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種疾病,主要是在下肢發作,發表時表現為疼痛、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性靜脈炎,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這就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簡稱為脈管炎。 這個疾病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張介平醫生通過中西醫結合來治療該疾病,讓很多恐懼手術或者身體狀況不佳的患者徹底擺脫了這個疾病,受到患者一致好評。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張介平醫生的一個醫案吧。 ![]() 患者信息:楊某,女,60歲 ![]() ![]() 主訴:左下肢酸脹麻木疼痛伴行動困難半月余。 現病史:患者訴半月前出現左下肢酸脹麻木、針刺樣疼痛伴行走活動受限,呈進行性加重,于5月5日到昆明市某醫院就診,行左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左下肢大隱靜脈曲張并小腿段部分管腔內完全性血栓(左下肢大隱靜脈小腿段部分管腔內未測及明顯血流信號);左下肢動脈壁多發點狀強回聲。予住院治療,完善相關檢查后,建議行全麻下左下肢深靜脈造影,大小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股淺靜脈帶戒,小腿曲張靜脈剝脫,散在曲張靜脈泡沫硬化劑注射術。但患者因體質虛弱及懼怕手術,拒絕手術而出院?;颊呒韧小半p下肢靜脈曲張病史10余年”。 現癥見:左下肢酸脹麻木、針刺樣疼痛,呈游走性,以剛行走時腫脹疼痛明顯,活動行走后可稍緩解,但行走約80米,又覺酸脹腫痛明顯,需休息后有所緩解,再次行走又出現上述癥狀,左下肢小腿內側脛骨平臺下段靜脈曲張處燒灼感、局部色紫暗紅。舌暗紅,苔薄膩,脈細澀。 體征:一般情況可,雙下肢多發靜脈曲張,以左下肢明顯,左下肢小腿內側脛骨平臺下段靜脈曲張腫脹明顯,色紫暗紅,局部膚溫升高,觸痛明顯。 診斷:1、左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2、雙下肢靜脈曲張。 證候:氣虛血瘀,絡脈痹阻。 辨證:患者已年越甲子,肝脾腎經不足,風寒濕凝滯,郁而化熱,氣虛不能行血,瘀血阻絡,筋脈損傷。 治療原則:補氣活血,通絡止痛。 方藥:方一:補陽還五湯加減內服。(3付飲片,水煎服,4次/劑,2次/日) 方二:桃紅四物湯加減煎湯外洗(2付飲片,煎湯外洗,4次/付,2次/日) 西醫治療:利伐沙班片20mg,口服,1次/日預防靜脈血栓栓塞形成;拜阿司匹林腸溶片,1片,口服,1次/日消炎、鎮痛、抑制血小板聚集。 醫囑: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避免久立、久行及負重,避免外傷,經常變換體位。 ![]() ![]() 刻診:患者訴服藥后左下肢腫脹疼痛較前稍有緩解,但大便稀溏,舌暗紅,苔薄膩,脈細澀。 方藥:考慮患者素體脾胃虛弱,故去內服方中桃仁,加伸筋草10g以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桑寄生15g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余治療同前。 西醫治療:同前 ![]() ![]() 刻診:患者訴以左下肢疼痛較前緩解,左下肢稍腫,繼續予上方治療。 方藥:外洗方中去黃柏,加桑枝10g以祛風通絡利水。余治療同前。 西醫治療:同前 ![]() ![]() 刻診:患者訴左下肢酸脹麻木疼痛已緩解,行走活動如常。舌暗紅,苔薄白,脈細。查:一般情況可,雙下肢多發靜脈曲張,色暗,局部膚溫正常,無壓痛。 輔助檢查:6月12日劍川縣人民醫院復查雙下肢血管彩超提示:雙下肢大隱靜脈曲張(左側較明顯)聲效。CDFI:雙下肢靜脈顯示段管腔內有血流信號充盈。PW:雙下肢靜脈血管血流頻譜形態及方向正常,平靜呼吸狀態下未見明顯異常反流。彩超提示:左下肢大隱靜脈管腔內已無血栓;左下肢動脈壁已無斑點。 經治療后患者左下肢癥狀已緩解,行走活動如常。囑其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避免久立、久行及負重,經常變換體位。 8月回訪,患者下肢情況正常,未出現任何不適。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周圍血管慢性閉塞性炎癥病變。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動脈與靜脈,但以下肢最為多見,偶可累及腸系膜、腦血管及冠狀動脈。血管腔內血栓閉塞,管壁纖維化;后期與伴行的靜脈和神經粘連成堅韌的纖維索條。受累肢體可因營養障礙而發生皮膚肌肉萎縮,甚至壞疽, 祖國醫學稱之為“脫疽”。病理變化為血管壁的階段性、非化膿性炎癥伴腔內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導致肢體缺血,引起疼痛和肢端壞疽。病程呈周期性發作,病變多在下肢。其基本病機為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該患者已年越甲子,肝脾腎經不足,風寒濕凝滯,郁而化熱,氣虛不能行血,瘀血阻絡,以致脈絡瘀阻,筋脈損傷,故見左下肢酸脹麻木、針刺樣疼痛,呈游走性,左下肢小腿內側脛骨平臺下段靜脈曲張處燒灼感、局部色紫暗紅。舌暗紅,苔薄膩,脈細澀。 此病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治當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 本方中以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當歸補血,兼具活血通絡而不傷血;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協同當歸以活血祛瘀,以加強活血化瘀之力;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丹參活血祛瘀,涼血消癰;忍冬藤清熱解毒,疏風通絡;茯苓、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除痹;甘草調和諸藥;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白芍養血益陰,緩急止痛;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透骨草伸筋草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本方案以補氣藥和活血藥相伍,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 張介平 中醫執業醫師 【簡介】2010年畢業于云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2018年至2021年攻讀了云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王寅教授,為云南省名中醫,云南姚氏婦科醫學流派第七代主要傳承人。2020年11月到甘肅省中醫醫院跟隨王海東教授學習小針刀治療技術。曾長期在云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科工作,十多年來專致于運用針灸、推拿、中藥、小針刀、沖擊波等聯合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相關性風濕骨病的研究和臨床治療實踐。參與云南省衛生廳課題研究一項,發表學術論文三篇,參編風濕病專著兩部。 【擅長診治】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相關性風濕骨病。內科常見病:頭痛、眩暈、失眠、面癱、感冒、咳嗽、胃痛、腹痛、泄瀉、便秘等。 【坐診時間】貞和白龍館:周一、周二、周三上午/下午,周四、周五下午/晚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