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耳朵先生 來源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 82歲的老人蹇某離家出走了。 就在這個寒冬臘月,他一個人從湖北荊州村子里的家悄悄出了門。 沒人知道他要去哪里,兒女四處找了兩天也沒有一點消息。 民警幫他們在各種微信群里發布尋人啟事,一面調看監控。 終于在一片荒地上,發現了躺在那里的蹇某。 年邁的他,已經體虛氣弱,憔悴不堪。 就這樣孤零零地躺著,不知道已經餓了多久,凍了多久。 老人不是想不開,他發現自己感染了新冠。 不愿給子女增加負擔,不愿成為孩子的麻煩。 才不吭聲,不打擾,想默默地像枯葉一般消失。 這是前兩天一條并沒有激起太多水花的新聞,寥寥數言的報道,我卻看得淚水漣漣。 信息渠道有限的老人,不知道奧密克戎已不是兩年前的初代新冠,也不知道現在治療不一定就要花大錢。 他只是怕傳染了兒女,怕成了他們的負擔。 不拖累孩子,是他以為能為子女做的最后一件事。 這是一位父親的心甘情愿。 讓人鼻酸的是,這也是天底下許多父母的心甘情愿。 兩年前,湖南武岡市鄧家鋪鎮的那個老人,也是在這樣的寒冬里,不聲不響離開了家。 他79歲了,患上了淋巴癌。 跟著兒子在北京求醫許久并未見好,他告訴兒子,不想治了,要回老家。 孩子拗不過。可他沒想到,回到老家的父親悄悄去找了片空地。 請人挖了洞,買來壇子擱在其中。 自己爬進壇里,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小刀,割了腕。 萬幸有路過的村民發現,報了警,才把已奄奄一息的老人救下。 當地村干部說,老人家境其實還不錯,家人也根本沒有想放棄他。 可老人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絕不能成為孩子的負擔。 安徽六安有對老夫妻,一開始,是老太太病倒了。 骨髓纖維化,只剩不到5年活頭。 兩個月后,老爺子也被查出重病,要治療一兩年。 老兩口住在同一家醫院的兩棟樓里。 那個冬夜,老爺子找了個借口支開陪護的兒子,給老伴打了個電話,披上羽絨服走下樓。 老伴也匆匆忙忙離開病房,兩人碰了面,把手機全部關機。 攔下一輛出租車,來到淠河邊。 監控畫面里,他們先說了會兒話,之后互相攙扶著,走向寒冬冰冷的河水。 兩個兒子瘋了似的沒日沒夜找,直到第三天,眼睜睜看到那兩副熟悉的身體,在河面飄起。 這是一對一輩子都在忙碌的父母。 老爺子離家打工,老太太起早貪黑,養豬、養雞、做農活。 他們攢著每一分錢,想給孩子買房,還想給他們買車。 可患了病,他們連治療的希望、連最后幾年的生命,都覺得是一種浪費,是對兒女的連累。 直到后來兒子才得知,父親曾告訴來醫院探望他的親人: “我不怕死,只怕拖垮孩子。” 為人子女,光是寫下這些,我都覺得如在剜心。 它們件件刻骨又淋漓地敘述著中國父母的模樣: 孩子需要時,如蜜蜂一樣奔波、勞作、給予;感到自己沒價值、成累贅時,情愿遠遠隱去,默默倒下,無聲無息。 那個愛唱黃梅戲、愛跳交誼舞的70歲母親,難道不熱愛生活? 可當她瞞著子女到醫院檢查,發現已是肺癌晚期。 情愿選擇帶著安眠藥,留下一封信,出了門再也沒有回家: “別找我,我不能拖累你們。” 那個得了冠心病的48歲父親,難道不知道這并非不治之癥? 但他只惦念著10萬塊的治療費,不知要害兒子白忙碌多久。 只覺得在兒子的大好人生中拖了后腿,是一種罪過。 于是偷偷離開了醫院,獨自離開了人世。 我們的父母,竟是這樣“懂事”: 能獨自承受的時候,絕不愿麻煩子女。 能委屈自己的時候,絕不讓孩子受苦。 “你好了,我就好了。” 其實這波疫情下,有多少父母在悄悄感染。 可以告訴左右鄰居,可以告訴親戚朋友,唯獨不敢告訴子女。 哪怕孩子發來微信,還假裝一切正常。 只因孩子要考試,要工作,要忙。 高燒再難受,咳嗽再不舒服,也只字不談,不讓孩子惦記。 這還只是一場新冠,在過往的漫長時光里,父母曾多少次獨自淋著雨,卻還要笑著告訴我們沒事? 杭州有個女孩暑假帶父母旅行,媽媽在飛機上突然癲癇發作,她竟才知道母親已經病了30多年。 30多年的病痛折磨,這個媽媽該有多受苦。 可她卻瞞得那么好,讓孩子絲毫不知情。 還有個姑娘說,前陣子配眼鏡的時候,才發現媽媽的右眼是近乎失明的狀態。 原來媽媽多年前眼睛就受了傷,但她就這樣把苦楚默默咽下去,不到迫不得已,對孩子絕對閉口不提。 一個在外地打工的小伙子,已經許久沒能回家。 父母一直告訴他,沒事別往回跑,別累著,家里一切安好。 可他還是放心不下,沒打招呼就悄悄回了家。 結果一開門,呼著“兒啊”的父親,嘴巴都已經歪了。 餐桌旁的母親看到他,瞬間大哭:“誰叫你回來的,不是說我們都好好的嗎。” 原來離家的日子里,父親中風了,母親腰扭了。 他們過得根本沒有那么好,可他們只會把心酸調成靜音,呵護你的歲月靜好,成全你的詩和遠方。 離家工作這么多年,我越來越發現,父母有了兩副模樣。 我看見我的父母,似乎是特別能干,無所不能,完全不用人操心的。 他們干農活,做家務,忙得腳不沾地,還總是嘿嘿笑著說不累不累; 磕了碰了,頭疼腦熱了,哪怕必須去醫院了,也總說沒啥大事過兩天就好了; 問他們有沒有缺的東西,需要什么,也總是說什么也不用,叫我別操心。 可我看見別人的父母,分明會無助,會寂寞,會脆弱。 面對一個弄不懂的APP,他們會束手無措,要花上一個小時小心翼翼地求助陌生人。 但不敢打擾忙工作的孩子。 他們在外乘電扶梯,會因為腿腳不好而摔倒。 但當民警提出聯系家人,他們卻慌忙擺手,不愿告訴兒子。 他們獨自進城,會因為不熟悉而錯過了末班車,只能在街頭坐著等待天亮。 卻不想告訴同一座城市的子女,怕影響他們休息。 他們上了年紀,會因為身體不好在地鐵站摔跤,甚至頭都出血了。 卻寧愿謊稱孩子在外地,也不想給他們添麻煩。 可我們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哪有什么不一樣? 不過是,在外人面前,他們可以做一個普通的老人。 但在子女面前,他們得收起軟弱。 永遠不說自己的孤獨,永遠不提自己的病痛,永遠不想給孩子添任何麻煩,永遠不想讓兒女有任何擔心。 哪怕幫不了孩子,也至少不給我們添亂。 只用一句句“我可以”“我沒事”,托舉著我們不牽掛、不費心地飛向遠方。 父母給孩子最厚重的深情,都藏在他們的沉默不語里。 可他們已經太懂事了,做子女的,就不能不懂事。 多回家、多陪伴,說起來太空、太虛,真正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知道,你是可以被麻煩、被打擾的。 當爸媽打電話,叮囑你要好好吃飯,不要熬夜。 別嫌煩地敷衍,別說他們啰嗦,那樣父母只會愧疚地以為自己耽誤了你的時間。 跟他們分享你的生活、工作、哪怕是煩心事,問問家里天氣如何,收成怎樣,最近有什么有趣的事。 讓爸媽知道,他們在想你的時候,你也在想著他們。 當你問爸媽缺不缺這個,缺不缺那個時。 別對他們說的“什么也不缺”深信不疑,他們大概率只是怕花你的錢。 水果、牛奶還有爸媽愛吃的東西,保暖衣、棉襖這些必須添置的東西,預估爸媽有需要,就直接給他們買。 讓爸媽知道,孩子的孝心,是可以心安理得收下的。 當你詢問爸媽的身體,他們支支吾吾,應付著說“還行還行”。 一定要再問得具體一些,比如這里最近有沒有痛,那里這陣子有沒有不舒服。 如果父母還是語氣不對,抽空回家看看吧。 讓爸媽知道,不論大事小事,你始終會陪在身邊。 世上或許沒有哪種感情能配得上“傾盡所能”這個詞,除了父母的愛。 他們曾不嫌麻煩地一次次把幼小的你扛在肩頭,不嫌打擾地一年年幫成家的你帶孩子。 現在,該輪到我們做子女的了。 我們多一些主動,多一些耐心,多為他們承擔一些。 他們就能少一些小心,少一些拘謹,少一些善意的偽裝。 趁歲月好,趁人還在,去做父母最溫柔最安心的依靠。 參考資料: 荊州廣播電視臺:松滋八旬老人離家出走 警犬“聞鞋”助力找回 極晝實驗室:疑不想拖累孩子,六安重病老人夫妻投河自殺 北京青年報:淚目!不想拖累子女,患癌老人留下訣別書進深山!找到時她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