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一個注定要在中國近現代史留下濃墨重彩的日子。盧溝橋岸邊突如其來的槍聲驚醒了東方沉睡已久的雄獅。 當四萬萬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時,保家衛國的熱潮勢不可擋,中華民族由此開始慢慢擺脫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 根據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陜北的紅軍全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開赴前往抗日前線。當時全軍有一一五師、一二零師、一二九師三個師。 其中,紅一方面軍和陜南紅軍第74師合編組成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長、副師長分別是原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和政委聶榮臻。 第115師有兩個旅,紅一軍團編為343旅,林彪麾下三只虎之一的陳光擔任旅長。 ![]() 而第三十九集團軍的老部隊紅十五軍團,則改編為第115師第344旅。旅長的職位自然落在了老軍團長徐海東的肩上。 為了使讀者更清楚地了解抗戰初期第39集團軍老部隊的編制坐標,了解共和國未來將帥的早期風貌,筆者介紹一一五師和第三四四旅的中高級干部安排如下: 林彪,第115師師長,曾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抗日軍政大學校長,建國后被授予元帥軍銜; 副師長聶榮臻,曾任紅一軍團政委,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建國后被授予元帥軍銜; 該師參謀長周昆于1938年攜款潛逃,記錄不多; 師政訓部主任羅榮桓,曾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建國后被授予元帥軍銜; 陳光,第343旅旅長,曾任紅二師師長,紅一軍團代軍團長。1955年全軍大授銜前夕去世; 楊得志,第685團團長,曾任紅二師團長,建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 ![]() 第686團團長李天佑,曾任紅四師副師長,建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 徐海東,344旅旅長,曾任紅15軍團軍團長,建國后被授予大將軍銜; 第687團團長張紹東曾任紅軍第15軍第73師師長。他于1939年叛逃到國民黨,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槍斃。 688團團長陳錦秀曾是紅15軍團75師師長,一年后在戰斗中光榮犧牲; 688團政治訓練部主任劉震,曾任紅軍第15軍第75師政委,后任第39軍首任軍長,建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成武,獨立團團長,曾任四團政委、紅一師師長,建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 事實上,在這支英勇的軍隊中,有許多杰出的將軍將在未來進入共和國的將軍行列,如肖華、楊勇、劉亞樓、梁興初、吳信泉…… ![]() 十年后,當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震撼中國大地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是位列軍、師甚至野戰軍級別的著名指揮官了。不過,由于這里篇幅有限,我們只能有選擇地列舉一些將軍。 第115師不僅有未來的將星,而且在敵后抗日戰爭的大舞臺上造就了一支支鐵血雄師。 未來以橫掃黑土地、解放南中國、揚威朝鮮半島聞名的第38、39軍就是一一五師“后人”中的佼佼者。 這次改編使紅軍得到國民政府的承認,進入了抗日戰場。然而,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重組后的紅軍各級指揮官實際上被降了兩級。 改編前,林彪是紅軍大學的校長,相當于方面軍,但改編后,他被降為師長。陳光和徐海東原本是紅軍軍團長,但改編后被降為旅長。 此外,劉震、楊得志、李天佑、楊勇、楊成武、張紹東、陳綿秀...許多八路軍的團長和副團長,都曾經是紅軍的師長和師政委。 ![]() 以此類推,這樣,很多連排長只能上交駁殼槍,扛著中正造和漢陽造步槍,重新當大頭兵。 能上上下下是我軍多年來的優良傳統,而不是空談。而在那個年代,幾乎每個人都遇到了降級,這也讓人們心理平衡了不少。 況且雖然編制變小了,但是兵力卻增多了。林彪指揮一個師,但有一萬五千多人,比他當初指揮的紅一軍團強多了。 八月下旬的一天,在三原縣一個寬闊的戲臺上,剛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官兵,正穿著剛換發的軍裝,列隊集結,接受檢閱。 自長征以來,士兵們從未換上新制服。嶄新整潔的軍裝映出黑色和紅色的面孔;整齊的方陣讓整個團隊看起來特別有活力。 第一一五師的抗日誓師大會就在這里提前在這里舉行。一聲響亮的號角吹響后,整個師的官兵胸脯都挺得直直的。 誓師儀式非常隆重。當每一位首長結束演講時,官兵們都會爆發出地動山搖的聲音:“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 由于第115師肩負著率先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的重任,誓師大會提前舉行。專程派發“補給”的國民黨軍需官也抓緊時間向一一五師派發給養。 事實上,這種分布再簡單不過了。第115師戰士的給養,只有軍裝、毛毯和“袁大頭”。 對于完全依靠兩條腿行軍作戰的115師官兵來說,連一雙軍鞋都沒有。 即便如此,“補給”的分配也不盡如人意。在發放“袁大頭”時,一個戴著白手套的國民黨軍需官總是在一旁監督。 當軍需官看到一些小紅軍登記收錢時,他盯著他的眼睛,質問他。“你今年多大了!你是這個部隊的人嗎?” “他15了!當然是這個部隊的。還是我們班長呢。”前面一個小戰士答道。 “他上過戰場嗎?” ![]() 紅軍小戰士 “上戰場?我當紅軍三年了!都不記得打了多少仗了。”小個子戰士非常驕傲,對在他面前保養得很好的軍需官有些輕蔑。 軍需官自討沒趣,揮了揮手,小戰士拿著“袁大頭”離開了。 按照當時的分配標準,在八路軍官兵中,士兵一個月拿一塊“袁大頭”,班長兩個,排長四個,以此類推。 雖然錢不多,但在115師的官兵趕赴千里之外的前線之際,腰里或多或少還揣著一點現大洋,以備不時之需。 誓師大會的第二天,第五師開始向山西前線進軍。第115師由于集結得最早,離前線最近,真正成為八路軍的北上抗戰先鋒。 115師改編后,兵強馬壯,士氣高漲。在當時,它是當時中國所有軍隊中的一流鐵軍和王牌。這支鐵軍一出手,就顯示出了非凡的實力。 九月中旬,日軍從東部和北部直抵山西,日本飛機多次轟炸太原,三晉大地岌岌可危。 ![]() 即使在作為后方的山西西部,逃難的人群,戰敗的國軍,以及關于日本人有多強大的謠言,也能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到緊張不安。 失敗,到處都是失敗。穿黃色軍裝的中央軍和灰色棉襖的晉綏軍,雖然兵力是日軍的數倍,但自從日軍入侵山西以來,他們幾乎沒有進行過像樣的抵抗。 聞風80里,槍響130,這群敗兵雖說無法與日本人作戰,但燒殺搶掠、拉夫拉壯丁倒是非常在行,搞得天怒人怨。 “山西王”閻錫山下令射殺幾名團級以下的軍官,但仍無法遏制這種頹廢的局面。 與國民黨軍隊大潰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八路軍第115師和第120師的先頭部隊在這一浪潮中逆流而上,直奔抗日前線。 兩軍相遇,一個跑到前線,一個領到后方,心情完全不同。民風樸實的三晉人民暫時拋棄了自己的士兵,把目光轉向了這支奇怪的軍隊。 ![]() 雖然山西人還不知道這支軍隊,但他們不理會日本人戰無不勝的謠言,毅然奔赴前線。單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是好樣的。 山西老百姓對八路軍寄予厚望,讓115師師長林彪感到極大壓力,連日來都是皺著眉頭在房子里走來走去。 到達太原已經十天了,也和第二戰區友軍談好了協同作戰的事情,但和軍首次作戰,難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有一種直覺,從閻錫山到國民黨晉綏軍的將領,都對他的一一五和八路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在戰前給了他很大的方便。 哼!閻老西是被小日本揍得頂不住了,才來找我們,東征時,林彪曾與晉綏軍交手,知道他們的實力。 此時此刻,他知道了整座山西,甚至全國對八路軍的期待,他覺得八路抗日第一戰,只能打好,不能打壞。 現在中國軍隊到處都在潰退,還把日本兵吹得無比強大,林彪覺得很可笑。 不同于日后不斷和毛澤東爭論是否戰錦的林總,當時的林師長年輕氣盛,向來沒把任何敵人放在眼里。 ![]() 現在他覺得不僅應該打贏這場仗,抓幾個日本俘虜,讓人看看這些日本兵是不是都是有三頭六臂。 日軍察哈爾特遣兵團占領大同后,一路人馬趕到歸綏和包頭,試圖占領平綏線,切斷中蘇之間的聯系。主力則沿同蒲鐵路南下,攻打雁門關、茹越口。 與此同時,日軍第一機械化部隊坂垣師團避開了閻錫山重兵把守的鐵路線,卻沿著他當場勘測的山路,直入山西。 占領廣靈和來源后,坂垣師團正直奔平型關,企圖殺入山西腹地。 面對不斷惡化的戰局,閻錫山陷入了絕望的境地。而前線不利的局面,卻激起了林彪打贏一場仗的欲望。 9月,根據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命令,第115師承擔了防御任務,守衛區域為從平型關到靈丘。 ![]() 此時,閻錫山已經計劃將預先趕到前線的第一一五納入自己的戰斗序列。 多年反共的閻老西也想嘗嘗指揮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滋味。歷史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這幾天,第115師的部隊陸續抵達太原。林彪幾乎整天都把自己鎖在屋里,除了接待前來接受任務的115師旅團長外閉門不出。 他喜歡自己的一切,包括時間和空間。對于前來接受任務的旅團領導,他只是簡單介紹一下情況,指定下一個集結區,然后迅速給打發走了。 兩天后,看到所有的軍隊都經過太原,向東北的平型關進發,林彪自己也不能留下來。聯系總部后,他命令周圍的人收拾好東西,動身前往前線。 林彪雖然年輕,但幾年來,高級干部的重擔已經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今天是個例外。 即將到來的戰斗會有什么結果?他不去想。他只想早點到平型關——這個他不知道他想了多少次的預設的戰場。 ![]() 平型關,當林彪小而細膩的眼睛緊緊盯著它的時候,這個多年來很少被關注的地方,籠罩著一種神秘的氣場。 9月23日,第一一五師副師長聶榮臻率領師司令部和徐海東第344旅687團前往平型關東南部的上寨鎮,但第688團因洪水未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這讓徐海東感到遺憾。 第一一五師指揮機關和主力終于在平型關會合了。 9月25日早上8點,太陽再次吐出血紅,升起在平型關上空。這時,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的數千名士兵正一步步走向林彪為他們精心設計的伏擊圈。 在平型關山上的一棵大樹下,一部電話和幾張展開的地圖,建立了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師指揮所。 看著目標的樣子,林彪懸著的心總算落地,他不知不覺地笑了。他為這場戰斗做了充分的準備,唯一讓他擔心的是日本人不會來。 ![]() 他輕輕地揮了揮手,所有人都順著他的視線往下看,只看到遠處有一個小紅點,慢慢向前移動。 后面有一個黑暗的區域,一大群人正朝這邊走來。隱約可以聽到馬達的隆隆聲。乍一看,大群后面有一股黃褐色的煙塵。 林彪沒有動。當他看到黑影清晰可見時,他拿起電話,命令部隊做好準備,準備進攻。林彪的小而銳利的眼睛仍然盯著右前方,看著敵人越來越近。 紅點越來越近了。原來,紅點是一面巨大的太陽旗,由一名日本士兵驕傲地舉著。 太陽旗周圍,有20多名士兵。這是日軍的先鋒隊。他們后面跟著一個大約20米遠的三列縱隊。 這三個縱隊的日軍士兵端著帶刺刀的三八大蓋,刺刀在九月的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些士兵的后面,有一個長長的車隊。每輛車都有許多士兵坐在上面,每個人手里都握著槍。 ![]() 跟在最后的是一大群騎兵,他們漫不經心地向伏擊圈走去。 一一五師的官兵看著這些威武的日軍士兵,心里怒火中燒,拳頭握得汗都流出來了。幾乎每個人都渴望開火,有些人等著都不耐煩了。 山頂師指揮部。當人們回來看他們的師長時,他們發現林彪一動不動地看著敵人的先頭部隊在他們的眼皮底下走過。 時間不斷流逝,但依然還沒接到開火的命令。冒著大雨連夜進入伏擊陣地的官兵們并不知道原因,有些急了。 為什么還不打?敵人快到老爺廟前面了。如果再不打就會貽誤戰機,莫非師長有什么新部署嗎? 時間過了15分鐘后,似乎一個世紀過去了,人們的心幾乎跳出了喉嚨。 當敵人的大軍到達老爺廟的缺口時,林彪大喊:“發信號彈!” 真是軍令如山,隨著林彪一陣怒吼,人們緊張了很久的神經終于放松了。 ![]() 在這個決戰的時刻,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頭,林彪的怒吼,決定了敵人的滅亡。 從那以后,他的湖北口音經常出現在電影中。別人再怎么模仿,也不可能像他那一刻吶喊得那么英勇壯麗。 這一吶喊凝聚了民族的靈魂。平型關在顫抖,歷史在顫抖!這一刻,這聲吶喊吞噬了山川,攪動著群山,爆發出一個民族的英雄精神。 “嗶!嗶!”信號彈劃過天空,就像平型關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煙花。槍聲響徹平型關。 日本人一時措手不及。第五師團是日軍第一個機械化師團,裝備和戰斗力是日軍中最強的,因此被稱為“鋼軍”。 ![]() 在抗戰爆發之初,坂垣征四郎中將指揮的第五師團,已經能單獨承擔一個方向的作戰任務,獨自對付防守山西的幾十萬中央軍和晉綏軍。 自從進入戰場以來,這個師團可以說是戰無不勝,國民黨軍一觸即潰,該部順利奪取蔚縣,占領廣靈、靈丘。 一個月來輕松的勝利,讓第五師團的日軍無比囂張。 今天,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在經過平型關的時候,會遭到中國軍隊的伏擊。 傲慢的日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忽視了對手,忽視了一個新的、強硬的對手——八路軍,忽視了指揮這個對手的人——紅軍中優秀戰將林彪。 第685團開了第一槍。隨著第一聲槍響,槍聲像爆裂的豆子一樣響徹整個天空。山谷咆哮著。 客觀地說,日本人不擅長山地戰。控制著周圍高地的第115師的官兵用猛烈的交叉火力射擊對手,給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 很快,日本人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反應也很快,立即調整陣型,直奔正前方的小山。 ![]() 但是平型關前面的路很窄,路上人多,暫時不能散開。685和686團就像關門打狗一般,朝日軍猛烈開火,敵人瞬間在老爺廟前扔下幾十具尸體。 這時,林彪下令沖鋒,伴隨著一陣陣嘹亮的軍號聲,685團和686團的部隊一起向兩邊的山丘開火。在密集的火網中,敵人的陣地完全混亂。汽車向后倒,撞上了自己的車。 兩輛車相撞后,有人被壓死,有人被壓扁,到處都是血和哀號。當日軍不能上山時,他們轉過頭想跑,哪里逃得掉啊,不用我們打沖鋒,日本人自己就亂作一團。 人踩人,人撞人,各個都急著逃走。此時,日軍官兵都很爹娘不給自己多聲兩只腳,迫不及待地想跳到同伴的身上。過去的傲慢威望已經一掃而光。 馬群亂起來,馬嘶嘶亂叫,槍聲襲來。受驚的馬在煙霧中狂奔,甚至拖著日軍跑。日軍傷亡更大,更為混亂,哪有還擊之力。 日軍看到盲目沖不是辦法,緊急調整戰術,穩住陣地,然后下車反擊。大炮沒用,所以他們改用擲彈筒和輕機槍。 ![]() 但是擲彈筒只能打在空中。打了幾下,發現炮彈從天上落下來,又打中了他的頭。擲彈筒也被扔到了一邊。 這時,整個車隊就像一條脊椎骨折的毒蛇,癱瘓在高速公路上。林彪通過望遠鏡看到了這一幕,會意地笑了。 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本該如此! 很快,日本人也發現了老爺廟前的缺口。也許,這是他們唯一的生路。很快,在日軍隊長的指揮下,部隊蜂擁而至。 日軍沖到缺口時,最先趕到的685團團長楊得志一聲令下,10挺機槍排成一行喊著,編織成密密麻麻的火幕。 沖在前面的敵人仿佛碰到了密集的槍林彈雨編織的“電網”,手腳一起跳舞倒下了。 不甘心失敗的日軍開始阻止反擊,軍曹和中隊長揮刀沖在前面,指揮士兵一批批沖上去,但又被我軍一批批地打了下來。 老爺廟成了這場血戰的熱點。這時,沖鋒號響起,回蕩在整個山谷。溝兩邊山頂上的伏擊部隊沖上公路,與日軍肉搏戰。 忽然,呼喊聲震耳欲聾。八路軍喊了,日本人也喊了。此時,第115師第685團從喬溝以北的高地攔截逃跑的日軍,展開肉搏戰,阻止了他們向南逃跑。 ![]() 戰士們打得開心,殺得開心。此時,687團在蔡家峪和西溝村之間的地區分包圍了日軍后方部隊,奪取了韓家灣北側的高地,切斷了日軍的退路。 徐海東旅長推開了警衛員的阻撓,幾乎沖到了戰斗的最前線。第686團與第一營和第三營的部隊在公路上多次攻擊日軍。經過激烈的肉搏戰,敵人已經傷亡超過一半。 隨后,第二營作為預備隊再次投入戰斗,突然越過公路占領了老爺廟和北面的高地。 至此,第115師在戰場上已經完全占據了主動權。然而,日軍強大的戰斗力使林彪無法一口吃掉對方。 在平型關戰場煙霧彌漫之前,在東河南至韓家灣一線上擔任攔尾任務的344旅旅長徐海東迫不及待,早早來到戰場巡邏。 徐海東聽到槍聲坐不住了。他總是去槍聲最激烈的地方,這在紅軍中是出了名的。 ![]() 今天,687團第二營打得慘烈,在戰斗中,作戰科長張池明勸他不要去,可徐海東非要看看二營打得怎么樣。 本來,徐海東一貫喜歡爭搶任務,在紅四方面軍時就有“頭炮”的美名。他非常不滿意林彪的安排。 這次戰役,林彪讓自己在戰場東側打輔攻。 戰前,他找到林彪,要求當主攻。林彪看著大名鼎鼎的徐老虎,很久沒有說話。徐海東忍不住:“師長,請你讓我來打主攻吧!” 林彪的臉色有點蒼白。當時,我們無法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也許,他想到了徐海東參加的北伐和黃麻起義。也許,他想到了毛澤東曾經說過徐海東是“紅軍領袖”……他心里閃過很多鏡頭。 他太了解徐海東了,包括他的過去和他的勇敢。但林彪當時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海東,你的地位也很重要,不要輕視。” 徐海東脾氣暴躁,看到自己撈不到主攻任務,很不高興。他低下頭,一言不發地坐在那里。其實這個時候,徐海東要求打主攻的理由并不充足。 ![]() 在共產黨軍隊中有一個特點:當得知自己將要打主攻時,部隊就像注入一針強心劑,幾乎不需要動員,人人都嗷嗷叫。自然每個人都想打主攻,但畢竟承擔主攻任務的只有一個。 此刻,他的688團因為洪水耽擱在路上,沒能上來,所以當他提到主攻時,他并沒有那么硬氣。 林彪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什么也沒說。他只是遞給徐海東一支煙,輕聲說:“回去把你的部隊安排好。我準備聽到你的好消息!” 徐海東站起來,看了林彪一眼,什么也沒說就出來了。他一出去曬太陽,就開始罵:“娘的,讓我定定呆在那里,這不能打那不能打,哪里有主攻部隊爽啊,這不公平!” 罵了一頓,他心里好多了,松了一口氣,若無其事地走回了自己的部隊。 其實徐海東不僅是“老虎”,也是一員忠將。罵完后,他準備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 344旅中,不僅徐海東在想打主攻,他的部下也想打主攻。旅長一回來,立馬被人圍住了。 ![]() 徐海東笑著說服大家:“其實我們的位置也很重要。要打好,贏了給你們喝。” 雖然想不通,但看到自己的旅長毫無怨言,不少干部戰士也在心里安慰自己。另外,當聽說有酒喝的時候,大家又興奮起來。畢竟好久沒喝酒了,大家都有點饞酒香。 徐海東看著這些可愛的戰友,心里生出了很多憐愛。他必須保護他的伙伴免受傷害,并堅決阻擋敵人。負擔不輕。 這時,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也很重。但是,他真的不能太在意那些煩人的事情,他害怕會分心。現在必須集中精力,成敗在此一舉。 他揮了揮手,好像已經下定決心了,然后回到指揮所,抓起一張地圖,認真地看著。 戰前,林彪又召開了一次戰斗會議。他把徐海東、陳光、楊得志、楊勇、張紹東叫到師部。 ![]() 林彪攤開地圖,把平型關的地形、位置和主要道路逐一展示給他們看,并對各自的位置做了具體安排。 說完,林彪抬起頭,看著他手下的旅團長,好像在期待什么。 林彪看了一眼徐海東。這時,屋里的空氣似乎更加沉悶。林彪臉上昏暗的燈籠光使他顯得更加蒼白。 徐海東的心情也很沉重。他知道這場戰斗非常重要,不能有任何疏忽。 這是國共合作以來共產黨在戰場上發動的第一場戰斗。如果它不能打敗和消滅敵人,將嚴重影響全國軍民抗日的士氣,他太清楚它意味著什么。 林彪先向陳光等幾位旅團長詳細介紹了情況,然后又把臉轉向徐海東: “海東,你雖然不是主攻,但任務也很重。你必須設法阻擋敵人的援軍,不讓他們會合,以確保包圍圈里的敵人被徹底消滅。” ![]() 徐海東點了點頭。當他從師部回來時,這些話一直在他耳邊回響。 永遠不要低估敵人!他自言自語道。 戰斗開始,徐海東站在指揮所,凝視著外面。由于688團沒有上來,他只能指揮一個687團,卻要外阻援軍、內擋逃敵,壓力相當大。 戰斗中,他來到687團,靠在687團團長身邊指揮戰斗。 此時,徐海東身上有多處槍傷,身體狀況不佳。每次爬山都要有人幫忙,但一聽到槍聲,什么都顧不了。他甚至跑到每個連隊去看看情況。 687團不愧為徐海東一手帶出來的精銳部隊。戰斗中,它不僅成功切斷了日軍的退路,綁住了喬溝的“袋口”,還積極配合343旅參與殲滅坂垣師團被圍部隊的戰斗。 時至今日,在這支部隊的戰爭史上,仍有他們參加平型關戰役的記載: 我軍發出信號,我六八七團居高臨下,以勇猛突然動作,向敵行軍隊形猛烈沖去。二營五連首先沖至公路,僅20分鐘,即以手榴彈炸毀敵后尾汽車20余輛。 我二營各連趁機對敵廣泛穿插分割,以白刃格斗和手榴彈大量消滅了敵人。 ![]() 與此同時,三營各連也向敵馬車隊展開激戰,12連機手組搶占了有利地形,向敵猛掃。九連指戰員與故短兵相接,直殺得敵人人嚎馬嘶,潰不成軍…… 687團打得很好,687團團長張紹東,在這場歷史性戰役的記錄中,應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出身不明,但絲毫不影響他成為紅25軍乃至八路軍一員優秀的戰將,一些在他麾下戰斗過的老兵,幾十年后仍然稱贊他的指揮能力。 遺憾的是,在平型關大獲全勝后,他逃跑了,帶走了參謀長蘭國青和一些營連干部。如果落筆寫687團在平型關的光輝戰績,不少作者幾乎無法落筆。 687團雖然在平型關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戰果,但不能寫團長是如何指揮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上百名犧牲在平型關的687團烈士們,不知道在九泉之下會怎么看待這位毀譽參半的團長。 ![]() 到目前為止,關于張紹東指揮687團在平型關作戰的情況,只有一些零散的信息。 第39軍軍長張竭誠晚年說:“張紹東是個優秀的指揮員,在平型關打得非常好,給紅25軍掙了臉面。” “可有人說他因為打鬼子動搖了,所以叛變了,這我想不通,為什么他以前打那么多仗都沒有動搖,等打完平型關就動搖了呢?怎么能說變就變呢?” 最后,張竭誠頗為惋惜地說:“他可是一路從鄂豫皖打到陜北,又從陜北打到山西的老骨干啊,怎么就叛變了呢?” 687團2營6連的老戰士楊士梅老人晚年回憶說:“張紹東團長指揮平型關戰役時,直接把把團總部的前指揮所設在小寨村的龍王廟。” “那里離公路很近。后來日軍混亂地沖到龍王廟高地,張團長在警衛排的掩護下才得以轉移。后來,我繳獲一支三八式步槍,他看了非常高興,直夸我打得好。” 曾任687團3營7連指導員的曹子平老人晚年回憶說:“我到現在都很很佩服張紹東,他打仗一不硬打硬沖,二不隨便執行戰場紀律,全靠腦子。他善于用兵,也善用干部。” 但就是這樣一位老紅軍骨干、八路軍中冉冉升起的將星,在平型關大捷結束沒幾個月就不辭而別,加入了國民黨陣營,給這支有光榮歷史的精銳之師留下了恥辱。 朱德總司令很惱火。旅長徐海東更加惱火了。一位老兵說: ![]() “老軍長徐海東原來是很賞識張紹東的。后來發現他的惡行時還想挽救他,所以下手晚了,讓他溜了。對此徐老軍長很痛惜、后悔和遺憾。” 楊世美來自陜北橫山縣。平型關戰役時只有19歲。他的連隊是六八七團二營,干部戰士都是清一色陜北老紅軍。 劉志丹的這些下屬受到軍事共產主義的影響。在他們眼里,指揮員和戰士一視同仁,只是職責分工不一樣,拿不到多少錢,同吃一鍋飯、同睡一張炕。他們深愛著他們的領袖。 在平型關戰役,這支部隊頑強拼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家鄉的親人和他們的領袖劉志丹增光添彩。 楊士梅所在的第六連損失最重,有50多個鬼子與他們較量。第六連一上來,鬼子們就放棄了向老爺廟方向的進攻,頑強地與第六連打對攻。 在戰斗中,另一支敵人出現了——試圖增援老爺廟的日軍從側翼襲擊六連。 在兩路敵人的夾擊下,六連官兵們奮力拼搏。 日軍槍法精準,第六連副連長從陣地上抬起頭,然后站起來喊道:“沖啊!”話音未落,被日軍一槍擊中。 ![]() 戰斗結束時,第六連原有90多人,只剩下30人。后來第八連上去代替第六連,又犧牲了20多人。第二天清理戰場時,發現地上躺著80多具日軍尸體。 楊世梅晚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這段歷史時,仍然淚流滿面:“他們都是陜北人,都是紅二十六軍的老兵,在東北還活著的只有我們幾個人。”。 讀者看完這組英雄悲劇的群體形象,應該對39軍老部隊在平型關大捷中的戰斗和犧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做出公正的評價。 平型關很快又因為徐海東和344旅而引起了關注。 第一一五師撤出平型關后不久,接到八路軍司令部的命令,將344旅直屬八路軍總部指揮。 徐海東帶領他的344旅就像一條大河的支流,暫時脫離一一五師,流向一個新的地方。 在那里,他們轉戰晉冀魯皖蘇五省,多次建功立業,最終成長為解放軍中一等一的精銳部隊。 ![]() 這支英勇的部隊在八年抗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戰果。這支英勇的部隊將將成為我軍幾大野戰軍中不少縱隊的前身。 他們就像春天在戰爭的土地上播下的種子,秋天后結出累累的果實。 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取得勝利后,將平型關防務移交給友軍國民黨軍隊防御。但是八路軍的勝利并沒有給國民黨軍隊多少勇氣。 不久之后,坂垣征四郎為報復平型關大捷,再次發起猛烈進攻,國民黨軍隊仍是一觸即潰,八路軍經過苦戰收復的平型關,最終還是落入敵人手中。 當時,日軍正全力攻打忻口,企圖在晉北徹底擊敗幾十萬中國軍隊,奪取太原。 此時,第115師的任務是在敵后抵擋敵人,支援正面戰場作戰。 山西的秋天到了。樹葉已經落下,田野也枯萎了。轉眼間,十月到了,徐海東正帶領687團在平型關周圍移動。 在平型關周圍,日軍建立了許多據點,每個據點都有重兵守著。徐海東帶領部隊晝伏夜出,藏在敵人的眼皮底下。 ![]() 當時,坂垣師團的一個大隊駐扎在大營附近,并派了一些部隊控制平型關口。 在靈丘,日軍的一支后勤補給部隊也駐扎在那里,不斷地向前線運送急需的軍事物資。 此時,天已涼了,徐海東看著戰士們身上的單衣和破爛不堪的鞋子,心中難免有些焦慮。 一天,他心中一動,干嘛不用敵人的物資來裝備自己呢?于是,他親自帶領六八七團的一營和特務營,10月13日晚在小寨村附近消滅了一部分正在運送軍用物資的敵人。 當時,他們已把敵人的情況摸清了,而且,第一次平型關戰役時繳了敵人一些服裝。徐海東所部官兵一個個打扮成日軍的模樣,悄悄摸進了村。 日軍哨兵遠遠看見過來一隊人,剛要舉槍,一看過來的都穿著日軍的衣服,又把槍放下了。 可有個家伙心里猶豫了一下:怎么突然來了這么多人,是從哪來的?莫非? ![]() 徐海東一看要壞事,趕緊讓身邊的一個指導員跑過去。那個日本兵以為是來和自己解釋情況的,可他還沒來得及張口,一把鋒利的刀子已插進了他的心臟。 趁此機會,徐海東一聲令下,部隊沖向村里,并很快和日本軍交上火。敵人正在睡覺,有的在夢中就被打死了。 有的穿上衣服跑出來時,卻個個直發傻。他們看到的,到處是皇軍,都穿著一樣的衣服,怎么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來了?一時沒法放開手腳地打。 徐海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日本人分不清誰是誰,可他們心里清楚。就這樣,一場混戰,上百日軍稀里糊涂地命赴西天。 八路軍在敵后的突然出現,使日軍人心惶惶,一連幾天都不敢出來。徐海東一不做二不休,趁機帶領部隊把公路給破壞掉了。 ![]() 15日,日軍調來了重兵,而且配備了好幾門大炮和100多輛車。沿公路開始掃蕩,企圖把物資供應線重新打通。 徐海東指揮部隊占據了小寨村公路兩旁的高地進行了頑強的阻擊。雙方激戰了整整一天,日軍不但沒有前進一步,還損失了一門大炮和十幾輛汽車,人員也死傷不少。 無可奈何之際,日軍只好拖著殘肢敗體縮回了靈丘城。 就在徐海東率六八七團主力阻擊日軍時,六八七團二營乘機襲擊了團城口。而此時,六八七團三營的位置正好在平型關東長城上。 陣地上,有許多國民黨軍撤退時留下的滾雷,這東西圓圓的像個大鐵球。只要一拉導火索,用腳一踢,就會向山下滾去,威力還蠻大。 由于這些東西很笨,攜帶十分困難,國民黨軍倉皇撤退時,沒來得及處理它們,眼下正好被八路軍派上用場。 戰土們興奮地把滾雷一個個點著導火索,然后踢下山去。這下子熱鬧了,只聽一片接連不斷的爆炸聲此起彼伏。 ![]() 沖上來的日軍被炸得暈頭轉向不說,連幾里外正與二營激戰的日軍都聽見了。 日軍一時有些心驚,加上與二營作戰本身也傷亡慘重,不得已,只能全線撤退。當晚,二營重新占領了平型關。 平型關再度易手,在山西前線影響極大。徐海東和他的部隊也成了在敵后轉戰的第一支部隊。 毛澤東事后得知,對徐海東指揮的這次戰役大為贊賞,稱為“二度收復平型關”,并把它作為一個著名的戰例寫進了《毛澤東選集》。 能收入毛選的戰例并不多,但徐海東做到了。他使人們的目光重又瞄向了平型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