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相遇,乃是緣起;曲終人散,乃是緣落。 這緣起緣落,緣聚緣散,就像是一根紅繩,牽連了無數人的一生。遇到誰,碰到誰,對方是仇人,還是恩人,皆是命中注定。 你的命比較好,遇到了幫助你的人。這些人,那是來找你“報恩”的。反之,你的命不太好,遇到了諸多的問題,就肯定會有人來害你。他們,是來找你“報仇”的。 報恩和報仇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了。不少人也用自己的一生,印證了“緣分”的真相。既然無法避免,就只能坦然面對。 在家庭中,如果你很不幸,遇到了這五種人,那他們是來找你報仇的。 一、拖你后腿的配偶,是來報仇的。 結婚之前,人們都對夫妻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向往。結婚之后,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抱怨婚姻,甚至對另一半滿是埋怨。 為什么會出現“埋怨”另一半的情況呢?因為婚姻生活太壓抑,另一半一直在拖后腿。如此,又有誰不會產生埋怨的想法呢? 這些拖后腿的伴侶,就是來找我們討債的。不然,我們也不會遇到他們,還與之結婚生子,同床共枕。一切,都顯得太過于巧合了。 所有巧合的東西,都不是人為塑造的,而是受到了緣分的指引。這,就是所謂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結果好不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要看命中的“因果”。 二、總跟你唱反調的孩子,是來報仇的。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么一個詞,別人家的孩子。 自己家的孩子,比較調皮,還有不孝的心理。別人家的孩子,不僅聰明,還懂得感恩。這么一對比,那作為家長的我們,就會覺得心里不是滋味。 孩子是否聰明,會不會孝順父母,看似受到了后天教育的影響,實際上受到了“緣分”的影響。你跟孩子有一段孽緣,那他不就來“報仇”了嗎? 就像富豪家的孩子,在父母到了晚年的時候,就爭家產,絲毫不顧及親情。難道這些孩子,就沒有受到過教育嗎?也許他們所受的教育,會更高級。 后天的教育,改變不了“由心而生”的觀念。該報恩的,始終會來。而該復仇的,我們也跑不掉。 三、經常作妖的老人,是來報仇的。 我們不妨將角色反過來。身為孩子的我們,到底希望會擁有什么樣的父母呢?都希望擁有“體諒孩子”的父母。 有的父母,一輩子都為了孩子付出,根本沒有什么為難孩子的想法。遇到這些父母,說實話,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還有的父母,就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一輩子都在為難老婆和孩子,甚至破壞了孩子的家庭和婚姻。如此老人,就是來向孩子“討債”的 老人是否有德,是否懂得體諒孩子,跟他的文化程度,以及他的年紀,沒有一丁點關系。不少高級知識分子,在晚年的時候,也會為難孩子。 遇到作妖的老人,我們想逃也逃不了。這個時候,不妨做好自己的本分,靜待天意。 四、算計你的兄弟姐妹,是來報仇的。 一談到“兄弟姐妹”,我們會想到這么一番話,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 作為兄弟姐妹,我們就不要為了錢財名利而爭來爭去了,避免影響了感情。哪怕在平常無事的時候,也盡量少點往來,不至于滋生是非矛盾。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只不過,生活永遠都不是理想化,而是“魔幻化”。你不跟兄弟姐妹爭,不見得兄弟姐妹就不跟你爭。 總有一些兄弟姐妹,會為了家產而算計你,會為了一點利益而翻臉不認人,或者受到外人的挑撥,與你反目成仇。 一切,都不是你的錯,只是你無法改變現實,唯有“逆來順受”而已。 五、落井下石的親戚,是來報仇的。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親戚對你的心意,多半在你貧窮的時候,就原形畢露了。 在你有錢的時候,你的親戚可能會抱你的大腿,或者滿口甜言蜜語。而在你沒錢的時候,那你無論做什么,都會被他們瞧不起。 就像戰國時期的蘇秦,名揚天下之前,被一眾親戚嫌棄,連飯都吃不上。名揚天下之后,親戚都跪在城門口迎接他。 這一前一后,為什么人心會出現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轉變呢?因為你的地位變了,你所擁有的錢財增多了,別人自然就對你和藹可親了。 對于親戚,沒必要心懷期待,也不要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親戚想要欺負你的時候,那你就算哭天喊地,他們也不會可憐你。 往后余生,謹記這一個原則就好,不跟落井下石的人往來。就算他們跟我們有血緣關系,也最好當成陌生人。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