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乃作嘗麥.周公作為,太師以告,成王五則, 乃作本典.成王訪周,公以民事,公陳六征, 以觀察之,因作官人.周石板嘲,弄寧八方, 會同各以,職來獻欲,垂法厥后,乃作王會. 周公云歿,王制將衰,周穆王因,祭祖不豫, 詢某守位,乃作祭公.周穆王思,保位惟難, 恐貽世羞,欲自警悟,乃作史記.王化雖弛, 天命方永,四夷八蠻,攸尊王政,乃作職方. 芮伯稽古,因作訓納.王于善暨,執政小臣, 咸省厥躬,作芮良夫.晉侯尚力,侵我王略, 叔向聞儲,幼而果賢,能復王位,作太王晉. 王以德飾,用為所佩,乃作王佩.夏桀多罪, 湯將放之,征前事以,戒后王也,因作殷祝. 非后罔義,非民罔與,慎政在微,以作周祝. 武以靖亂,非直不克,因作武紀.積習生常, 不可不慎,乃作銓法.車服制度,明不茍逾, 以作器服.周之政道,于是大備,萬事俱備. 【原文】3 成王近即政,因嘗麥以語眾臣,而求助,作《嘗麥》。周公為太師,告成王以五則,作《本典》。成王訪周公以民事,周公陳六征以觀察之,作《官人》。周石板嘲弄寧,八方會同,各以其職來獻,欲垂法厥后,作《王會》。周公云歿,王制將衰,穆王因祭祖不豫,詢某守位,作《祭公》。穆王思保位惟難,恐貽世羞,欲自警悟,作《史記》。王化雖弛,天命方永,四夷八蠻,攸尊王政,作《職方》。芮伯稽古,作《訓納》。王于善暨,執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晉侯尚力,侵我王略,叔向聞儲幼而果賢,□復王位,作《太王晉》。王者德以飾躬,用為所佩,作《王佩》。夏多罪,湯將放之,征前事以戒后王也,作《殷祝》。民非后罔義,后非民罔與,為邦慎政在微,作《周祝》。武以靖亂,非直不克,作《武紀》。積習生常,不可不慎,作《銓法》。車服制度,明不茍逾,作《器服》。周道于是乎大備。 【譯文】3 成王親政以后,借祭獻新麥之機告訴群臣以求幫助,因此作了《嘗麥》。 王化雖已廢馳,天命正當久長,四夷八蠻仍然遵循王政,因此作了《職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