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有個干枝……不對,從前有個干支,其實也就是樹干和枝葉的意思啦,古人把天和干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天干地支就是這么來的,簡稱干支。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也許是沒事,就把天干和地支配著玩,比如甲子、乙丑、丙寅.....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干支紀年每年以立春進入下一年。所以嚴格來說,癸(guǐ)卯年是從2023年2月4日立春那一天開始的,不過呢,民間算法從1月22日正月初一開始就進入農歷兔年了。 卯,就是兔。 兔年走起。按慣例,從漢朝開始。 公元103年
曹操九歲。他的謀士荀彧(yù)剛剛出生。 公元223年 這是曹丕奪了漢室江山、建立曹魏政權的第四年。他的弟弟曹植三十二歲,被封在雍丘。五月,曹植和兄曹彰、弟曹彪一起到京師洛陽參加“會節氣”的活動,期間白馬王曹彰突然暴死。據《世說新語》記載,曹彰是被曹丕毒害的。之后諸侯王返回各自的封地時,朝廷又派使者沿途監視諸王歸藩,還規定諸侯王在路上要分開走。曹植百感交集,怒火中燒,于七月寫下《贈白馬王彪》七首。 其一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
令人驚奇的是,似乎是為了證明“歷史總是在重復”這句話,后來曹丕從東漢手里巧取的江山,被司馬家巧取了去,甚至兄弟相殘的命運也在司馬家重演了。 公元283年
公元343年 前秦符登生,東晉謝玄生。 公元403年 北方亂成一團,南方也不安定。手握重兵的東晉權臣桓玄逼晉安帝禪位給自己,自稱為楚帝。曾做過桓玄幕僚的陶淵明這年三十九歲,遠離桓玄的一切,在老家居喪種田。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陶淵明是個聰明人。 公元463年 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便有人星夜赴考場。與動不動就回家種田的陶淵明不一樣,鮑照始終想要出人頭地,在官場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無奈,五十歲仍碌碌無為,是年在荊州,鮑照寫下《與伍侍郎別》: 民生如野鹿。知愛不知命。飲龁(hé)且攢聚。翹陸歘(xū)驚迸。傷我慕類心。感爾食蘋性。漫漫鄢(yān)郢途。渺渺淮海徑。子無金石質。吾有犬馬病。憂樂安可言。離會孰能定。欽哉慎所宜。砥德乃為盛。貧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這幾年,鮑照的日子一直不太順利,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再過三年,他便要死于亂軍之中。又過十三年,劉宋被南梁取代。 公元523年 這年是南梁的“普通四年”,正如其年號,此年對普通人來說十分普通,但對僧侶來說可能就不太普通…… 唐朝,立國二十五年了。 這一年對李世民來說是多事之秋。正月劉蘭成謀反,三月齊王謀反,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廢……這還沒完,六月“天狗吃月亮”,七月京城傳出謠言,說皇帝要派遣一種叫棖棖(chéng)的怪獸掏人心肝來祭祀天狗,還說這種怪獸穿著狗皮,長著鐵爪,在大街上把人的心肝掏去就跑,李世民不得不立刻派人澄清謠言,一個月之后謠言才消散。 李世民嘆息道:從此,能照見我錯處的鏡子沒了。 不但鏡子沒了,戳向大唐心臟的刀子就快要來了。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三年后,杜甫死于湘江舟中,而李白和王維,早就離世。 盛唐詩人們的光輝漸漸消逝于海天盡頭。 六十年后,會是誰引領風騷? 白居易五十二歲,在杭州任刺史,屢游西湖及靈隱寺、恩德寺等名勝。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十月,前往江南赴任的元稹路過杭州與白居易相會,三宿而別。別后重逢,又將離別,四十五歲的元稹寫道: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韓愈五十六歲,在京師,寫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這年劉禹錫五十四歲,薛濤五十五歲。一代詩人,都已漸向老境。但新的力量卻已在崛起——李商隱,這年十一歲。 同年,牛僧孺入相,李德裕任浙西節度使,遠離京師約七年之久。 這是引爆戰亂的一年。從正月開始幾乎就沒安生過,先是李克用與黃巢在關中大戰,之后唐軍與黃巢又在汴州、蔡州、陳州、鹿邑等地大戰。四月,李克用收復長安,黃巢力戰不勝,干脆丟下一把火放棄長安, 公元943年 大唐雖亡,但在南方有一個小國家,以“唐”的名義想要重續昔日光輝。這便是“十國”里的南唐。 南唐最終亡于宋。 柳三變二十歲,懷著滿腔抱負,到了林逋出生的錢塘,求見潘閬曾經的好友,太守孫何。他自己制曲填了一首《望海潮》,求杭州城最有名的歌妓楚楚在孫府宴席上唱曲子:“孫相公若問起這曲子是誰寫的,你便說是柳七?!?/span>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曲子傾倒全城和孫何,也傾覆了柳三變的抱負。被軟紅香玉包圍的少年,早已忘記了自己原本是要去考功名的……后來三十年考編屢屢失意的柳三變,直到五十一歲時,方才改名柳永,考進了編制——那次考試是二十五歲年輕的宋仁宗因親自掌政而特開的恩科。 是年宋仁宗結束了他仁厚的一生,崩于福寧殿,英宗繼位,曹太后垂簾聽政,高滔滔被立為皇后。 黃庭堅十九歲,入京師參加科舉考試,結識二十六歲的晏幾道。 蘇軾二十八歲,在鳳翔始與使氣任性的陳慥相識。 王安石四十三歲,歸家守母喪。 四十七歲的周敦頤應邀參加一次聚會,一氣呵成一篇119字的散文: ——周敦頤《愛蓮說》 而其中被現實反復毒打得最厲害的,當屬蘇軾。 ![]() ![]() 趙令畤在喬仲?!逗蟪啾谫x圖》后的題跋 直到徽宗第九子趙構在臨安重建朝廷,事情突然起了180度的變化,蘇軾和他的學說,被奉上神壇,被狂熱追捧。描繪蘇軾兩游赤壁的書畫,也隨之大熱。 那已經是南宋年間了。 四海一家天歷數,兩河百郡宋山川。 諸公尚守和親策,志士虛捐少壯年。 京洛雪消春又動,永昌陵上草芊芊。 ——陸游《感憤》
——劉過《沁園春 夢孚若》 那里,除了寶釵樓和銅雀臺,還有宋的遺民。 但,一百十六年后,宋的遺民還會想念宋嗎? 元好問這年五十四歲,應元中書令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鑄之邀前往燕京寫碑文,離開燕京后他寫了《出都二首》,這是其中一首: 漢宮曾動伯鸞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趙孟頫五十歲,畫成《重江疊嶂圖》。
這位被忽必烈視為“神仙中人”的趙宋王孫,因為入元為仕,背負了一生的罵名。 也在這一年,盧摯在揚州與樂府名伶珠簾秀初相見。 大德八年便成為“玉堂人物”的盧摯,與珠簾秀注定不會有結果。雖然他們的情感是如此的火辣,一個是“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珠簾秀),一個是“舍不得系行舟別了卿卿”: 系行舟誰遣卿卿,愛林下風姿,云外歌聲。寶髻堆云,冰弦散雨,總是才情。恰綠樹南薰晚晴,險些兒羞殺啼鶯。容散郵亭,楚調將成,醉夢初醒。 約在此年,張可久亦在吳淞一帶結交盧摯,張可久曾寫過“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只是他似乎一生都不曾真正隱居,雖然隱居是那時候多數江南文人的命運。比如高士楊竹西。 這年二月,倪瓚(zàn)與王繹(yì)合作繪成《楊竹西小像》。畫中,一老者頭戴方巾,執杖蕭然而立,那便是隱居江南、主持“不礙云山樓雅集”的楊謙,倪瓚以枯淡、松秀的筆墨補畫松石,尤襯其神色。
人像是王繹畫的,倪瓚幾乎一生不曾畫過人像。他本是富家子,不諳世事,筆下山水松石總帶著一種不沾人間煙火的散淡。但散淡的人似乎易逢孤苦事,這年九月十八,倪瓚妻蔣氏病死,家業已散、長子早喪、次子不孝、又失老妻的倪瓚,愈覺寂寥。 倪瓚其實痛恨這現世的不安穩。江南江北,此時正打得一團火熱,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以少勝多狠狠打了陳友諒一頓…… 派人到四方查詢建文帝下落二十一年后,終于有人回來了——胡濙(yíng),這年胡濙終于得知了建文帝的確切消息,遂快馬加鞭趕往朱棣身邊,與永樂帝談論到“漏下四鼓乃出”,據說從此以后,朱棣懸了二十一年的心終于落地。然而史書中沒有任何記載,關于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謎。 巧的是,這年出生的一個男娃,六十年后倒是畫了一幅牡丹圖,并順便追憶了一下沈周。他叫陳淳。 陳淳曾拜文徵明為師,文徵明又拜過沈周為師,這樣算起來,陳淳和沈周之間,還有那么一點祖師爺孫的關系,只是,后來陳淳和文徵明鬧掰了…… ![]() 明 陳淳 花觚牡丹圖 在《花觚牡丹圖》的題跋上,陳淳寫道:我從小就愛寫生,可如果用法度來要求我的話,恐怕我會不容于師門吧!昔年沈周先生曾說“觀者當求我于丹青之外”,我覺得這話說得好呀! 看看……這是典型的爺孫親么…… 據說陳淳死于這一年,也有記載說他死于1544年。這年,文徵明還活得好好的呢,已奮力跨過了古稀之齡。 這是嘉靖二十二年,宮女想要勒死嘉靖帝的奇案“壬寅宮變”的第二年。 大明是個出產奇案的王朝,這一年,又發生了震動朝野的”妖書案“。 山西按察使呂坤在任時,將歷史上賢婦烈女的事跡編起來,出版了《閨范圖說》一書,后來宮中受寵的鄭貴妃修改內容重刻新版《閨范圖說》——當然,修改的內容就是夸她自己的。不幸的是,新舊兩版《閨范圖說》就此混為一談并被人做起了文章,先有言官彈劾呂坤,說他編著《閨范圖說》是討好鄭貴妃,后有人散發《閨范圖說》的相關傳單,于是“結黨造書,妄指宮禁,干擾大典,惑世誣人”的罪名源源而來,先后有樊玉衡和戴士衡等人被捕受刑。經此一案,呂坤申請病退,再也沒有步入仕途,他閉門著述講學,二十年后謝世,著名的《呻吟語》就是他寫的。 妖書案的本質是明朝的黨爭,黨爭在此后很長時間內成為大明不可言說之痛。尖銳點說,明朝,也許是亡于黨爭的,而不是亡于那個從關外打進來的大清。 明朝雖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抗清運動此起彼伏,這其中就有戰士江韜。 象弘仁這樣懷有抗清志向或反清心思的人還有很多。 這年,朱彝(yí)尊三十五歲,為避抗清的“魏耕案”正蟄居溫州。 酌酒一杯歌一篇,沙頭落葉何紛然! 詩里的祁六,已于上一年因反清被捕,遣戌寧古塔。 公元1723年 這年,新登基的大清皇帝胤(yìn)禛(zhēn)將年號定為雍正,并連續頒發十一道訓諭,決心整治吏治。 公元1783年 六十年后,當年的少年、如今的乾隆在七十三歲時,最后一次東巡至盛京。此次東巡,是為了盛京存放《四庫全書》的文溯閣建成后舉行慶祝活動而來——《四庫全書》第二份已于年初繕寫完畢了,不過,還沒有到完成的時候。 公元1843年 是年,清朝大臣耆(qí)英與英方代表璞鼎查簽訂《虎門條約》,作為《虎門條約》的一部分,同時也簽訂了《議定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通商章程》,也就是“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此后,廣州開埠,福州開埠,廈門開埠,寧波開埠,上海開埠。 隨著大門的打開,東西方的空氣與水流,不可避免地向著彼此涌動而去。 公元1903年
這年,一幅特殊的藏品入藏大英博物館——《女史箴(zhēn)圖》。 《女史箴(zhēn)》是西晉張華專門寫給晉惠帝皇后賈氏看的,意思就是讓這個不守規矩的皇后養養性子,收收脾氣,做個聽話的小女人……后來顧愷之把它畫成了長卷,但顧愷之的原作早已不存,八國聯軍入北京時,英軍掠去的《女史箴圖》已是隋唐時期的摹本了,不過它仍然可稱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畫”。 就在《女史箴圖》由東方流入西方的同一年,孫中山于美國檀香山建立中華革命軍,彌天風雨,將自西而來,傾覆頑固不化的大清。 新的一年將開啟,回望這久遠的三十個甲子,后來人心里自有評說,當我們的時代成為久遠的歷史,那時候的人們也自有評說。 庚子年、辛丑年、壬寅年已過去,癸卯年,將如何? ![]() 有些事情順便在文末說明一下: 一,癸卯年是從立春開始的,但是民間農歷年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簡單說一下: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兔年的開始日,這是民間算法。立春是節氣,按八字算命來說年柱是以節氣劃分,兔命是立春開始。簡單說就是,兔年是大年初一開始,兔命是卯年立春開始,所以我就今天發了。 二,本號和號主都不是文史專家,就主要扯一些號主感興趣的人物和事情,所以內容上會有不嚴謹和出錯的地方,歡迎基于善意的留言捉蟲,十分感謝。 三,農歷年極簡史每年都是從公元100年開始,一般到清朝結束,以后可能會涉及到民國,這個不確定。但不寫現代史,這個原因,一來是我自己只對古近代感興趣,二來本號內容幾乎從來不涉及現代,所以,極簡史不會涉及現代,就這樣,就這樣。 作者:任淡如 本文為菊齋原創首發。公號轉載請聯系我們開白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