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了一個愛人,我是如此的愛他......” 1929年,楊開慧在自傳散文中這樣描寫她與革命領袖毛主席的愛情,而這段戀愛同樣讓毛主席難以忘懷。 他對美國記者埃德加這么說道:“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的時候,我遇到了、并且愛上了我的教員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 他們既是戀人又是革命戰友,毛主席受到湖南軍閥的威脅,輾轉武漢、上海等地時,還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賀新郎·增楊開慧》 對毛主席來說,楊開慧是他“重比翼,和云翥”的革命伴侶,而對楊開慧來說,毛主席也是她“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的想念。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帶著“我死不足惜,惟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的堅定信念從容就義,她去世之后,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個孩子就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毛岸龍因感染痢疾,不久后就早夭了;毛岸青也在反動派的迫害下留下了終身難以愈合的傷害;而長子毛岸英也在1950年犧牲在了朝鮮戰場上。 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歸來后,毛主席曾多次問過兒子:“你的媽媽留下了什么話沒有?”毛岸英回答:“媽媽讓我告訴你,她沒有背叛革命,她永遠愛爸爸。” 毛主席聞言潸然淚下,兩人的分別實在是太倉促了,毛主席終其一生也無法忘懷。 直到50多年后,人們才在板倉老宅,楊開慧的舊居里發現了烈士留下的手稿,句句催人淚下,可這時,偉大的毛主席已經病逝六年了。 始于愛情,忠于革命1901年,楊開慧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她的父親是著名學者楊昌濟,那個年代的文人大都在痛苦迷茫中掙扎,楊昌濟也不例外。 他早年間曾參加過科舉考試,遺憾落榜后,在湖南參加了譚嗣同組織的“維新改良運動”,但是很遺憾,軟弱腐朽的清政府只憑文人的幾句口號是無法改變的。 楊昌濟被逼無奈只能暫時蜷縮在鄉下開設私塾勉強度日,時局的動蕩和國家的衰敗,讓楊昌濟十分心痛。 為了尋找救國民之路,楊昌濟開始將目光放在了一水之隔的日本,1903年,楊開慧三歲時,楊昌濟和當時絕大多數的青年才子一樣,選擇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 在日本,楊昌濟主修的是教育學。教育是國之根基,楊昌濟在日本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成為毛澤東早期思想的重要來源。 作為著名學者楊昌濟的獨女,楊開慧的觀念和視野也非常超前和開闊,楊昌濟鼓勵女兒追尋時代潮流,為挽救民族危亡作貢獻。 楊開慧也跟隨父親的腳步,勇做時代的弄潮兒,七歲時楊開慧就成為了板倉沖鄉下第一個上學的女孩,19歲時楊開慧開還成功進入了男校讀書,開辟了長沙男女同校的效力。 作為時代女青年,楊開慧的思想十分超前,她剪去了繁瑣的長發,換上了干凈利落的短發,還曾表示,要瀟灑地追尋人生,絕不將一生荒廢在愛情里。 只是,楊開慧立下誓言后不久就遇見了一生摯愛——毛澤東。 1918年6月,楊昌濟來到北京大學擔任倫理學教授,17歲的楊開慧也跟隨父親一起住進了北京老胡同里。 趕到北京時,楊開慧還有些許不適應,封建殘留思想和三民主義的交匯讓這座古都充斥著別樣的韻味,讓楊開慧感到非常新奇。 此時,毛主席也追隨恩師的腳步,從湖南一師來到北京求學,經楊昌濟介紹,毛主席順利地在北京大學的圖書館里謀了一個職位。 毛主席是楊昌濟的得意弟子,經常和楊昌濟探討先進思想,談到興起時,楊昌濟還會將毛主席留下吃頓家常便飯。 于是自然而然地,毛主席就認識了自己心中的“驕楊”,楊開慧。 毛主席比楊開慧大八歲,就像楊開慧的哥哥一樣,他經常鼓勵楊開慧參加各種青年學生領導的革命活動,楊開慧也在這些實踐中,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 真理是在后人不斷推翻前人的思想中總結出來的,轉換到革命道路上同樣如此,毛主席追隨導師楊昌濟的步伐,總結出了要拯救中國就必須依靠廣大勞苦大眾自己來爭取的道理。 但是救國的基礎是鍛煉好自己的身體,青年時代的毛主席深諳此理,他堅持洗冷水浴,經常和朋友一起到橘子洲、岳麓山等地爬山以鍛煉自己的體質。 楊開慧也學他,寒冬臘月里仍堅持洗冷水澡,并且常常和他同行前去爬山、徒步。 在毛主席的影響下,楊開慧接觸到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她和毛主席一樣,在新文化運動的思潮下熱血沸騰。 楊開慧經常將自己寫的富有革命精神的文章拿去向毛主席請教,毛主席也總是笑著與她探討共產主義思想。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讓無數青年學生為之憤怒,在五月四日這天,以青年學生為代表,古都北京召開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楊開慧也被五四運動的精神所感動,她與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一起,摒棄了繁文縟節,抨擊弊政,勇敢地與封建勢力作斗爭。 同年七月份,楊開慧接連閱讀了毛澤東主辦的《湘江評論》雜志,她被毛主席那指點江山的革命氣概所震撼到了。 毛澤東率領驅動運動代表團來到北京時,也和楊開慧有過多次接觸,兩人的革命友情日漸深厚。 1920年1月17日,楊昌濟在北京病逝,楊開慧和母親、哥哥一起又回到了長沙老家,因為她剪了短頭發,楊開慧只能在父親生前好友的幫助下來到美帝國主義舉辦的福湘中學讀書。 福湘中學受美國傳教士凌支尼的影響,每天早晚必須背誦《圣經、《四書》等含有基督教思想的書籍,這對接受了先進思想的楊開慧來說,就和囚籠一般。 她決定和毛主席一樣,號召同學們覺醒起來,走上反地方反封建的革命道路,這對帝國主義來說當然是不允許的,他們多次恐嚇威脅楊開慧,逼她放棄。 但是回答他們的永遠是楊開慧那堅定而又響亮的一句:“我有我的自由!”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毛主席和楊開慧是朋友也是革命戰友。 1920年上半年,毛主席發動和領導了“驅張運動”,楊開慧緊跟其后,也率領福湘中學的學生加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 她向毛主席反映了學校的情況,毛主席也與她一起分析了封建壓迫事件背后的實質,并和她講解了“革命運動要和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革命道理。 楊開慧也跟隨主席的思想,積極發動同學們,走入了農村和工廠,號召中國的勞苦大眾們覺醒,行動起來,反抗封建勢力的壓迫。 學校領導們為了阻止學生們參加活動,還用一種特制的牛尾鎖將學校大門鎖了起來,并發出警告:參與者,即刻開除學籍。 但是楊開慧和同學們絲毫不懼,他們沖出了校門,在楊開慧的率領下參與了轟轟烈烈的覺醒運動。 事后,楊開慧還在毛主席的支持下,與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開展宣傳運動。 ![]() 這時,毛主席和楊開慧已經處于熱戀之中了毛主席經常和楊開慧交流先進思想,還親自寫了一首《虞美人》送給了楊開慧。 楊開慧收到詞后,羞紅了臉,還偷偷和自己的好友李淑一分享毛主席送給她的浪漫。 1920年7月,毛主席回到了長沙,他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活動中,但是要革命的第一步,宣傳工作卻讓毛主席犯了難。 當時,他和何叔衡等人決定創辦一個文化書社,印刷發行馬列主義的書籍,這樣就能爭取更多的人民群眾加入革命的隊伍中來。 但是創辦書社需要資本,幾個人東拼西湊,連多年來省吃儉用的稿費都拿出來了,卻還是沒有湊齊。 ![]() 楊開慧知道后,就動員自己的母親,將父親留下的“奠儀”錢捐贈給了毛澤東辦書社,這筆錢是楊家最后的積蓄。 1920年冬天,毛主席和楊開慧兩個年輕人結成了革命伴侶,他們沒有買任何彩禮和嫁妝,只用了六塊銀元請親朋好友吃飯。 飯后,楊開慧夾著一包書,徒步來到了毛澤東的宿舍,沒有花轎、也沒有嫁妝,這對封建舊禮來說是個有力的宣戰。兩人的革命情誼和享受終身的愛情讓人為之震撼。 1922年,楊開慧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是毛主席的兩人也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竭盡所能地幫助毛主席處理各種事務。 ![]() 毛主席還樂呵呵地說道:“我這個秘書,是全能人才,抄寫材料、文件又快又好。” 當時,中國共產黨剛剛創建不久,毛主席每天要忙到很晚,楊開慧為了照顧他,下午做菜的時候總是會多做一點放在鍋里暖著,等到半夜的時候再熱熱讓毛主席吃。 冬天的時候,楊開慧總會燒一些開水,倒在湯婆子里,讓毛主席暖腳。 毛主席忙起來,經常會忘記吃飯、衣服也總是拿到什么穿什么,不懂得照顧自己。楊開慧每天起床后,總要摸一摸毛主席穿得單薄不單薄,給他披上一件厚棉襖。 因為工作需要,毛主席經常需要外出,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楊開慧就會翻開他的草稿本,將寫著“定稿”二字的文章工工整整地抄錄到另一個本子上。 ![]() 1923年,受湖南軍閥張恒惕的脅迫,毛主席不得不得輾轉到上海工作,與戀人分別,兩人都非常不舍,毛主席還在臨行前寫了一首《賀新郎》贈給楊開慧。 毛主席和楊開慧已經預知到了未來革命行動的艱難,但他們仍矢志不渝,向著心中的理想前進。 一代驕楊,風骨永存八七會議后,毛主席回到湖南領導秋收起義,楊開慧也回到了長沙老家照顧分別已久的母親, 臨行前,楊開慧還千叮嚀萬囑咐,讓丈夫一定要按時休息,注意身體。 可誰也沒想到,兩人這一別,竟是天人永隔。 ![]() 當時全國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國民黨反動派大肆羈押、殘殺共產黨人,作為中共核心領導人的妻子,楊開慧自然成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頭號目標。 1930年10月,軍閥何鍵命令部隊,到處搜查殺害共產黨人,楊開慧在返回探望兒子的過程中被敵人發現。 被捕前,楊開慧為了保護組織的秘密,還將機密文件和書信手稿焚燒在了一個貼著“囍”字的大壇子中,來不及燒的被她藏在了臥室的墻縫之中。 早在一年前,楊開慧就已經做好了為革命犧牲的準備,她把三個孩子托付給了三弟楊開朗,還在遺囑中寫道:“我好像已經看見了死神,但我并不懼怕,反而有些欣喜。” ![]() 楊開慧將革命事業看作自己畢生的追求,愿意為革命事業殫精竭力,愿意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她是偉大的革命者,也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敵人將楊開慧押到了長沙,在監獄里,楊開慧每天都要經受敵人的嚴刑拷打,有時是木棍、有時是皮鞭,楊開慧經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但楊開慧從未放棄過心中的革命信念,即使被打得昏了過去,楊開慧也堅決不說出黨的秘密,還安慰兒子毛岸英說:“爸爸一定會回來打壞人。” ![]() 敵人用皮鞭的辣椒水逼迫她與毛主席脫離夫妻關系,楊開慧斬釘截鐵地回答道:“除非海枯石爛,否則絕無可能。”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烈士被五花大綁,押赴了刑場英雄就義。 臨行刑前,楊開慧昂首挺胸,目光堅韌,她高聲呼喊道:“打倒蔣介石,打倒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萬歲!” ![]() 1962年11月,楊開慧的母親向振熙病逝,毛主席給楊開慧表哥楊開智寫信道:“母女合葬,我們兩家是一家,不分彼此。” 母女合葬,是毛主席對楊開慧最為深切的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