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二十四,距離農歷的除夕新年還有五六天的時間,許多家庭都開始“忙年”,備年貨了。民間有句老俗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什么是“臘月”?其實臘月就是農歷年中的最后一個月份,也就是十二月。因為這個時候天寒地凍,地里沒有什么莊稼活了,人們習慣在這個期間進行狩獵活動,用捕獲來的獵物祭祀祖先和百神,以求來年驅災避禍,迎福納祥,這種祭奠方式在古代被稱為“獵祭”,由于“獵”字與“臘”字通假,所以又被稱為“臘祭”,而十二月份就因此被稱為了“臘月”,意思就是“祭祀祖先和百神的月份”。 “正月”也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份,雖說已經立春,但是依舊天寒地凍,實際上在正月的前半個月,依舊是古時候祭祀活動的高潮期。 “臘月尾,正月頭”,也就是說臘月的后十天,和正月的前十天。這段時間不但是祭祀活動的高峰期,更是農歷除夕,春節這一重大喜慶的節日,所以這段時間我國各地都有著很多的忌諱,許多平時能說的話,能做的事,這段時間都不允許做,主要就是怕怠慢了祖先,冒犯了神靈,影響來年的好運和福氣。 那么臘月尾有什么忌諱呢?其實春節期間,民間的忌諱還是比較多的,南北由于地理位置和風俗習慣的不同,忌諱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都是為了來年的光景更好一點。 現在看來各地的禁忌雖然各不相同,但是有兩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借錢”和“搬家”。 臘月尾,也就是說到了年底了,從古時候這段時間就是“清賬”和“還錢”的日子,清收欠款,回籠資金,準備來年蓄勢待發。如果這個時候再借錢給別人,將預示著錢財福氣流失,來年必定受窮,所以這個時候最大的忌諱就是借錢給別人,同時也奉勸那些準備張嘴借錢的人,此時也免開尊口,免得被人拒絕,丟了面子。 另外一個禁忌就是搬家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年終歲尾,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歡慶團圓的日子。如果這時搬家,就會讓人有一種動蕩不安,居無定所的不安全感。同時,這段時間又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很多逝去的親人都會在這段時間回到家里,享受子孫后代的香火和膜拜。一旦搬家,祖先們就會找不到家門,沒了祖先保佑的家庭,就像大海中沒了船帆的小船,就會危機重重,四面楚歌,隨時都有翻船的風險。 正月里民間的禁忌也是非常多的,除了臘月里的忌諱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月里不理發不剃頭”的禁忌。 古代人們就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發膚都是父母給的,不能隨隨便便的清理剪掉,這是一種不孝的行為。況且,正月里來家過年的家神家仙們,還都沒有回去,這個時候去理發,很容易讓祖先們怪罪,一旦祖先發了怒,不再護佑這個家,家就要衰敗凄涼了。 當然這些禁忌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一種風俗,沒有什么科學道理,甚至還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它也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的向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呢也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因為沒有誰愿意拿全家人的幸福和安康,去挑戰風俗禁忌的真假。朋友們,你們說呢?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