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診斷學》、《中醫病因病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談談,中醫對腦鳴的治療經驗。 怎么談呢?還得講故事。不講故事,只講道理,就干澀無味了。 話說有這么一個女子,當時43歲,是一個干部。 大概在兩年前的一天,她忽然就感覺到,腦子里有“喳喳”一樣的聲響。同時,耳朵里也有“嗡嗡”聲。 一開始,她還沒察覺,這“喳喳”聲源于自己的腦子。后來,她發現,自己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處,這個聲音都會不時響起,這才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不過,在當時,這個聲音還不算大,不影響工作,不耽誤休息,所以壓根沒注意。 后來,這類聲響就逐漸加大了,而且一旦響起來,就不容易停。白天狀態稍好,夜里就嚴重,讓她難以入睡。 到這時候,問題已經持續兩年了。她這才就醫。 到醫院五官科檢查,沒發現任何異常。到神經科做腦血流圖,發現也沒啥大問題,不過是腦血管緊張度輕微地有所增加。醫院給開點藥,回去吃,毫無效果。 最終,患者被折磨得有了厭世情緒,說總這么響,情愿一死。死了,就徹底安靜了。 后來,在別人的幫助下,她求治郭子光前輩。 郭子光,您可以翻閱查找他的學術生平,非常了不起,是我國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獲得者,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也是中醫康復學科的開拓者。 當時,郭師看這個患者,也沒什么特別之處。只不過,脈略弦緩,舌質偏紅,舌苔白潤。面色潤澤,但有些微微發紅,整個人神情似乎比較急躁和苦悶。這也難怪,被腦鳴耳鳴折磨了兩年,心情不好可想而知。 其他的,飲食、月經、血壓,均比較正常。 了解到這些以后,郭師沉吟片刻,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磁石30克,石決明30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琥珀20克(以上均先煎),郁金15克,法半夏15克,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5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開3劑,每日一劑,分3次服用,其中睡前要服用一次。 結果怎么樣?患者二診的時候,喜笑顏開,說喝了藥當天晚上,這個腦袋里就不響了,耳鳴聲明顯減弱?;颊咚艘粋€難得的好覺。只不過,這個藥的味道,實在太難喝。入口以后,令人作嘔。 這時候,原方去掉石菖蒲,遠志減為6克,再投3劑。 最后,郭師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善后。 最終,患者家屬來告,患者腦鳴和耳鳴完全消失,生活恢復正常,未曾復發。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于郭子光前輩的臨床經驗專著中,在業界頗有影響。 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里的原委。 其實,這個患者的辨證,也不算特別難。就看我們能不能和郭師一樣,抓住細節主癥,于細微處見真知。 你看,這個患者,雖然月經、飲食等一切正常,但是脈象偏弦,舌偏紅,面色微紅,性情急躁苦悶。這些,就提示我們,要考慮肝風的問題。肝氣失和,所以脈弦。肝陽上亢,則面紅。熱迫血行,則舌紅。肝主情志。肝氣失和,所以患者情緒急躁苦悶。 也就是說,這個患者,很可能存在肝陽化風的問題。 中醫講,風邪,上先受之。越是高處,風越大。同樣,人體越是高處,越容易受風邪襲擾。內風、外風,皆是如此。肝陽化風,顯然是內風,但是它刮起來以后啊,也往上走。于是,肝陽不斂所產生的陽熱之性,以及肝風,一起壅阻于腦,使得元神之府失去了清凈之性,這就產生了腦鳴、耳鳴。 當然,這里還有另一層因素,就是患者舌苔白潤,考慮是有痰濕。肝風夾痰上擾,這也是常見的現象。 你看,這些辨證的細節,都很細小。你不去仔細觀察和推理,很難發現其中的緣由。因為這個患者,癥狀不突出。你說肝陽化風了,人家血壓正常啊,腦袋不暈啊,頭也不脹啊,也沒覺得頭重腳輕,什么都好好的,所以就特別不容易看出來。對這樣的情況,為醫者,不細心觀察,不大膽推測,你就沒法給人治。 面對這個情況,郭子光前輩用的什么辦法呢?你來看當時開的配伍—— 磁石30克,石決明30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琥珀20克(以上均先煎),郁金15克,法半夏15克,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5克。 很顯然,這是平肝潛陽、鎮靜安神之品,配上化濕開竅之品了。 其中,磁石、石決明、龍骨、牡蠣,都有平肝潛陽、斂鎮肝風之效。琥珀,可以鎮靜安神。 郁金,用于疏肝解郁、清心安神。 法半夏、石菖蒲、遠志,化痰開竅而安神。 五味子,可以養心安神,其收斂之性還有助于息肝風。 你看,這個思路,特別簡單,就是針對患者肝陽上亢,兼夾痰濕的問題而設。有什么問題,用什么藥,干脆直接。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能有什么體悟呢? 其實,對于這個腦鳴、耳鳴,有很多朋友覺得撓頭,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路徑:身上沒別的毛病,就是腦袋里響,你說這愁人不愁人? 但我想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問題既然出現了,一定意味著問題的存在。既然有問題,那一定會有其他的體現。這就看我們能否抓住細節,能否對相關的中醫理論,做到熟知。 比如說,像這個腦袋,中醫講是元神之府,是清凈之地。它響了,說明一定有邪氣干擾它。什么邪氣呢?無外虛實兩端。要么是氣血虧少、髓海失充,要么是肝陽化風,痰熱內擾,要么是淤血阻滯,氣血不通。其中,肝陽化風,又是比較多見的。因為你發病的地方,在上頭。風邪,是最容易上擾的。我們結合這些理論知識,再細微觀察患者的舌脈、全身特點,可能就不難發現問題之所在。一切,都需要長期地磨練和積累啊。 這方面,郭師的醫案和用方,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專業讀者朋友,應細細品味。普通讀者朋友,我們收藏好,日后有機會,可以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適當加減借鑒。這里的要領,是平肝潛陽。不存在肝陽上亢的問題,就不能這么用。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么多。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