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添等 江門市是廣東省海洋漁業大市,水產養殖面積、總產量和產值均居廣東省前列,隨著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的實施,相關從業人員環保理念增強,開展了養殖尾水治理的探索。 本文結合當前江門市水產養殖池塘尾水污染現狀,探討了養殖尾水的特性,提出養殖尾水的凈化處理技術,有效減少尾水排放、促進尾水重復利用,減少水生動物疫病暴發概率,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助力江門市海洋漁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團隊在養殖基地的60畝池塘開展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模式試驗,養殖尾水凈化后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減少了尾水排放。此外,團隊建立“養殖尾水凈化技術示范點”,舉辦觀摩培訓班,培訓水產養殖戶,將在2023年底前輻射帶動江門市2000畝以上魚塘應用養殖尾水凈化處理技術,逐步實現養殖尾水資源化綜合利用和達標排放。 一、池塘養殖尾水的特性 池塘養殖水體中含有殘余飼料、水生生物糞便污染物及殘留漁藥,通過自然降解或物理、化學分解后,產生較多氨氮、亞硝酸鹽、有機物、磷和懸浮物。池塘養殖尾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總磷、總氮和部分有機物。江門市目前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方式以直接外排進入河溝為主,這對河溝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依據SC/T 9101—2007《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淡水池塘尾水排放要求標準值見表1。 表1 淡水池塘尾水排放要求標準值 ![]() 二、尾水凈化處理設施改造 尾水處理設施主要包括池塘進水管管網系統、沉淀過濾區、生物曝氣池、增氧曝氣池、生態凈化曝氣池和潛流濕地六部分。完善池塘進排水系統,用直徑200mm的PVC管道建設一條約200m進水管,使池塘進、排水管道獨立分開,避免相互影響。沉淀過濾區為長13m、寬2.3m、高2m沉淀過濾池(見圖1),內鋪設各種濾料,濾料選擇碎石、牡蠣殼等填充物介質。生物曝氣池規格為長4.7m、寬2.3m、高2m,水流經過此區域可充分曝氣、吸附分解懸浮物。增氧曝氣池水面大小為12m×8.2m,內放置30套曝氣頭。在曝氣池的水面隔出三個生態凈化曝氣池(見圖2),兩個12m×3m,一個12m×2.2m。周邊放置曝氣頭,中間設置復合浮島、浮水植物等吸附系統。潛流濕地(見圖3)規格為長40m×寬1.5m×高0.5m,配有進水渠、出水渠、填料、布水系統、植物系統等。 ![]() 圖1 養殖基地沉淀過濾區 ![]() 圖2 養殖基地生態凈化曝氣池 ![]() 圖3 中心養殖基地潛流濕地 養殖尾水經污水提升泵由池塘抽到沉淀過濾曝氣池或生態凈化曝氣池,之后懸浮物、排泄物、殘餌等物質發生沉積、曝氣分解、微生物分解、濾料或植物吸附吸收等,從而減少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氮等營養物質含量,抑制有害藻類,穩定水體pH值。 后將處理過的池塘水抽到潛流濕地,填料、植物系統等吸附和分解作用相互協同,使得整個濕地生態系統平衡運轉,去除水體總磷和氨氮、亞硝酸鹽氮等,達到降磷、脫氮,降低COD等目的,從而使養殖尾水凈化后達標排放或循環使用。 三、尾水處理流程介紹 (一)沉淀過濾區 主要功能:吸附、過濾、沉淀水體中懸浮物、排泄物、殘餌等物質。 工藝方式:污水提升泵抽池塘水到沉淀過濾池,通過濾料(生物陶粒)作用,吸附分解過濾懸浮物,靜置沉淀排泄物、殘餌等物質,排泥泵定期抽排沉積的物質;配合定時曝氣降解水體中有機物。 (二)生物曝氣區 主要功能:降解水體中有機物,降低COD。 工藝方式:水流經曝氣風機曝氣,加速空氣中的氧氣向液體中轉移,防止池內懸浮物體下沉,同時濾料(仿生物料)的吸附作用可加強池內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觸,對水中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 (三)生態凈化曝氣區 主要功能:降解水體中有機物、降磷、脫氮,降低COD等。 工藝方式:水面用軟圍隔間隔生態凈化曝氣池,周邊放置曝氣頭,中間設置復合浮島、浮水植物(美人蕉、鳶尾、千屈菜、狐尾藻等)等吸附系統,雙重作用增強治理效果。 (四)潛流濕地 主要功能:過濾懸浮物,降磷、脫氮。 工藝方式:池塘水經過濕地,通過填料(粗砂、碎石)、截留懸浮物,配合植物(美人蕉、花葉蘆竹、睡蓮等)系統等的吸附和分解相互協同,吸收水中氮、磷等營養鹽,使得整個濕地生態系統平衡運轉,發揮良好的凈化功能,從而使水質得到凈化。 (五)控制機房 主要功能:自動化控制系統運行,尾水處理工藝流程圖見圖4。 ![]() 圖4 尾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工藝方式:定時控制開啟污水提升泵和曝氣充氣機,定時定量控制尾水處理量,保證達到能耗和處理量的平衡。 四、池塘尾水凈化處理效果 表2 池塘尾水凈化處理前后對比 ![]() 基地池塘尾水凈化處理設施運行近一年,經檢測,池塘尾水符合SC/T 9101—2007《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一級排放標準,尾水中總磷、總氮等指標含量下降明顯。池塘尾水凈化處理前后排放指標對比見表2。 五、小結 尾水處理是關系到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合理的養殖密度、適宜的飼料投喂量和科學用藥,可從源頭上降低池塘養殖尾水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隨著環保政策要求越來越高,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健康發展的壓力下,相關管理部門對養殖尾水處理后達標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各地紛紛開展了養殖尾水凈化處理設施的構建和運行,全面推動水產養殖尾水凈化處理迫在眉睫。各種池塘尾水凈化處理技術在應用中各具特色,可根據養殖池塘基本情況、資金預算、所處水域排放要求,選擇適宜的工藝處理技術,以提高尾水凈化的效率,降低處理成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