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文瀾閣《四庫全書》傳奇

     xyf4345 2023-01-14 發布于浙江

    斷橋、白堤、孤山,是杭州西湖最受游人歡迎的去處。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隱身于其中的,還有一套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

    1772年,乾隆皇帝下了一道旨令,要求輯佚庫書、廣征遺書,開啟了編撰《四庫全書》的按鈕。十多年后書成,分送全國七閣保藏,其中一閣就是西湖畔的文瀾閣。

    《四庫全書》共36000多冊,因分經、史、子、集,故名四庫,基本囊括乾隆中期以前中國歷代主要典籍,總字數近8億,遠遠超過了《永樂大典》的3.7億字。

    8億字什么概念?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讀,每天三萬字,也要讀到七十多歲。

    這部集大成之作,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今天且來一探究竟。

    圖片

    《欽定四庫全書》書影




    眾所周知,叢書編抄耗資巨大。征書、整理、抄寫、校訂每一個環節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匯聚天下能人志士來修典,既是彰顯文治、招攬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家實力的秀場。乾隆下了大決心。

    從征書開始,為了表彰進書者,清廷制定了獎書、題詠、記名等獎勵辦法

    “獎書”即凡進書500種以上者,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進書100種以上者,賜《佩文韻府》一部。“題詠”,即凡進書百種以上者,擇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題詠簡端,以示恩寵。“記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者或藏書家姓名。

    當時,激賞之下,民間積極響應,七年時間共征集圖書12237種,其中江蘇進書4808種,高居榜首;浙江進書4600種,位列榜眼,兩地總計約占總進書數的80%,足見江南文化之鼎盛。

    乾隆任命紀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先后選拔了3826人擔任抄寫工作,并規定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人一天工錢2.5錢白銀。8億字的《四庫全書》共抄寫七部,56億字花140萬兩白銀。

    七部《四庫全書》分藏南北七閣,史稱“北四閣”和“南三閣”。

    “北四閣”,即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沈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四閣命名將浩瀚的文化典籍喻作江河之水,水由“源”出,匯合成“淵”,再由“津”“溯”流而上。“南三閣”,分別為揚州大觀堂文匯閣、鎮江口金山寺文宗閣、杭州圣因寺行宮文瀾閣。


    文瀾閣落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從乾隆六十年(1795)開始對外開放。據史料記載,文瀾閣也是四庫七閣中唯一向民眾開放的。文人學子可入內閱看,在辦理手續后,還可以把書借出抄錄,首開世界公共圖書館之先河。用乾隆的原話講:“俾江浙子得以就近觀摩謄錄,用昭我國家藏書美富。

    此舉極大促進了清中葉以來浙江學術的傳播和繁榮,孫星衍、阮元、陸心源、孫衣言、馬一浮等頂尖學者都曾在文瀾閣讀書校書。



    《四庫全書》修成后幾經滄桑,不出百年就有數套抄本在戰火中被焚毀,現僅存“三部半”。

    文源閣本毀于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的《四庫全書》焚毀于1853年間的太平軍戰火。只有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溯閣本和文瀾閣本傳世,其中“半部”文瀾閣《四庫全書》最為跌宕起伏。

    圖片

    文瀾閣《四庫全書》其中一冊


    1861年,太平軍攻入杭州,戰火紛飛,文瀾閣淪為兵營,閣中藏書散佚四處。

    最早發現散佚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是杭州著名藏書家丁申、丁丙兄弟,他們家里原本就有“八千卷樓”藏書樓,為了躲避戰亂,躲在離杭州十來里路的留下鎮。

    有一天,丁申外出購物時,發現包裝紙“皆四庫書也”。他驚叫:“文瀾閣書得無零落在此乎?”事不宜遲,丁氏兄弟雇傭人員,連夜到文瀾閣,從殘垣斷壁中搶救散落的庫書,同時民間高價收購,這兩個富家“傻公子”散盡家財,共搶救回文瀾閣本8689冊,約為總數的四分之一。

    對于丁氏家族來說,書是維系族魂的紐帶。丁氏兄弟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是江南文脈存續的星火之光,其祖訓“吾聚書多矣,必有好學者為吾子孫。”同時也折射出一代代浙江藏書家的信念與堅守。

    1915年,浙江圖書館首任館長錢恂秉承丁氏遺志啟動“乙卯補抄”。但在他啟動此項工作10個月后,袁世凱便將其調到北京。他沒有放棄補抄工作,在呈請袁世凱批準后,他又在北京設立了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館,把抄寫人員安置在北京家中,還從文淵閣借出《四庫全書》供以補抄。

    “乙卯補抄”歷時七年完成后,時任浙江省教育廳長張宗祥又過向浙江社會各界募捐籌集補抄經費,開始“癸亥補抄”。

    對募款抄書的事,張宗祥還約法三章:非本省人就是富可敵國也不募;本省九府屬每府皆能有人捐助最好;每一股以500元為定額,如果財力不足可以幾個人拼成一股,不成股的不募,凝聚浙江民間力量抄書修書。

    1924年12月,“癸卯補抄”勝利完成,自此,遭兵燹之劫,散佚大半的文瀾閣《四庫全書》,經丁丙、錢恂、張宗祥相繼三次發起并組織大規模拾遺補闕,得以恢復舊貌。

    文瀾閣《四庫全書》,可以稱得上是集結浙江幾代學人心力的“百衲本”。



    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1937年盧溝橋事變,這部失而復得的文瀾閣《四庫全書》還來不及喘息,又面臨了戰爭的威脅。1945年,抗日戰爭一結束,曾經為了躲避戰火輾轉浙、閩、贛、湘、黔五省,落腳重慶的文瀾閣《四庫全書》究竟該還歸何處,引來了各種爭執。

    國民黨當局設想將文瀾閣《四庫全書》運往南京,但張宗祥以該書補抄時全用浙籍人士募捐之資,未用政府一筆一紙為由據理力爭,后經浙江參議會代表民意,電告南京政府,此議才作罷。幾經周折,文瀾閣《四庫全書》在顛沛流離八年多后,終于回到杭州。

    歷經三百多年,七閣中書與閣仍然在一起的也只有文瀾閣一處,甘肅“文溯閣本”原來在沈陽,故宮“文淵閣本”現在臺灣,“文津閣本”也已離開承德,安家中國國家圖書館。

    如果說決策者修書有彰顯其英明領導、規范社會道德行為的重要考量,那么像丁丙、丁申、錢恂、張宗祥這樣一代又一代的藏書家修書、護書、藏書,又是為何?

    這背后,一定是一種深深的情懷,是對中華文脈賡續傳承的信念與堅守,是為了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留給子子孫孫,傳至千秋萬代。

    圖片

    抗日戰爭期間參與《四庫全書》保護的浙江人


    盛世修典,寄托著中國人的一個理想和一種精神。《四庫全書》盛世開工繕寫,雖有“四庫七閣”的災備遠見,但也難逃亂世的流離散佚,成書、護書、抄書的背后是一種守護中華文化根脈的精神。

    這套歷經磨難的國寶藏書,是中華文脈薪火相傳不息的見證,堪稱中國文化史上一大奇觀、一大奇跡。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從未間斷傳承的古老文明,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歷代典籍對文化的記錄,愛書之人對典籍的珍藏。《四庫全書》載記中華千年文史,仁人志士補抄遷移,守書護書,以共同目標接力,終使這部皇皇巨著延續至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杭州國家版本館在之江大地上拔地而起,又仿效文瀾閣造閣藏書,將這文明之火賡續傳承,續寫時代華章。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久久精品亚洲一区| 日产高清砖码砖专区|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看的污污超级黄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区|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天| 成人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国产福利姬喷水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国99久9在线 | 免费| 好湿好爽好疼免费视频|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爽|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欧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男|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亚洲最大的熟女水蜜桃AV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有码|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