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至,年味濃。中國人看重“年”,過年,過年,就是從小年這一天開始。“小年”代表著舊歲即將結束,春節的序幕漸漸拉開。 辭舊迎新小年忙, 擦窗掃地凈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時間不同 習俗不同 貼窗花。北方盛行剪貼窗花,內容有喜鵲登梅、三羊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等,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 沐浴理發。北方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沐浴理發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行。南方多在除夕前沐浴理發。 吃糖瓜。北方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說法,飴糖、麻糖等本為給灶王爺抹嘴,讓他上天匯報時嘴甜以“言好事”,逐漸演變成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 南北共有習俗 祭灶。民間傳說,每到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老百姓會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掃塵。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干凈徹底地實施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這一習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是當時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因“塵”與“陳”諧音,寓示著把庭院內的陳年積垢、舊歲中的一切不快一掃而光。 朱元璋年輕時十分貧窮。有一年過年,他身無分文,想在肉鋪里賒幾斤肉過年,老板不肯。他說賒一個豬頭吧,因為豬頭肉相對更便宜一些,老板也不答應。朱元璋無可奈何,隨手在肉鋪旁邊的墻壁上寫下一首打油詩: 可憐可憐真可憐! 別人有年我無年, 賒個豬頭要現錢。 有朝一日當皇上, 老子要過二個年。 (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