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是一門久遠的行當,在手繪的時代,建筑師勉強算是一個藝術家,不僅對材料,工藝,結構等知識有良好的掌握。對手頭的功夫也是剖有研究的,道理極其簡單。在非電腦時代,手繪成為表現設計的唯一手段。在建筑前輩們的努力下,設計手繪與建筑畫,慢慢地有了一些不同的神采,有些也可以登堂入室,算作不錯的畫作。 ![]() ![]() ![]() ![]() ![]() ![]() ![]() ![]() ![]() ![]() ![]() ![]() ![]() ![]() 在俄羅斯列賓美院求學的7年,有幸接受了傳統的建筑學教育。在建筑設計,材料,結構,高數,物理,聲學等基礎學科的基礎上,十分注重建筑師的手頭功夫與形式美感的學習。基礎的素描從頭像畫到雙人體,課時不下于上千課時。建筑師學習畫家,雕塑師,版畫家的課程,并成為三大主課之一。回國在設計院上班,時常畫些草圖與設計案例,能與大家交流,很是榮幸。今天所來的畫家朋友頗多,我所能分享的不多,算是一個建筑師的手繪感言吧。 ![]() ![]() ![]() ![]() ![]() ![]() ![]() ![]() ![]() ![]() ![]() ![]() ![]() ![]() ![]() ![]() ![]() ![]() ![]() 鋼筆畫,在西方繪畫中常與版畫劃分為同一畫種,都屬于線條藝術。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中,也是常見的基礎練習。不但可以鍛煉形體能力,更有助于對建筑細節的了解,從平立剖多個層面上解讀建筑。這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是基礎課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 ![]() ![]() ![]() ![]() ![]() ![]() ![]() ![]() ![]() ![]() ![]() ![]() ![]() ![]() ![]() 當然,草圖,筆記,攝影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簡單說來就是解讀前輩設計,從三維空間逆推設計本源的過程。 ![]() ![]() ![]() ![]() ![]() ![]() ![]() ![]() ![]() 鄭昌輝,建筑師、景觀規劃師、手繪藝術家,北大博士研究生、俄羅斯列賓美院建筑碩士。 曾任職于北京CCDI設計院多年,主持多項大型項目設計。現主攻鄉建設計、文旅規劃等項目。任教于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授設計與表達、設計實踐、城市肌理與圖形演變史等課程。出版《圖解思考與設計表現》、《新概念建筑鋼筆畫》等書籍。 展覽/獲獎: 2010年獲“廬山國際水彩節”水彩畫3等獎 2010年獲亞太設計大賽“筑巢獎”鑠 2014年7月繪畫作品參加北京798藝術區“線拾迷城”硬筆畫家聯展。 2015年1月繪畫作品參加“福建省內外藝術家遨請展” 2017年6月建筑與規劃設計作品參展意大利佛羅倫薩設計周。 2017年12月參展“匠心群毓--首屆全國 馬克筆藝術雙年(邀請)展” 2018年2月入選第四屆中裝協中國設計年度人物大會“ 年度青年設計專家”。 2018年繪畫作品入選中國美協首屆插圖藝術展。 感謝大家的閱讀和一直以來的陪伴,喜歡的可以分享給身邊的好友,一起學習進步。 —the end— |
|
來自: Tomxiao1961 > 《素描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