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廉”字,具有懂收斂、講清正、重節(jié)儉、克私欲等豐富內涵。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 上好黨風廉政教育“開年第一課”。供圖 作者:何青青 節(jié)點就是考點,作風就是宣言。“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jié)”。春節(jié)將至,廣大黨員干部要自檢自勉、自律自省,以清廉、勤儉、文明自居,從思想、行為、作風等方面嚴格約束自己,不斷把好廉潔防范能力,加固廉潔自律堤壩,慎微慎友,過好“廉節(jié)”。 《說文解字注》有言,“廉之言斂也”,“又曰廉,棱也,引申之為清也、儉也、嚴厲也”。可見,一個“廉”字,具有懂收斂、講清正、重節(jié)儉、克私欲等豐富內涵。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廣大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還需從“心”出發(fā),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任何時候都要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 廉心,修身之本。古語說:為人之道,講求方正,乃為人之本。古人向來把嚴于自律、修身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和根本。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也是自己。由此可見,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情,方正是與生俱來、需要終身堅守的最基本原則。只有堅持方正原則,遠離腐質土壤,神清氣正,為人處世講規(guī)矩、有原則,才能一身正氣屹乾坤,守住人生前行的“方向盤”,馳騁一生。 廉家,親人之福。古語云:紈绔子弟少偉男!說明家規(guī)家風家教的重要性。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其家風家規(guī)家教對于家庭的幸福指數有著根本性的作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傳頌古今的詩句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紳所寫,當李紳步入仕途后,漸次豪奢,縱容子女橫征暴斂,斷然丟了百姓情結,最終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由此可見,家風不正,邪氣就會滋生;家教不嚴,自會家人不和,相互之間漸離漸遠。故,唯有家風正,方有親人和。 廉潔,國之能量。從古至今,修身、齊家、治國就是緊密相連的。作為國家的見證者、開創(chuàng)者、建設者的每一個國家公民,肩負著不同的使命和職責,只有堅守廉潔奉公,一心為國,方有自己人生的“一方天地”、家人的“溫馨安寧”、國家的“康盛強大”。 天上鳥死于貪食,水中魚死于誘餌。人若無貪念之心,又何來貪念之舉,又何愁過節(jié)不潔。節(jié)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或約定俗成,或源于規(guī)定,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象征。節(jié)日,理應充滿祥和、喜慶、歡愉、尊重、自信。基層黨員干部過節(jié),當回歸節(jié)日本位,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文化,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切不可投機鉆營,借節(jié)斂財,奢侈浪費,違法違紀。基層黨員干部理當以身作則,強化宗旨意識,樹牢廉潔觀念,帶頭貫徹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遵守黨的各項紀律,過一個清清爽爽、明明白白的“廉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