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最早叫梅園。那時候公安一帶梅花甚多,家家戶戶都喜歡種梅花。每天冬天,園中的梅花盛開,有紅,有黃,有白,色彩斑斕,氣味清香,真是生機盎然,蔚為大觀。有一年的隆冬,一位儒生從這里路過,見大片大片連綿不斷的梅花,爭奇斗艷,景色迷人,便取名叫做梅園。后來,漢高祖劉邦分郡定縣,又把梅園改為孱陵。 到了三國時期,劉備借了荊州,為了擴展地盤,奪取江南四郡,便在油江口建立了大本營,一面養兵練武,一面開荒種田,等到時機成熟,帶兵出征,以成大業。劉備出身于沒落貴族,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子孫,屬于皇室。自從桃園結義起兵之后,打了不少勝仗。皇帝招見他的時候,攀談起來,他還是皇帝的上輩,便稱他為皇叔,封他為左將軍。從這以后,人們都把劉備稱左公了。左公劉備駐扎油江以后,很多人都來信問候他,信中總是說:“左公安否?”劉備當時因忙于軍務,沒有功夫詳細回書,每次回信時,就提筆寫下兩個大字“公安”(即左公安泰之意),日子一長,這兩個字便成了口頭禪。后來,也因為紀念左公安營于此之意,具有雙重含意,就把孱陵改為公安。直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了。公安,昔稱七省孔道。早在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即建孱陵縣。縣域憑臨長江天塹之險,又當南北皇華驛道(現為207國道)要沖。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陜豫,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至209年,劉備領荊州牧,扎營油江口,改孱陵為公安縣,圖謀霸業。公安縣名始于這時。219年,孫權趁劉備進川之時,進而親駐公安奪回了荊州,又復縣名為孱陵。280年,分孱陵立江安縣,縣邑設二圣洲.548年,改江安縣為公安縣;589年,將孱陵縣和永安縣并入公安,改名公安鎮屬荊州總管府南郡;742年,公安屬荊南節度使管轄;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公安為南平國屬縣;北宋初年,公安屬荊州湖北路江陵府,后又名為荊南府;1130年,公安縣升為公安軍,置鎮撫使;1135年,撤銷公安軍,恢復公安縣建制,屬荊南府;1364年,公安屬湖廣行省荊州府;1376年,公安屬湖廣布政司為第二縣;1912年,公安屬湖北省荊南道;1932年,公安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49年7月公安解放,屬荊州專員公署領導;1968年,公安屬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1978年,公安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領導;1995年,公安屬荊沙市人民政府領導;1996年至今,公安屬荊州市人民政府領導。黃山頭風景區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南部,為鄂南湘北邊界公安、石首、安鄉三縣市結合部。荊(荊州)東(東岳廟)高速公路和207國道從北側穿過。距荊州100公里。是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游覽勝地。突兀千里平川之上的黃山,因“土石皆黃色故名”。黃山頭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區50平方公里。大小32峰,主峰海拔286米。主峰頂端有建于北宋時的“忠濟廟”、“謝公墓”,南麓有建于唐宋時期的“南禪寺”,二頂有建于宋代的“云霄宮”,東麓有奇石“犀牛望月”、“仙人掌”,西麓有掘于明朝永樂年間的“白龍井”,北麓有“連理枝”,共譽為黃山八景。黃山多幻神秘,兆晴則光耀紫煙,為“黃山瑞藹”,兆雨則輕云書軸,若“玉女披衣”,為公安八景之一。從山下至山上建有365米的復線有軌電纜車。主峰東側有游樂宮、逍遙亭、動物園、鬼城、觀景臺,豪華餐廳、茶室、會議室,供游客游覽、觀光、會務、休閑。解放初期修建的全國最大的水利工程--荊江分洪節制閘就橫臥在黃山腳下的虎渡河上,山麓建有南閘紀念公園,用大理石砌成的紀念碑莊嚴肅穆,上面鐫刻著毛澤東、周恩來為荊江分洪工程建設的題詞。黃山頭是荊楚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原始社會村落遺址,商、周、戰國遺址,晉、唐古墓葬等古跡達19處,遍布四周。此地不僅為歷代武將征戰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游歷之鄉。東漢名將馬援及農民起義軍領袖覃兒健,宋代楊幺,明代李自成農民軍,清代太平軍都曾在此鏖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彭德懷、賀龍亦在此進行過革命活動。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唐代柳宗元,宋代范成大,明代“三袁”,清代陶澍等曾來此游歷,并留下了膾灸人口的詩文。黃山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動物種類有獾、果子貍、松鼠等。各種植物1000多種,其中水松、金錢松、菩提樹、紅果鐵冬表為珍稀樹種。黃山盛產蜈蚣、骨風、對月草等名貴中藥近百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