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原名禮山縣,以縣境禮山為名。1952年改名大悟縣,以境內大悟山得名。清末至1932年(民國21年),大悟境域分屬河南省羅山,由湖北省孝感、黃陂、黃安(今紅安)兩省四縣所轄。其間,1930年至1932年,中國共產黨在境內先后建立了羅山、陂孝北、河口三個縣蘇維埃。1932年,國民政府軍隊對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進行第四次“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主力撤離,西進川陜。國民政府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以豫鄂邊界“形勢重要,距城遠,控制不便”,“政令不及”,根據(jù)“新收復區(qū)設縣綱要”,乃撥河南省羅山,湖北省黃陂、黃安、孝感四縣邊陲地帶,于1933年1月1日先行建置禮山縣。其后,于次年4—5月,由內政部、行政院、國民政府補辦了呈批手續(xù)及鑄發(fā)正式縣印。始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1936年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1939年第二行政督察區(qū)撤銷,屬鄂東行署,1945年又改為第二行政督察區(qū)。1942年初至1945年9月,中共鄂豫邊區(qū)黨委、鄂豫邊區(qū)行政公署和新四軍第五師司政機關進駐大悟山地區(qū),境內先后建立安禮縣、羅禮應縣、禮南縣三個抗日民主政府。1946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qū)司令部、中原解放區(qū)行政公署進駐宣化店,至6月26日中原突圍,境內又先后建立禮山自治縣民主政府、禮山縣民主政府、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隸屬湖北省孝感專員公署(簡稱孝感專署)。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qū)人民在歷次革命戰(zhàn)爭中的英雄業(yè)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準,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1959年3月,孝感專署撤銷,本縣劃歸武漢市所轄。1961年5月,恢復孝感孝署,本縣復歸孝感專署所轄。1978年10月屬孝感地區(qū),1993年6月屬孝感市。大悟有6大景區(qū):即“三區(qū)”(鄂豫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景區(qū)、新四軍五師司令部舊址景區(qū)、宣化店談判舊址景區(qū))、“二潭”(宣化店九女潭峽谷生態(tài)旅游、三里響水潭生態(tài)旅游)、“一湖”(芳畈龍?zhí)逗?/span>度假村)。還有黎元洪故里、大新青峰寺、陽平九龍禪寺等人文自然景觀資源。龍?zhí)逗浇新糜钨e館、度假村、休閑農家樂,日接待能力3000人。龍?zhí)逗7碱昌執(zhí)逗燃俅?,現(xiàn)已開發(fā)出龍爪灣、玉皇島、光明島、葫蘆島、桃花島等6個島嶼。建有18棟別墅,可一次性接納140人入住。龍?zhí)逗烊霍~湯,是“國際無公害”名牌水產品。五岳山。五岳山主峰,海撥865米,為大悟縣群山之最。五岳山古木參天,野豬、野羊、野雞、野兔隨處可見。五岳山山頂,往日宏大的廟宇群落,幾經毀敗。五岳山南端,有三爪山奇貌,扣人心弦。從東西兩側看,如三個張開的手爪。山巔奇石奇峰與青山綠水共舞,兩處老廟,兩樽石獅。五岳山下有奇寶,密崖、編鐘、靈芝草。花盛時節(jié),五岳山千尺蜜蜂崖有“空中滴蜜的奇觀”,瀧潭溝懸崖陡壁九華里,奇藤怪石掛滿石壁。龍?zhí)稖铣鐾恋奈髦芡砥?件編鐘,是中國出土最早的國家一級編鐘文物。![]() |
|
來自: 讓快樂伴你一生 > 《散文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