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一般釣友的目標(biāo)魚已指向了鯽魚。不過冬季與其它季節(jié)的鯽魚相比,無論是其活動規(guī)律,還是其覓食習(xí)性,都會發(fā)生很大的改變。所以我們在冬季野釣鯽魚,要想有一個好的收獲,就要先了解入冬后鯽魚的一些特點,再作出針對性的垂釣。 鯽魚入冬后的四大特點 1、不好動。隨著冬季的氣溫下降,水溫變低,鯽魚身體的新陳代謝比較緩慢,變得越來越不好動,活動范圍會變小,所以我們找釣點和打窩誘魚就會變得尤為重要。 2、口變輕。溫度越低,鯽魚的活性就越差,這個時候鯽魚吃餌就會變得綿軟無力。所以我們在冬季低溫時垂釣,魚線方面,應(yīng)該選用更細、更柔軟的魚線,讓輕微的信號也能較好地傳遞到浮漂上。 魚鉤方面,應(yīng)選用鉤身細、鉤尖較鋒利的小魚鉤,讓輕口魚也能順利地吃餌、咬鉤。在餌料方面,使用霧化狀態(tài)更好、更輕的餌料,以減輕輕口魚吸食的難度。浮漂方面,使用靈敏度較高的浮漂,便于更好地接收到輕微的信號。 3、葷為主。由于冬季的水體冰冷,鯽魚為了抵抗寒冷順利越冬,變得比較喜歡進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對于低能量的素餌食欲較低。因此,我們在冬季低溫時垂釣,應(yīng)盡量選用紅蟲、蚯蚓、蝦、雞蛋等葷餌,以提高鯽魚的攝食欲望,刺激其多開口。 4、喜聚堆。雖然鯽魚非常地耐寒,但同時也具有趨溫性,因此冬季天冷時,鯽魚喜歡在水溫較高的地方聚堆,不喜歡單獨行動。所以在水溫相對較高的區(qū)域,往往會有成群結(jié)隊的鯽魚藏匿。 冬季野釣鯽魚注意的事項 現(xiàn)在的天氣越來越寒冷,釣魚比較困難。不過雖然氣溫比較低,但鯽魚還是比較好釣,甚至比平時更好釣。當(dāng)然,在冬季野釣鯽魚,與平時的釣法會截然不同,要想漁獲好,我們需注意以下幾點: 1、避開大水域。在選擇水域垂釣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避開一些較大的水域,垂釣小水域。因為大多數(shù)大水域水位一般比較深,岸邊的淺水區(qū)的水溫一般比較低,而大多數(shù)鯽魚都會藏身于水溫較高的深水區(qū)域里面,所以垂釣起來比較困難。 2、無需打重窩。俗話說“要想釣得多,必須下重窩”,但是對于垂釣鯽魚并不適用。鯽魚體型小,進食量少,特別是在冬季水溫低的時候,進食量就更少。如果打過多的窩子,鯽魚很容易被喂飽,然后便會離窩而去。 3、勿用大鉤大線。在冬季低溫時野釣,由于水溫較低,鯽魚在水下吃餌的動作較小,如果使用大鉤大線,就會導(dǎo)致浮漂信號差,很多時候即使有魚在吃餌,我們也不容易看出來,釣獲量自然也就不多。 4、不要經(jīng)常換釣位。部分釣友在一個釣位釣了一段時間之后沒上魚,就會去另外的位置垂釣,如果是平時便無可厚非,但在冬季野釣鯽魚,就不建議頻繁更換釣位。 因為冬季水溫較低,雖然短時間內(nèi)沒有釣上魚,也許因為還沒有發(fā)窩。如果此時更換釣位,說不定舊釣點已開始發(fā)窩,而新的釣點發(fā)窩又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 5、掛鉤的餌料要輕。由于鯽魚屬于小型魚類,魚嘴不大,吸食餌料的力度較小,特別是冬季水溫低,鯽魚吸食的力度會更小。如果我們掛鉤的餌料重量大,就會造成鯽魚吃餌入口困難,而出現(xiàn)空鉤情況。 6、避開下風(fēng)口。在平時垂釣,下風(fēng)口區(qū)域溶氧量高,天然食物較多。但在冬天氣溫低的時候,下風(fēng)口由于水的流動較快,因此水溫會相對較低,呆在這些地方的鯽魚會很少開口。 結(jié)語 以上便是鯽魚入冬后的四大特點,以及冬季野釣鯽魚的一些注意事項。摸透這些特點,注意冬釣鯽魚時的幾點事項,即便溫度再低,我們也可以做到“竿到魚來”。我是釣手說釣,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明天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