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茶會上,茶客問泡茶的大叔:你懂茶嗎? 泡茶的大叔突然滿臉怒氣:我不懂茶?我在大廠干了7年,自己做茶5年,怎么可能不懂?我很懂! 茶客表示不服:茶是誰都能懂的嗎?玩茶12年就說自己懂茶,懂個屁啊!端著個茶杯談人生就是懂茶?瞎懂。老夫喝茶30年,整整30年,這才是真的懂茶。 為了爭懂茶,在茶桌上吵起來了。從那之后,一談起“懂茶”二字,就很小心翼翼。 ![]() 遇到一位茶客,他說:喝茶20年,要找適合的茶,不容易啊! 有自知之明的老楊趕緊豎起大拇指,恭維一句:您肯定是很懂茶的。 不料,茶客反問:懂茶,就了不起嗎。 老楊趕緊說:懂茶的人,對茶的知識,沖泡,品鑒,閱歷,感悟,肯定有獨到之處,還是很厲害的。但我不懂茶,也照樣喝。 ![]() 茶客說:不懂茶的人才整天把懂茶掛在嘴邊,真正懂茶的人都很低調(diào)的。 老楊趕緊換個冰島老寨的老樹,問:到底什么樣,才算是懂茶呢? 茶客見老楊還是挺有誠意的,喝了一杯茶,清清嗓子,整理了一下衣服,開始說起來: ![]() 初級懂茶:熟悉茶葉知識 喝茶,可以只喝普洱和巖茶,但六大茶類知識必須爛熟于心。 比如,西湖龍井御前十八棵的故事,締造金駿眉背后的傳奇,牛欄坑肉桂的潛規(guī)則等等,在談茶的時候,要能如潮水般滔滔不絕地講出來。 至于普洱茶的懂,那可是博大精深。號級茶起碼要能點出幾家,但要巧妙地避開同興號、宋聘號、福元昌等人人都知道的易武四大家族(不知道有哪些老茶號,可以翻《云茶大典》)。 ![]() 勐海茶廠的歷史要知道個大概,紅印、藍印之類,要能根據(jù)歷史初步辨別真?zhèn)巍T诓杞绻に嚮靵y的今天,要特別指出:印級茶的工藝,是今天越陳越香工藝的范本。 鑒于對岸大師販賣假茶的小道消息層出不窮,不能說自己喜歡喝臺灣、馬來西亞回流的普洱,一定要喝日本回流的7581, 因為昆明茶廠比較特殊,94年后就已經(jīng)停工,但下面各個廠還在繼續(xù)生產(chǎn),人員分散后,工藝和技術出現(xiàn)微妙的變化,各個廠生產(chǎn)出來的茶,風格有差別。 說白了,就算是假的7581,你也可以明目張膽的說成真的。 ![]() 這幾年的名山古樹,能拿到冰島、老班章真原料,這不算本事。 喝名山茶,一定要知道工藝的重要性。勐庫這邊的工藝比較亂,如果能找出能越陳越香的勐庫老茶,絕對是加分項。 自己的茶葉來源,要說自己的副會長朋友送的,既能凸顯自己的江湖地位,又能在茶葉品質(zhì)被攻擊的時候,拉出一個擋箭牌。 如果實在要買茶,也不能買商品茶,必須是定制茶,最好能說出工藝出自哪位有名的制茶師之手。 茶客說完,吸了一口茶,說:喝茶的路上,如果把這些茶葉知識和背后的人性都弄懂了,也算是入門了,買茶泡茶就不會入坑了。 ![]() 一般懂茶:愛茶如癡,人茶合一 茶客說:喝茶,喝個香氣、滋味、喉韻,體感,這叫入門。 每一個喝茶的老茶客,手中都有好茶,周圍都有幾個靠譜的茶商。提前醒茶兩天,焚香沐浴,吟唱一首,尋幾分魏晉風流,只算略懂。 有好茶,要會玩,會玩才是真的懂。 ![]() 玩茶,一定要凸顯境界。 泡茶的水不能含糊,有人說他去60公里外取水就算牛。 老夫為了尋泡茶水,跋涉千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天然泉眼。就果斷開著車,到130公里的鄉(xiāng)野山林,取來天然山泉泡茶。 說到這里,茶客特別強調(diào):注意,是山路崎嶇的鄉(xiāng)野山林,不是哪個路邊,我的水,沒有被汽車尾氣污染過。 老夫也曾在在海拔1850米的深山老林里,下著暴雨時,用紫砂泡茶,柴燒盛茶,一邊欣賞柴燒的美,一遍品味雨中的孤寂,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茶在跟我交流。那種感覺,過去12年,宛如昨日。 ![]() 喝茶悟道,人之常情。 但悟道,也是有境界的。端著個茶杯,大談人生如茶,這太俗了。 從制茶過程中領悟人生,再似懂非懂地說出來,一開始是有格調(diào)的。但這幾年,不新鮮了。 老夫曾在凌晨2點的月光下,獨自飲茶,并悟出了生命的最高境界。這境界,比莊周化蝶還猛一點,這個不能說。 ![]() 懂王級懂茶:喝茶玄學,化身大師 喝茶幾十年,還不能懂別人之不懂,那就太沒水平了。 喝茶,也是講究功力的。喝出巖茶的坑澗,這也算懂茶了。但老夫喝茶,不僅能喝出哪個坑,還能喝出坑底還是坑沿。 這是喝茶20年,且經(jīng)常喝好茶才有的功力,難度比較大。沒這本事,別裝。 ![]() 至于普洱茶,頂級名山的口感辨識度很高,喝出名山和周圍的山頭,完全沒問題。 根據(jù)茶的喉韻體感喝出大概的樹齡,小樹、老樹還是古樹,也是喝得出來的。 但一口下去,喝出樹齡132年8個月零5天,海拔1639米,早上10點半采摘,殺青鍋溫293度,這是神棍的愛好,正常人盡量別干。 ![]() 評茶,有人喜歡從火功上指出茶的弱點和不足,來證明自己懂茶。這種拆臺的事,有點小家子氣了。 真正懂茶的人,一定要懂得包容,發(fā)現(xiàn)一款茶的美。如果茶的優(yōu)點能夠掩蓋瑕疵,仍然是好茶。 評論茶葉,張口談禪談佛,都是故作高深,不接地氣。要從韻味和體感上指出茶的高級之處,如果茶沒有體感和韻味,就少說兩句。 ![]() 喝茶做茶,起點不同,就像做臺地茶的老板,在他眼里,曼崗也算是好茶了。 只是,老夫能拿到冰島老寨廣場邊的單株,在老夫看來,曼崗真的是一般的茶。但是,茶無貴賤,感情至真,賣臺地茶的老板把曼崗給你喝,不能看不起別人的茶。 茶葉的價格有貴賤之別,但比茶葉價格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你喝慣了名茶,覺得他的茶一般,這很正常。 但是,他的茶,他盡力了,要尊重愿意請你喝茶的人。 ![]() 喝茶,最重要的是舒服。 就像50歲的人,握著一串珠子,在哪里都轉來轉去,逢人就炫耀是上好的奇楠沉香,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那串珠子值10萬塊。 泡茶時,穿著古樸的茶衣玩茶藝,翹著蘭花指,提著個紫砂壺顛來倒去,動作猛烈又夸張,泡個茶像發(fā)羊癲瘋似的,還自以為得道。 年輕女娃子表演茶藝,是追求體態(tài)美。每個年紀,都有自己的審美追求,這很正常。但50歲的大叔還表演茶藝,只會淪為人前人后的笑料。 50 歲的人,如果實在是喜歡茶藝,自己躲在家里玩,或者小圈子玩,都沒問題。但逢人就想表演,會讓人不適。 總之,茶,消遣生活的樂趣。喝茶,要讓人舒服。玩茶,要適合事宜。懂茶,要虛懷若谷。 ![]() 茶客說完,非常淡定地說一句:其實,我也不懂茶。我不是茶,不知道茶喜歡什么。茶也不是我,不知道我喜歡什么口感。真正懂茶的,怕是只有水了。 喝完茶,覺得剛才喝的冰島老寨老樹茶還不錯。價格也不問,拿起手機按照山上的原料價直接掃,買了一盒。優(yōu)哉游哉地提著去了。 留下一臉錯愕的老楊,獨自感慨一句:高手在民間。 ![]() 寫在最后: 茶行業(yè),無處不懂王。 不可否認,懂茶的人,對茶必然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而且頗有研究。 懂來獲得成就感,這種因愛帶來的精神愉悅,只有真正愛茶癡狂的人才能體會。 ![]() 懂茶,確實是本事。但平時喝茶,懂不懂不要緊,為了一個懂茶爭得面紅耳赤,更是大可不必。 懂是結果,喝是過程。與其執(zhí)著于懂,不如執(zhí)著于喝。 喝好自己的茶,在茶里找到一份閑適安然與愜意 才不負,人生短短數(shù)十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