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夕死可矣。 有的人活得很明白,知道此生之目的,人生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懂得取舍,也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活明白,人生的意義在哪,自己是否真正的為了自己內心而活。多半的人都只是在時光的漩渦中混沌一生。 很多人年歲漸長,常常聽到他們嘆息:如果人生重來一次,我就知道去做什么選擇了……。可能是以前做了遺憾之事。其實人生莫要后悔,無論什么樣的色彩,都是自己當初認為最正確的選擇。 人生只有一程,是單程,沒有回頭路 。沒有重來之可能,唯一不遺憾的是現在去做自己當初最想做的事情。 面對錯過的風景,珍藏于心,默默前行,因為陽光只會照進綠色的心靈。若是后悔懊惱,時光又是一個流逝,遺憾又多一程。人生不可能無盡,每人的長度都是有限的,一如自己的生命。 一代畫師潘玉良。因愛而覺醒,活成了自己的夢想模樣。也有人一輩子遺憾,郁郁終生,白居易寫給初戀的詩,包含了多少的無奈和遺憾。“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兩句直白如話,卻感人心懷,讓人落淚...... 人生確有無奈,何為無奈。字面意思是,沒有辦法無計可施。其實是往往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實現某種意圖。造成某種結果和某種事件的條件。既然是條件條件是人創造出來的,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而條件是可以改善的,所以說人生的無奈,是自己造就出來的。唯有改寫,方成完美無憾。 嘆人生之早晚,多半和心境行為有關,積極者、勤奮者只會默默努力,奮起直追,重新改寫人生,收獲的也多是絢爛之景。懶惰者多半是在哀怨中走完下半程,人生草草收場時,依然是嘆息一聲。 嘆人生之早晚,多半和心境行為有關,積極者、勤奮者只會默默努力,奮起直追,重新改寫人生,收獲的也多是絢爛之景。懶惰者多半是在哀怨中走完下半程,人生草草收場時,依然是嘆息一聲。 人生何時開始都不晚,意識到錯誤遺憾的那一刻,就是開始的最好時機,從那一刻開始,所付出汗水和努力,終將開出幸福之花。 努力過、付出過,或許美滿收官,也許會沒有結果,但是無論結局怎樣,都不會再心生感嘆,無奈良多,因為爭取過,最美的也許就是認為人生永遠不晚的追求過程......。 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尚被拜為國師;吳承恩72歲開始寫《西游記》,黃忠64歲跟劉備;梵高自殺前作品才開始流行;齊白石57歲畫壇盛名方鵲起;褚時健74歲開始二次創業。 人生無早晚,但永遠屬于勤奮而有準備的人,生命之光繩垂下的那一刻,他永遠有能力一躍而起,讓太陽的光輝鋪滿全身。閃耀整個生命旅程,無怨無悔,就像一顆星星一樣,在天空重新亮起,照亮夜行人。 “ 活到老,學到老” ,梭倫的語言受用終生----年少時為了夢想而學;中年時為了充實而學習;老年時為了一份通透的人生價值而不斷前行。 人生最可怕的是至死都沒有搞明白,生之目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無憾很好,若是有所憾事,人生未晚,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可以改寫不一樣的旅程。 愿人生無恙,美好相伴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