結構展現,在外觀上完美突出了中西方文化魅力的碰撞以及建筑美學的體驗。 六座陵墓中以嗣德陵的規模最大,啟定陵的耗資巨大,制作精細。 嘉隆陵 嘉隆(天授)陵,占地2874公頃,位于順化市?20公里外香茶縣?的天授山上。天授陵以嘉隆帝與承天皇后的墳丘為中心,右側為祭祀嘉隆帝和順天皇后的明成殿,左側為嘉隆帝的墓志銘?。享殿、陵墓、碑亭坐落于正中、青、白三山,帝后石冢圍二重石壁,內壁30米長,24米寬,4.16米高,外壁31米寬,70米長,3.56米高,1米厚。嘉隆帝與承天高皇后的屋形石冢組合在一起,稱“乾坤協德”,前有石制香案,封門銅制。明成殿,進深五間,奉帝后神位 。陵園內有幾處清澈照人的湖池。整個陵園布局嚴謹,環境清幽。 嘉隆帝是阮朝第一位皇帝。 ![]() ![]() ![]() ![]() ![]() ![]() ![]() ![]() ![]() ![]() ![]() ![]() 明命陵 位于順化城以南15公里處,香江邊上。明命帝將錦雞山改為孝山,從而將這座陵寢叫做孝陵。建于1840-1843年。 孝陵陵寢之筑自陵門、大紅門、碑亭、石像生(翁仲)、寢殿、方城明樓、寶城,以至寶頂皆修造于一線上,陵基正對遠面有山三十有六峰巒起伏 。 顯德門是寢殿區域的開始。崇恩殿坐落在正中間,周圍有左、右配殿和左、右松房。路過宏澤門就到明樓。 明命陵的建筑大氣莊嚴,湖面也頗為開闊。 建筑的威嚴性和肅靜性,加上花草樹木的自然美景已經充分體現這位皇帝的嚴厲性格、淵博知識和浪漫情懷。 明命帝是阮朝第二位皇帝。 ![]() ![]() ![]() ![]() 1947年的照片 ![]() 1947年的照片 ![]() ![]() ![]() ![]() ![]() ![]() ![]() ![]() 大殿 ![]() 大殿 ![]() ![]() ![]() ![]() ![]() ![]() ![]() ![]() ![]() ![]() ![]() ![]() ![]() ![]() ![]() 紹治陵 紹治陵正式名稱為昌陵,于1848年2月11日正式興工起建。同年3月24日,昌陵正式建成,紹治帝被葬入地宮。 其陵位于承天順化省香水縣水平社居正村。 昌陵,風格與明命陵相同,但規模較小。陵門前有半月形潤澤湖,面積3300平,坊門錦石制,祭殿區域鴻澤門、表德殿毀。方亭式碑殿,明樓德馨樓。昌陵明樓德馨樓后有半月形凝翠池7600平,經正中、東和、西定橋,至寶城。今天,這里的大多數建筑都被毀了。 紹治是阮朝的第三位國王。 ![]() ![]() ![]() ![]() ![]() ![]() 嗣德陵 這座陵坐落在順化市水春社上坡村的一個狹窄的盆地之中。 阮翼宗嗣德帝的謙陵,原是嗣德帝生前的一座行宮,寢殿區和陵墓區的整個工程的名稱都有個“謙”字。 謙陵拜庭上有兩排面貌威儀的文武石造像和宏大的碑亭,里面有一座有20噸重的石碑,碑上刻著4935個漢字的謙宮記。碑亭后依次建有謙宮門、良謙殿、溫謙堂、鳴謙堂等建筑。 整個嗣德皇陵是一個龐大的公園,最突出的建筑特點是和諧性。 ![]() ![]() ![]() ![]() 1947年的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嗣德陵內的儷天英皇后墓 ![]() ![]() ![]() ![]() ![]() ![]() ![]() ![]() ![]() ![]() ![]() ![]() ![]() ![]() ![]() ![]() 同慶陵 同慶陵,又名思陵,是越南阮朝皇帝同慶帝的陵墓。位于今日承天順化省順化市的水春坊。 繼承皇位的成泰帝并非同慶帝之子。成泰帝在位期間,由于財政拮據,未為同慶帝興建大型陵墓,而是將同慶帝為生父堅太王阮福洪侅在護順山營造的追思殿改為凝喜殿,并將同慶帝埋葬這裡,稱為思陵。啟定元年(1916年),同慶帝之子啟定帝繼位之后,將其思陵修葺擴建,直到啟定八年(1923年)完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啟定陵 之所以說啟定陵耗資巨大,是因為這座陵墓從開始修建到最終完成一共花費了11年之久。啟定陵又稱應陵,是越南阮朝第12位(倒數第2位)皇帝啟定帝阮福昶陵寢,啟定帝是越南1916年到1925年的皇帝。他在位僅9年,而陵墓卻是在他去世后的第五年(1931年)才修建完成,可見工程之巨大。 如此耗時的啟定陵在六座陵墓中規模卻不是最大的,占地面積僅5672平方米,其精細程度以及內飾的講究才是精華所在。 此陵墓因當地的地勢建造,山勢總體呈上升趨勢,陵墓的構造也是層層遞增,以長方形的框架立于山間。宏觀整個陵墓,多元素的風格跳躍性出現在眼前。既有中國式的古建筑,又融入了西方的古羅馬建筑和哥特式建筑。 外墻都是由水泥和石材雕砌而成,氣派輝煌,不過白色與灰色的結合使皇陵看起來死氣沉沉。這種灰暗的色彩融入建筑中,卻更能體現出陵墓的性質。陵墓本是帝王去世后居住的場所,色彩上的灰暗可以顯示出后人對死者的尊敬態度以及懷緬之情。 ![]() 阮福昶的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自: 新用戶8287dEx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