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起源![]() 蘇30MKI重型多用途戰斗機,為俄羅斯出售給印度的一型戰斗機,目前總計裝有272架蘇-30MKI,讓印度具備了超視距空戰的能力,在陣風戰斗機還未全數到貨之前為目前印度空軍的絕對主力,曾先后多次因為維護不周導致墜毀,但飛機的彈射系統相當可靠多次成功彈射拯救飛行員生命。 ![]() 其原型為前蘇聯制造的蘇27UB,在飛行員的反饋中,在飛行期間,兩名飛行員能夠快速處理多種突發事故并增強態勢感知能力,同時還可以在編隊中擔任一定程度的指揮功能,而現在俄羅斯空天軍服役的蘇30SM就是借鑒了蘇30MKI的大量設計經驗而徹底完善,屬于借雞生蛋的正確例子。 技術參數![]() 蘇30MKI重型多用途戰斗機基礎參數,機身采用三翼面布局,飛機翼展14.7米,機長21.9米,機高6.36米,機翼面積62.04平方米,空機重量17噸,正常起飛重量25.6噸,最大起飛重量35噸,機內油箱燃油9.4噸,飛機最大平飛速度1.7馬赫,實用升限17.5公里,最大仰角達到180 ° ,航程3200公里,作戰半徑為1400公里。 ![]() 飛機動力系統主要為兩臺AL-31FP型推力矢量發動機,每個發動機的額定推力為12500kgf,換算就是單臺推力12.5噸,有意似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組裝一批18架蘇30MKI的時候采用了二手發動機,其測試之后處于乙級狀態,但印度空軍方面依然還是選擇堅持接收了這批戰機。 ![]() 共有12個武器掛點,最大載彈量8噸,能夠搭載幾乎全部所有俄制R系列空空、Kh系列空地(艦)和精確制導炸彈,包括普通的航空鐵炸彈,英國制造的ASRAAM近距空空格斗彈,以色列光電吊艙、電子干擾吊艙和印度自產的導彈,比如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等,選擇范圍相對較大相比其空軍的米格系列戰斗機和美洲虎攻擊機,以及幻影系列戰斗機。 ![]() R-77E型中距空空導彈,為印度超視距空戰的主要武器,在2019年印巴空戰之后這型武器被證明并不非常優秀,其改進版本R-77-1更合適蘇30MKI,R-27型半主動空空導彈,是蘇聯時期服役的一款第三代中程空對空導彈,使用初段自控飛行+火控雷達修正+末端半主動制導的模式,并不具備發射后不管能力,但精確性更高。 ![]() R-73E型空空近距空空格斗彈,又名弓箭手導彈,早期型簡化了部分抗干擾電路,采用多元紅外制導系統,具備優異的離軸攻擊能力,我國在引進蘇27時伴隨引進了這型導彈,胡塞武裝根據這型導彈研發了可以使用發射車發射進行防空系統。 ![]() 阿斯拉姆先進近距空空導彈(ASRAAM),是英國研制的第四代近距格斗空空導彈,于2002年開始服役,該彈緣于1980年美、英、德、法四國簽訂的《新型空空導彈系列諒解備忘錄》,最大速度3馬赫,最大過載50G,紅外成像制導,最大射程15~20公里。 ![]() 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空射型2.5噸,彈頭重量200~300千克,采用主動雷達加GPS衛星制導,采用梭鏢式氣動布局,使用固體火箭助推器加沖壓噴氣發動機,采用印度自產的X波段單脈沖主動雷達導引頭,這型導彈在測試時水分較大。 ![]() 航空電子設備方面使用了俄制N011M型無源相控陣雷達,雷達較重加上電子設備達1噸左右,最大探測距離200公里,對戰斗機目標探測距離135公里,可以跟蹤15個空中目標并且對其中的4個最有威脅的目標發起進攻,搭配OEPS-30光學雷達,在60°方位角和12°高低角視場內進行自主搜索空中目標,對標準中型戰斗機探測距離60公里。 ![]() 蘇30MKI的座艙相對先進,采用以色列埃爾比特EL/SU967平顯和機械儀表混合布置,采用了俄制多路雙向數據總線,采用電纜作為傳輸介質,采用雙組合玻璃平顯作為座艙主要顯示器,相比世界頂尖戰斗機的數字化衍射顯示屏已經落后,印度未來將會采用蘇-35S戰斗機航空電子系統進行全面改進和升級。 ![]() 機身由鈦和高強度鋁合金打造而成,發動機進氣斜面以及發動機艙都配有整流罩,并沒有使用較輕更堅固的復合材料,且印度現在在國內布置有大修生產線,但因為印度薄弱的工業能力,其國產化率不足50%,鈦合金部件、鋁鋼板件等大部分材料來自俄羅斯,其他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國,單臺造價約7000萬美元,差不多是俄羅斯同級別產物的一倍。 后續發展![]() 巴基斯坦官方曾透露使用F-16B型戰斗機成功擊落一架印度的蘇30MKI,為此巴軍方還專門建設了一個紀念碑,當時進入交戰區的為2架F16戰機,2架梟龍戰機以及2架幻影戰機,在當時印度也確實有一架蘇30墜毀,但是印度言之鑿鑿的說是因為機械故障而墜毀,畢竟這也很正常。 ![]() 近些年印度也在逐步擺脫對其他國家的依賴,自行研制生產武器裝備,印度政府1982年提出的一項名為綜合制導導彈發展項目的計劃,發展到現在2008年進行了首次測試的神兵導彈,之后印度空軍方面多次推倒重新設計,于2013年4月從蘇-30戰斗機上進行了發射試驗,MK-Ⅰ型和MK-Ⅱ型兩種,最大射程分別可達110和160千米。 ![]() 神兵MK-Ⅰ型空空導彈,使用了部分俄羅斯和法國的技術,重154千克,長3570毫米,直徑178毫米,翼展254毫米,采用無煙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超過馬赫數4,在海平面發射時最大射程為21千米,采用中段慣性制導/數據鏈修正和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最大過載40G。 ![]() 而較近的亮相就是日印聯合舉辦的Veer Guardian 2023,印度共派出了4架蘇-30MKI,日本航空自衛隊較為重視這次的演訓,宣布將出動4架日本自產的F-2戰斗機和4架美制F-15J重型戰斗機參與測試,主要測試其超視距空戰,超機動能力,電子戰技術和數字化聯合作戰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