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初年八位功封的鐵帽子王中,有三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一位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兩位是代善的一子一孫(克勤郡王岳托和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還有兩位則是皇太極的兒子肅親王豪格和莊親王碩塞。 在皇太極的11個兒子中,除了后來繼承皇位的順治皇帝,成就最大的就是豪格和碩塞這兩位鐵帽子王,其他的兒子大多不太出名,對清朝的貢獻也不是那么大。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皇太極的兒子們。 1、肅親王豪格豪格是皇太極長子,生母為皇太極繼妃烏喇納喇氏,滿洲正藍旗人。豪格很早就跟隨父親皇太極出征作戰(zhàn),先后立下一些戰(zhàn)功,被爺爺努爾哈赤封為貝勒。皇太極繼承汗位后,豪格參與了攻打朝鮮和明朝的諸多戰(zhàn)事,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豪格被冊封為和碩肅親王,兼掌戶部事務。不久因為岳托對皇太極不敬,豪格受到連累被降為貝勒并解除了戶部職務。不過由于清初急需作戰(zhàn)人才,豪格很快就重新獲得了重用,多次參與對明朝的作戰(zhàn)。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然去世,沒有確認誰來繼承皇位,于是皇位空虛,各方勢力暗流涌動,其中最有力的競爭者就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兩黃旗的大臣們和部分宗室以及豪格的正藍旗都擁戴豪格繼承帝位,而兩白旗則擁戴多爾袞即位,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和代善的兩紅旗也偏向于豪格繼位,雙方僵持十多天。 豪格和多爾袞都有即位的理由,但是雙方誰也不服誰,最終在禮親王代善的主持下,眾人一致同意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承皇位,鄭親王濟爾哈朗出任第一攝政王,多爾袞出任第二攝政王。如此安排安撫了兩方勢力,也是眾人比較認可的一個結果,就這樣豪格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寶貴機會。 ![]() 豪格 順治三年(1646年),豪格擔任靖遠大將軍,率軍到四川平定張獻忠政權。次年二月班師回京,順治帝親自到太和殿設宴慰勞豪格。因豪格與十四叔多爾袞素有嫌隙,況且多爾袞一直視豪格為眼中釘肉中刺,所以就找了個理由將豪格關入大獄之中。 順治五年(1648年),豪格在獄中去世,時年40歲。豪格死后,他的妻子也被多爾袞納為己有。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帝親征后,處置了多爾袞并為豪格平反,重新封為和碩肅親王,順治十三年(1656年),豪格被追謚,成為清代第一個被追謚的親王,稱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配享太廟。特詔改現(xiàn)襲爵位之顯親王,復始封王號曰肅,世襲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賢王祠。 2、洛格洛格是豪格的同母弟,年僅11歲就去世了,沒有任何封號和謚號。 3、洛博會洛博會的生母為元妃鈕祜祿氏,與他的二哥一樣,也是幼年早逝,年僅6歲。 4、輔國公葉布舒葉布舒是皇太極第四個兒子,生母為庶妃顏扎氏,他一生沒有什么軍功,但是卻是皇太極最長壽的一個兒子。 葉布舒早年曾被封為鎮(zhèn)國將軍,康熙八年晉封為輔國公,此后他的爵位一直沒有變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葉布舒病逝,終年64歲。 5、承澤親王碩塞碩塞出生于后金天聰三年(1629年),生母為側妃葉赫那拉氏,他出生不久,皇太極就把葉赫那拉氏賞賜給了大臣。順治元年(1644年),當時的孝莊皇太后做主將輕車都尉費揚古的愛女那拉氏許配給碩塞為妻。不久碩塞跟隨順治帝入關,被封為承澤郡王。 當年十月,15歲的碩塞跟隨多鐸出征攻打李自成的義軍,一直打到陜西、河南等地平定了李自成的義軍,而后碩塞又隨軍南征南明弘光政權。 順治三年(1646年),跟隨多鐸征討喀爾喀蒙古。順治五年(1648年),隨英親王阿濟格戍守大同,平定姜瓖叛亂。順治六年(1649年),碩塞被多爾袞晉升為親王。次年由于受到豪格事件的牽連,碩塞又被降為郡王。 ![]() 碩塞 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帝親政后,碩塞被重新晉封為和碩承澤親王并管理兵部事務。之后又擔任議政王之職,從此備受重用。 順治十一年(1655年),碩塞在家中病逝,年僅27歲。其爵位由其長子博果鐸承襲,并改號為莊親王。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康熙帝為碩塞上謚號曰裕,是為承澤裕親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碩塞被乾隆帝定為清朝開國鐵帽子王之一。 6、輔國公高賽高賽是皇太極第六子,生母為庶妃納喇氏,與豪格、碩塞不同的是,高賽是個十足的文人,淡泊出世,好書畫,精通樂理,善彈琴,一生都在安穩(wěn)中度過。順治九年被封為輔國公,此后他的爵位一直沒有變過。康熙九年(1670年)病逝,時年33歲。 7、輔國公常舒常舒是皇太極第七子,出生于崇德二年(1637年),初封鎮(zhèn)國將軍,康熙八年晉封為輔國公,十四年削爵,三十七年重授輔國公,康熙三十八年逝世,年63歲。常舒一生也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實際,基本上都是在平平淡淡中度過的。 8、皇八子皇太極的第八個兒子生母為敏惠恭和元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出生的次年就夭折了,也沒有名字。 9、順治帝福臨福臨的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他是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突然去世后,在豪格與多爾袞的爭奪下,福臨漁翁得利,被眾人推舉為皇帝。 順治帝即位后,由于年幼,設有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兩位攝政王輔政,后來多爾袞將濟爾哈朗排擠掉,自己成為唯一的攝政王,而后多爾袞的封號不斷的加封,順治帝一直處在多爾袞的高壓之下。 ![]() 順治帝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病逝后,順治帝提前親政。他親政后的頭件大事就是對多爾袞實行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謚號、籍沒家財?shù)壬砗髴吞帯榧訌娀蕶啵麖U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順治帝在位期間,除地處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外,全國大規(guī)模的抗清武裝力量基本被平定。順治十八年(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帝病逝,遺命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承帝位。 10、輔國公韜塞韜塞是皇太極第十子,生母為庶妃克伊克勒氏,與他的四哥葉布舒、六哥高賽和七哥常舒一樣,他的一生也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也是在平淡中度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韜塞被晉封為輔國公,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病逝,終年57歲。 11、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最小的兒子,生于崇德七年(1642年),生母為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娜木鐘。順治十二年(1655年),博穆博果爾被順治帝封為襄親王,順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年僅15歲。 小結: 清朝嫡庶之分也是很明顯的,從皇太極的兒子們可以看出,凡是庶妃所生的兒子大多沒有被重用,一生基本上也都是在平淡中度過,而大妃(也就是正妻)所生之子都建立了一定的功勛。皇太極的11個兒子中,除了早逝的幾個,其余的兒子們也就長子豪格和五子碩塞建立了軍功,也因此兩人得以被封為鐵帽子王,成為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 |
|
來自: 鄭培杰7c3eshez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