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浙江的古村落,我只能推薦三個。 那么河陽古村,一定是其中之一。 在我心目中,幾近完美。 她像一顆巨大的琥珀。 凝固著時光之美,偏安在歲月深處。 讓我們能在這里,恍如與世隔絕,且穿越千年。 ▼ ![]() 古村印象幾乎每一個千年古村,都有好風水。 河陽古村的背后,由中峰山等山脈組成太祖山、少祖山,可依可靠,堅實穩固。 左首大巖山、小巖山是上砂;右首二井山、 黃碧山是下砂,兩山對峙相望,呈青龍白虎之勢; 村前是交匯于雙港口的碧河溪與六處溪,匯合后流入建陽溪; 村前方的玉兔山以及大小眠牛山等,作為案山綿綿不絕,歷歷在目。 ▼ 整個古村藏風得水,氣勢絕佳。 ![]() 走進古村,但見村舍儼然,次第轉換,綠樹繁茂,河水清冽,民風古樸,古色古香。 景區內有十大宗族莊園式建筑,有宋代古剎福昌寺、元代八士門、十座古祠堂、五座古廟宇、百棟舊第共1500余間。 曾經“煙灶八百、人口三千”,至今依然是聚族而居,耕讀傳家。 舊日時光的氤氳,明麗素雅的鄉愁,在訪古探幽中緩緩釋出。 是我們穿過歷史隧道探尋千年歷史文化的理想去處。 ▼ ![]() 古村由來河陽古村隸屬浙江省縉云縣。 縉云縣,麗水市轄縣,建縣于武則天時期。 以境內古縉云山(仙都)而得名。 ![]() 而縉云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號名。 黃帝祠宇,就在縉云仙都,號稱“天下第一祠”。 北陵南祠,是我國南部祭祀朝拜黃帝的主要場所。 ▼ ![]() 河陽古村始祖,可追溯至五代義陽朱氏。 因其原籍河南信陽,故取名 “河陽”。 《義陽朱氏家譜》記載:
此地離黃帝祠宇直線距離約14公里。 與其說朱清源兄弟慕縉云山水勝,不如說這里離軒轅黃帝祠近。 畢竟軒轅黃帝是河南先人。 ▼ ![]() ![]() 河陽古村至今繁衍43代,94%姓朱,經歷幾代興衰。 宋末元初,村落格局初步成型。 元代中葉,河陽村人丁一度衰竭,十七世朱竹友回居續嗣,規劃村莊,耕讀傳家,河陽村重煥生機。 至明代初期,人才輩出,富甲一方,達到鼎盛。 有“有女嫁河陽,賽過做娘娘”之譽,又稱“娘娘村”。 ▼ ![]() 明中期,麗水銀礦礦工起義,義軍三入河陽,燒殺搶掠,村落人口減少過半。 朱清源第二十八世朱元夏孤苦承先,賈而好儒,致鄉村再次興旺發達,至清代,繁榮至極,富甲一方,終成縉云望族。 可惜太平敗軍,再次洗劫了河陽村,毀遺跡無數。 之后,又遭日軍不同程度的破壞,人間正道在滄桑啊。 好在,至今古村內風貌基本留存。 ▼ ![]() 很多時候,老鄭建議不要去抱怨一座古村落的翻新,看看歷史,古村古鎮的重建與翻新,從來就沒停止過。 每一次翻新都是適應現代生活的翻新,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加固。 生生不息的是,是深厚的文化淵源。 ▼ ![]() 古村看點1、古村布局 國內的古村落布局,大多是明清時期框架。 而河陽古村現存的一溪兩坑之水系,一街五巷的村落布局,基本上延續了元代重建時的框架,為江南極為罕見的古村落活化石。 ▼ ![]() 先看河陽古村的水系,由大小兩個系統組成。 大系統,碧云河和大溪在村西北交匯于雙港口,后并入新建溪; 小系統,是村落左右從中峰山流出的碧河溪與六處溪,整個水系如玉帶環腰圍繞著村落。 ▼再看村內的道路,大致上形成“五縱四橫”的棋盤形結構。 ![]() 從八士門進去,就是中街,長150多米,寬3米左右,兩側多為店鋪和民居。 中街為河陽古村的中軸線,其左右兩側,各有五條橫街與之相交,形成幾大居住區塊。 古村原有6座村口大門,現僅存“八士門”,此門是為紀念村里宋元時期一連出了"八名進士"而修的,年代可溯至元末。 門前有兩只“稀罕”雕刻,造型像獅子又像金蟾,正因為沒見過才“稀罕”,意思是,一門出了"八名朱姓進士",世間稀罕啊。 ▼ 此雕刻乃本家明太祖朱元璋御賜。 ![]() 同時,河陽人一直以“八士門”,為中峰山“五龍搶珠”入脈處,也稱它為“八字門”,為了八字好,河陽人娶媳婦、嫁女兒、出殯都要過“八士門”,此風俗沿襲至今。 2、古民居 河陽古村是第七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申報名稱為河陽村鄉土建筑。 這里鄉土建筑風貌,確實有著獨特的氣質。 最為壯觀的是高低起伏、氣勢恢弘的馬頭墻群,是中國古民居馬頭墻中的翹楚。 它建于清道光年間,沿街整體相連,錯落有致,黑白相間,形成32個體態不一的“馬頭”騎墻,綿延九十米。 猶如32匹駿馬奔騰齊飛,給人一種層次分明的韻律美感。 ▼ ![]() 《理想照耀中國》之《真理的味道》,許多人都被劇中陳望道的家鄉所吸引,劇中的江南煙雨古民居猶如一幅明麗素雅的水墨畫。 其實陳望道的家鄉取景地,就在河陽古民居,而非義烏分水塘村。 ▼ 劇中陳望道常走的路就是“答樵路”,答樵路的馬頭墻群,就是在這里。 ![]() 河陽古村落分布著明、清、民國初年3個時期的建筑(群)上百處和 12座朱氏各房派的宗祠。 其中朱氏大宗祠、圭二公祠、荷公特祠、孝子祠、文翰公祠、虛竹公祠等保存完好。 這些建筑為四合院民居,當地俗稱“十八間”,比如廉讓之間。 它有獨立的自立的自用水井,整幢建筑分前廳、后堂、伙房、豬舍、毛廁等幾部分,功能齊全,甚是方便。 這種四合院式的建筑單元,隨著人口繁衍,可因地制宜往后或者兩翼伸展,形成更大規模的建筑群,組合形式多變,例如“二十八間”、“三十三間”等等。 有的古宅大門前筑有“園洞門”,門像園形像現代的園林建筑,門上寫上“循規”、“映月”等字。 ▼ 還有“耕讀家風”等象形字。 ![]() 另外,村內原有的37所寺廟道觀,僅碧山寺、巖山寺、福昌寺等保存較好,尤其是福昌寺建筑體現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特點。 3、民間藝術 河陽古村的木雕,遠近聞名。 各大宗祠雕樑畫棟,雕有獅、鹿、蝙蝠等吉祥動物及三國故事、八卦符咒等作裝飾,木雕動物栩栩如生,龍飛鳳舞,若仔細看,甚至可見菜葉上停有小蟲。 ▼ ![]() ![]() 木雕窗戶方格子細如篩洞,手指不入,雕刻之精細之高超,讓人驚嘆不已。 特別是虛竹公祠,檐下及廊軒多用透雕,尤以戲臺四根檐柱上碩大的木質牛腿最為精彩,雕刻的財神、童子、獅子、鳳凰、玉兔、蓮子等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堪稱古祠堂建筑藝術的瑰寶。 ![]() ![]() 這里還有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河陽窗花剪紙,是傳統女紅技藝的傳承。 如今已成非遺項目。 旅行攻略門票:40 交通:定位到“河陽古民居”。 景區位于新建鎮河陽村,景區距離縉云縣城16公里,距離金麗溫高速公路縉云出入口7公里。 如從縣城出發,開車約30分鐘就可到達。在縉云汽車站有直接到達新建鎮河陽的班車,大約2小時一班。 ▼ ![]() 鄭在別處,行攝天地,紛繁世界找自己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