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屬于中醫內容,屬于較早的治療方法。根據中醫理論,對患者進行耳尖刺血放血后,會加快血液循環,加快血氣運行,能夠刺激、提高機體的免疫系統。 耳尖是在耳朵的一個穴位,也是在耳上端的尖部,耳尖放血療法,是指用三棱針點刺,然后擠出來一些血液的方法。 耳尖穴是經外奇穴,有退熱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的作用。卷耳取尖上即是。 放血療法古代稱為“刺絡”,有開竅泄熱、活血消腫的作用。耳尖放血主要是通過泄熱祛邪、化瘀通絡、開竅啟閉、解毒、鎮痛、調和陰陽等途徑,從而祛除邪氣、恢復正氣來治療多種疾病的。如頭痛、高血壓病、結膜炎、麥粒腫、腮腺炎、失眠等疾病都可以使用耳尖放血法。 耳尖刺血療法在臨床上可以治療以下多種疾病: (1)治療頭痛:耳尖放血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瀉熱、鎮靜止痛的作用。能夠治療頭痛、三叉神經痛。 (2)治療失眠多夢。耳尖放血,結合間谷、行間谷、風市穴更好。腎開竅于耳,《素問》說:“心開竅于耳”,如此一來心腎皆開竅于耳,又少陽經也繞耳入耳,因此耳尖刺血,除了活血化瘀以外,可以鎮定祛風,交通心腎,所以它是治療失眠很好的穴位。 (3)耳尖放血退熱作用好:因為人體耳部分布著很多經絡,特別是以陽經為主,比如三焦經、小腸經和膽經,這些經絡對于退燒都有一定的臨床效果。耳尖點刺放血,對感冒、肺炎、扁桃體炎引發的高熱有效,特別是幾天高熱不下,放血后可迅速退熱,放血一二次即可,可結合十宣穴、大椎穴放血。 (4)治療急性結膜炎(紅眼病):耳尖放血特別適合用在五官科的疾病上,耳朵離這個位置也非常近。治療紅眼病,單側患病取病側,雙側患病取雙側。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規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對準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針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針孔,左手反復擠壓,如此數次,出血量達3--5滴即可,一般3次可治愈。急性卡他性眼結膜炎多因外感疫癘之邪所致,或兼肺胃積熱,內外合邪交攻于目而發病。《靈樞》云:“耳為宗脈之所聚”。《雜病源流犀燭》亦云:“肺主氣、一身之氣貫于耳”。《素問》也指出:“肝病者,虛則耳無所聞。”說明耳與全身臟腑經絡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全身臟腑經絡。五官等有病,取耳部穴位治療,可收至滿意的治療。 (5)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將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在耳尖穴上點刺出血,擠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壓迫止血即可,每天1次,3-6次腮腺腫脹可以消退。 (6)治療麥粒腫:將患眼同側耳尖穴常規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在耳尖穴放血2-3滴,每日1次,2-5次即可。麥粒腫是指瞼腺急性炎癥,屬中醫“針眼”“偷針”范疇。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多為外有外感風熱,內有脾胃積熱,循經而上,攻于胞瞼,蓄積成膿。治宜疏風清熱解毒。《證治準繩》云:“土疳癥脾胃上生毒,俗稱偷針是也。世傳眼眥初生小包,視其背上即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眼時即瘥,名偷針。實解太陽經結熱也。”《靈樞》載有足太陽經支脈至耳上角“耳為宗脈之所聚”。《內經》又云:“血實者宜決之”。耳尖放血,實乃瀉法,具有開導疏瀉足太陽經之功,太陽經氣疏通,氣血得行,腫脹自消。用此法治療麥粒腫,故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7)降低血壓,治療高血壓病:高血壓病的發病機理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而耳與臟腑關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圍,散在著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等經脈的支脈、支別;足太陽膀胱經則至“耳上角”,與耳尖穴有著更直接的關系。耳尖放血具有祛風清熱、鎮肝潛陽、清腦明目之功。研究表明,耳尖放血可以影響血中一氧化氮的濃度,抑制交感神經活動,降低血中兒茶酚胺的濃度,進而降低血壓,達到治療高血壓的目的。同時,該療法還能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耳尖放血配合大椎、曲池、耳背靜脈刺血,降壓作用更好。 (8)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屬中醫風熱乳蛾范疇,多因細菌感染而發,主要癥狀為咽部紅腫,以扁桃體最顯著。中醫認為,病因為肺胃蘊熱,風熱之邪犯肺,肺氣失宣,邪熱循經搏結于喉核。《靈樞》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部穴位與各經脈的關系息息相連。《厘正按摩要術》謂:“耳皮肉屬肺。”而足陽明胃經的支脈、經別上耳脈,至耳上角。且耳尖之穴最善瀉肺胃之熱,疏解上焦風熱之邪。故運用耳尖放血療法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可取疏風泄熱,利咽止痛之效。 (9)治療口瘡、口唇皰疹: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點刺出血,擠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壓迫止血即可,每天1次,治療3-5天即愈。也可配合再在太陽穴處刺血放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