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是由于顱內外供應腦部的血管阻塞引起其供血范圍內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所致之壞死。屬中醫之“中風”范疇。這里收集整理了最全的古今治療腦梗的中藥方及驗方偏方,治療范圍涵蓋了各種原因的腦梗塞,只要你的癥狀與藥方吻合,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是方集之一(1―20) 1、中風丸治療腦梗塞。 [方 劑] 鱉甲、牛黃、麝香、馬錢子、雞血藤、黃芪、川芎、全蝎、僵蠶等。 [制用法] 碾碎制成丸,每次1丸,每天兩次。 [功 效] 有通經活絡,扶正固本之效。主治中風、類中風。 [驗 證] 曾治20例均愈。住院最短14天,最長65天,平均42天。 服藥方法:每次1丸,每天2次;首先用倍量,療程兩周。服藥后約30分鐘,語塞即緩解,患肢肌力增加,并能增加小幅度的隨意運動。如過量服用可出現肢麻、抖動。 病例:吳x ,男,58歲,住院號7074 。 主訴:患腦血栓形成后,在市血栓病防治中心用“蛇毒”治療三個月,現仍步履艱難;左上肢呈弛緩性癱,體檢時血壓21/l2千帕斯卡,口語不清,口角右斜,精神不振,面色無華,舌體左斜,舌苔薄白,脈沉弦。 CT診斷:腦梗塞。中風預報值:全血高切:15:3 ,全血低切:8:4 ,血漿粘度:304 ,纖維蛋白原:40300 ,膽固醇、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值。 治療以中風丸為主,每次1丸,首次倍量(丸重5克)。服藥后30分鐘,左上肢即能上舉齊眉,服藥45天兼用維腦路通。出院時病人五官正,語言清楚;左上肢肌力達Ⅳ級,手指分指運動靈活,左下肢肌力達V級,步態穩。生活基本能自理,臨床治愈。 [備 注] 引自1986 年《 醫學文選》 。 2、香蕉花飲預防中風。 [方 劑] 香蕉花5克。 [制用法] 煎水。代茶飲。 [功 效] 散熱滯,活血脈。預防中風。 [驗 證] 據《家庭保健》雜志介紹多名讀者反映上方對預防中風確有良效。 [備 注] 香蕉花多見于我國南方,且受開花季節限制,取用多有不便,可用香蕉代替。香蕉花含有極豐富的鉀,對預防中風,減小中風的發作危險很有作用:香蕉雖不及其花含鉀量高,但每天堅持食用,同樣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姜汁白礬治中風休克。 [方 劑] 鮮姜汁(榨汁)1 杯,白礬6 克。 [制用法] 開水沖化白礬后對姜汁。灌服。 [功 效] 散風,溫中,醒神。 [驗 證] 據《老年雜志》介紹讀者反映效果不錯,可以推廣。 4、蜈蚣1條、白花蛇1條、全蝎10g,共為細末,每日1劑,分3次口服。治中風。 5、豨薟草500g,以米酒、陳醋各30g層層噴灑,蒸透曬干,如法9次,粉碎,再用蜜600g,熬至滴下成珠,和入藥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0g,分早晚服,以米湯或稀飯送下。治腦血管意外后遺癥。 6、三七、人參 三七、人參各50g,粉碎后,每次服用3g,每日2次。益氣化瘀,治腦血栓及其后遺癥。 7、南星、木香 南星、木香各等分,每次12g,姜片10片,每日1次,水煎服。用于治療中風痰盛。 8、南星(湯泡)、甘草(炙)、防風 各90g,每服12g,姜10片,水煎。用于治療中風癱瘓,口眼img38斜,口噤不語。 9、三生飲: 生南星、生川烏、生附子、木香、生姜各30g,加人參30g,煎服。用于治療中風昏憒,口眼img39斜,痰氣上壅,咽喉有聲。 10、桃仁燒酒浸泡1個月,撈出,曬干研細末,和蜜為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50丸,每日3次,飯后2小時用酒服下,不能飲酒者,可用水服之,治療半身不遂、半身麻痹或神經痛。 11、滌栓散: 用廣地龍30g、蜈蚣1條、白芷9g,共研細末制成散劑。每次服6g,日服3次,10日為1個療程,2個療程間停藥2日,一般1~3個療程即見效,治腦血栓形成。 12、紅龍湯: 紅花15~25g、地龍25~40g、葛根30~50g,水煎服。治腦血栓。 13、水蛭口服液: 水蛭口服液(每10mL含生藥水蛭3g),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30日為1個療程。治腦梗塞。 14、丹芪湯 組成:丹參15~30g,黃芪20~40g,桃仁9~12g,紅花6~9g,地龍9~15g。 加減: 伴有畏寒、項背疼痛、舌苔薄白、脈象浮者,加羌活以疏散外風; 伴有頭暈熱痛、目脹耳鳴、舌質微紅、苔微黃、脈弦者,加白菊、牛膝、黃芩、鉤藤、石決明、夏枯草,以平肝潛陽; 伴有失語者加石菖蒲、遠志以祛痰開竅。 功能:益氣化瘀,活血通絡。主治腦血栓形成。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5~60天。 來源:中醫藥研究,1997 15、通栓湯。 組成:水蛭、當歸各12g 丹參、地龍各15g,川芎、紅花、赤芍各10g,炙黃芪50g。 功能:破血逐瘀,補氣通絡。主治腦血栓形成。 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 來源:中醫藥研究,1997 16、補腎豁痰湯。 組成:熟地、赤芍、巴戟天、竹茹、決明子各15g,山茱萸、地龍、法半夏、石菖蒲各10g,黃芪30g。 加減: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枳實、麻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功能:補益肝胃,豁痰開竅,祛瘀通絡。主治腦血栓形成。 來源:湖南中醫雜志,19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