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軍歷史上一員名將,韓先楚在軍事指揮方面似乎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本領,能讓他在復雜多變的戰局中找出克敵制勝的關鍵點,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解放戰爭中的胡家窩棚之戰,就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傳奇戰例。 此戰發生在1948年10月中旬,也就是著名的錦州戰役結束后,東北野戰軍又轉入與國民黨廖耀湘兵團的作戰,決心吃掉這個總兵力達十多萬的“王牌兵團”。 10月20日,東北野戰軍各縱隊在林彪統一指揮下,從不同方向直奔黑山、大虎山而去,準備與廖耀湘兵團決一死戰。 三縱司令員韓先楚可能是求戰欲望最高的將領之一,原因在于他在1947年的南山城之戰中,打廖兵團還沒打過癮。 ![]() 當時韓先楚精心籌劃了一套戰術,準備吃掉廖耀湘手下的新六軍第二十二師,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支友軍沒頭沒腦地沖出來,把二十二師給打跑了。這完全打亂了韓先楚的殲敵計劃,讓他很不甘心,決心這一次打廖耀湘要連本帶利打個痛快。 不料韓先楚率部行軍途中,突然遭到敵人的炮火襲擊,竟把三縱的臨時指揮所轟掉半邊,所幸近在咫尺的韓先楚毫發無傷。 韓先楚早就習慣了這種場面,對這次大難不死毫不在意,而是打開手電筒,就著微弱的光亮繼續研究地圖。 忽然,韓先楚的目光緊盯著地圖上的四個小字,興奮地說道:“胡家窩棚,這個地方妙啊!” ![]() 一名作戰參謀湊過來說道:“胡家窩棚?我知道這個地方,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妙在哪里呢?” 韓先楚把地圖遞給他說道:“你們仔細看看,這個村子的位置很奇妙,如果我是廖耀湘,一定會把這里作為一個重要的樞紐。” 作戰參謀打著手電筒看了好一會兒,搖了搖頭說:“我……我搞不明白……” 韓先楚胸有成竹地說道:“這個地方雖然不大,卻有進退裕如之妙,要么藏著敵人的指揮部,要么是個重要的補給點,總之一定有名堂!” 他沉思片刻,忽然抬起頭來說道:“我決定派一支小部隊,穿插到胡家窩棚去搞個突襲,管它那里藏的是人是鬼,都去攪和一頓!” ![]() 隨后,韓先楚給距該處最近的三縱七師二十一團打去電話,要求他們抽調一個營,再帶上偵察排和山炮連各一個,在26日拂曉前趕到胡家窩棚,將敵情查明之后見機行事。 二十一團接到命令后,當即按照韓先楚的指示組成了一支突擊部隊,在副團長徐銳的帶領下,直奔胡家窩棚而去。 實際上,韓先楚對于這次行動能取得什么樣的戰果,并沒有確定的把握,他只是憑著一種敏銳的直覺來做出判斷,多多少少有點“蒙”的味道。然而誰也沒想到,這次率性而為的行動,卻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奇妙效果。 徐銳帶著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向胡家窩棚挺進途中,在黑山四間房一帶與一伙敵人不期而遇。好在這伙敵人剛剛在黑山吃了虧,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很快就敗下陣去。 ![]() 被脅迫著給這伙敵人帶路的三個老百姓,向徐銳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情報:他們經過胡家窩棚時,發現那里有很多國民黨的軍官,還停著不少小汽車、布著好多電話線。 徐銳據此斷定:那地方一定是敵人的指揮部,而且級別肯定低不了! 按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一個營的兵力去打敵人的指揮部是遠遠不夠的,但是韓先楚帶出來的部隊都有一股子虎氣,沒有不敢打的仗,徐銳明知胡家窩棚可能有敵人的重兵護衛,仍然毫不猶豫地帶領部隊殺了過去。 當他們趕到胡家窩棚之后,發現那里果然大有名堂。徐銳在韓先楚手下當干部,深得“旋風部隊”的作戰精髓,把有限的兵力做了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隨即向敵人發起了雷霆一擊! ![]() 這次突襲不得了,炸出了一窩“大魚”——隱匿在胡家窩棚的敵人,包括新一軍指揮部、新三軍指揮部、新六軍指揮部,甚至還有統領整個遼西兵團的指揮中樞! 徐銳等人的迅猛出擊完全出乎敵人的意料之外,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解放軍來得這么快、打得這么巧,雖然他們兵力占據絕對優勢,卻一時搞不清楚來了多少解放軍,一下子就被徹底打亂了。 隨后,韓先楚派來的后續部隊又加入到圍攻敵人的戰斗,最終摧毀了敵人的四個指揮部,還生擒了兵團司令廖耀湘。 這真是一次經典的斬首行動,僅僅幾天之后,廖耀湘手下的十多萬人馬也在東北野戰軍的圍攻之下全軍覆沒,也從根本上扭轉了東北戰場的局勢。 ![]() 有意思的是,當被俘的廖耀湘見到韓先楚,問他何以得知自己的指揮中樞設在胡家窩棚時,生性豁達的韓先楚絲毫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直言不諱地告訴他,這是他憑直覺蒙對的。 廖耀湘無論如何不肯相信,一口咬定韓先楚搞到了什么情報。 韓先楚呵呵一笑:“假如我真的掌握了確切的情報,哪有可能只派一個營的兵力就去搞突襲呢!” 韓先楚憑直覺鎖定攻擊目標,卻炸出一窩“大魚”,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傳奇戰例,難怪有軍史研究者評價胡家窩棚之戰是“上帝之手獻上的神來之筆”。或許我們只能感嘆,擁有出類拔萃的敏銳嗅覺和超強判斷力,這或許就是韓先楚這位名將與生俱來的天賦,是教科書上學不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