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古人沒有冰箱,門店里也沒有空調,做出來的鹵菜為什么能放很久都不壞呢? 答案是先鹵后熏,用熏來延長保質期,熏這個技法還是很有歷史的,自從我們的祖先征服了火之后,人類就學會了用植物燃燒生成的煙來保存食品 煙熏能防腐,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 很多植物在曬干以后本身就是可以放多年不壞的,比如說干草、松針,而煙熏就是把植物里面這種容易揮發的、有抗菌作用的天然物質通過煙覆蓋到了食品的表面,從而起到防蟲、防臭和防腐的作用。 熏過的鹵菜,不但可以有效地起到抗氧化、殺菌和防腐的作用,還能使色澤更加艷麗,呈現出一種金紅的誘人食欲的光亮色,同時由于煙里面會含有一定的酚類物質,能夠賦予鹵菜一種獨特的芳香氣味,能顯著改善成品的口味,還能去除異味,生成類似熏烤的特殊風味。 最關鍵的是做到這一切啊,是完全不加任何添加劑的,這就有點厲害了是吧。 如果你不但會鹵,還會熏,這就能使你的鹵菜技術迅速地提高一個段位,立馬和競爭對手拉開顯著的差距 鐵棒越磨越細 手藝越做越精 小吃雖小,技術不小 大家好,我是做了11年鹵菜的英雄哥 鹵菜界常用來作為煙熏材料的有樟木,比如四川的樟茶鴨,有柏木,河北地區的鹵菜店用的比較多,有茶葉,茶熏鹵菜的口感會更為清爽,有稻谷,這個湖南地區熏臘肉的時候用的比較多。 但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還是糖熏,糖熏是上色效果最好的一種熏法,一是能上色,二是能使食材帶上焦糖的熏香味,糖熏具體也分白糖、綿白糖、冰糖和紅糖,綜合來講綿白糖的效果最好:山東師傅常用綿白糖來熏雞,東北的鹵菜人常用綿白糖來熏肥腸。 我的經驗是糖米混合熏,上色增味的同時,再用大米來進一步提香,還能中和糖熏的色度,讓成品的色澤顯得更潤,更為光亮,不管是肉的、素的、海鮮類的,都可以熏著吃,萬物皆可熏 先鹵后熏,鹵制的時候不上色,主要靠煙熏出來的顏色上色,這樣色澤會更為自然,還不容易變色。 這是今天用到的食材 先來卷百葉,三張一卷,要用到五香鹽,五香鹽就是在鹽里頭加五香粉炒香 將五香鹽灑一些在百葉上,不要撒太多,太多味道會過于濃烈,卷的時候也不要卷太緊,太緊不容易入味 把鵝蛋煮到七成熟,水開之后煮七分鐘左右,蛋白定型了就可以了,不要煮太熟,因為后面還需要有一個鹵制的過程,將鵝蛋的殼剝掉備用 豬蹄冷水下鍋,水開后迅速打凈浮沫,雞、鳳爪、羊腿、羊排其他食材也同樣下鍋焯水,打干凈血沫之后,再撈起來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 這個就是我們這款白鹵水用到的的鹵料,你看這里面有陳皮、山奈、八角、冰糖、小茴香、香葉,具體的配方我打在公屏了,香料要打碎了之后再用會更容易出香,你可以一次性打上兩斤左右的量,然后根據當天食材的量再按需使用,1斤食材用3克鹵料 這邊的食材重量大約在50斤左右,按比例放150克鹵料就可以了 做鹵菜,有一鍋老湯才會越鹵越香,老湯其實也并沒有什么神秘的,鹵的次數多了,就成了老湯,老湯的的醇厚度和脂香味會比新鹵水更濃,大家看,這鍋湯就是老湯了,在老湯里面放入料包,放入200克鹽調味,再放入雞精150克,白糖100克,白酒50克,生姜片80克 先放入羊排、羊腿、豬蹄這些大塊的肉,鵝蛋也要早一點放,家里沒有鵝蛋的,雞蛋、鴨蛋、鵪鶉蛋什么蛋都可以鹵,和肉類食材一起鹵,能充分吸收肉香味,口感會比單獨鹵更香,小火鹵制半小時之后,再放入焯好水的雞,口條、豬耳朵,繼續鹵制20分鐘之后,再放入雞爪、雞脖這些小貨,出鍋前15分鐘再放入百葉卷,時間到了之后關火,再燜半小時,然后一起出鍋 出鍋之后,立刻將鹵貨平鋪在蒸籠上,不要等到放涼了,要趁熱熏,熱熏更容易上色,將大米和綿白糖用手抓勻,比例是一斤糖半斤米,等鍋燒熱之后,將拌好的料撒在鍋內,將蒸籠放在鐵鍋上,開中火熏制,溫度要緩慢上升,不能太急,不然容易上色不均勻,慢慢熏,還能使成品不失水,鹵制的風味也不會丟失,重量損失得也少 你看先是冒白煙,熏10分鐘之后等到煙微微泛黃的時候,打開蒸籠,這個時候就完全上色了,端離火口,出鍋,倒進托盤 滿滿一大盆,色澤金黃微微帶點紅,很是誘人 常有小伙伴問我,為什么熏出來的鹵菜顏色是黑色的? 這個是你的熏料放得太多,而且熏的時間過長,如果鍋里面溫度過高會使鹵菜的水分大量蒸發表皮會變得干硬,色澤會一下子變得過深,甚至會有燒焦烤糊的情況,產生了焦糊味,成品的顏色就會變黑,口味也會變得不好,更為重要的是,你還在無意之中產生了致癌物質。 要想把熏鹵做得好,熏之前的鹵制一定要到位,鹵到入味,吃在嘴里,肉的質感才會更好,比較軟嫩還不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