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懷師|我告訴你觀心,不要向頂上觀、不要腦子里觀,大概在心頭這一部分觀

     量子光明 2023-01-25 發布于山東


    南公懷瑾先生講座錄音整理

    先要了色法,“色即是空”,懂吧?好,你懂了,空了。哎——不要抓住一個空啊,“空即是色”啊!又不對喲,空也要丟啊!那么舍利子假使做到兩頭都不沾,哎——沒有對、沒有對,你還在用心啊,“色不異空”啊!色法它當下就是空的,不要你去空它的啊,所以你不要抓一個空。抓一個空,“空不異色”,有一個空境界,這個空也就變成有了。這是告訴他了。

    那么,“受”,感覺狀況;“想”,思想;“行”,生命本能;“識”,意識上;“亦復如是”,都同這個色法四句話一樣的。所以佛法教你、禪宗教你:“離四句、絕百非”,四句就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是四句。

    那么你們就要體會,我不是常常講嗎,鳩摩羅什法師中文翻得太高明,下面還有四個,同樣的話不講、不啰嗦了。做科學家就要寫出來,一樣一樣寫出來;鳩摩羅什法師不走科學邏輯的境界,他走的是文學境界,下面四個“受、想、行、識”,一路帶過,“亦復如是”,同色法一樣的,不要啰嗦了!可是不啰嗦可以呀,般若法門是智慧——最高智慧的法門,一般凡夫怎么懂呢!我們再啰嗦看看。

    色法,他剛才講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好,第二個是“受”,我們的感覺狀態,換句話說,“舍利子”啊,“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你看你們現在體會看,腿都坐得差不多了,有些人坐在那里呀,本來看著蠻定的;現在是定的反面,蠻搖的,呂文炳(音)在那里是兩個手兩個腳不曉得擺在哪里好,你看猴子一樣坐在那里震動,也不敢亂動。這個是感受,你體會看。這個感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現在呂文炳這個多難受!如果我現在拿個手槍要打死他,“你動,動就打死你!”他就空了,這個打,只看到手槍,不管自己這個腿麻不麻,這個腿麻這個受陰就空了。就是心的作用,所以要觀吶,觀心,觀這心——心窩子這里。你感受,你觀心,這個受就是念頭啊!感覺就是念頭,你以為思想叫念頭啊?

    受陰沒有空了嘛,所以“受即是空”。你譬如說我們坐在那里搖動、氣脈搖動,搖——你已經動念了嘛。因為你念頭跟著身體這個氣脈,這個受陰跟它配合;你假使受陰不跟它配合,你看,它就不動了,你不做它主,就不動。那么有些人搞不清楚,他說“那個氣脈動啊、搖,我實在沒有幫忙它,我也實在沒有管它”,他就不懂唯識的道理,這是第八阿賴耶識整個念頭在幫忙啊,念頭在搖啊,不是沒有念頭啊!你所謂感覺自己沒有念頭是,沒有第六意識的分別妄想。所以那個搖動的本身就是大念頭,要把這個了了!“受”,這個了不了,都沒有用啊!從智法師聽到了沒有?聽到,你還在搖,怎么把受陰拿開?

    所以“受即是空”。拿不開,你念這個咒子:“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以那個性聞(音)師在搖,我昨天告訴他,“我教你一個咒子,你一念就不搖了。它搖起來,你說'搖啊搖啊,搖到外婆橋啊,外婆叫我好寶寶啊!好寶寶啊,不要搖啊!不要搖啊!’它就會停了。”念頭控制念頭嘛,有什么難處啊!它搖的本身——換句話,你腿麻,麻、痛苦那個本身就是念。這一念,所以你就看到之難了了!

    你說:“那我明知道這一念,麻還是麻。”

    “好了,因此你不要吹牛了!”生死到來,到老了要死的時候,痛苦啊!你還明知道生死是空,你就痛苦過不去,你非給它拉走不可!

    那么這個受陰哪里來的?氣脈來的呀。所以密法——密宗修法、道家修法,先要把氣脈了了、打通,對的啊,這個有為法對的啊。這一步了了以后,這一部分不受障礙了嘛,所以一上坐,他身見自然空了,然后了心就容易了。你要曉得身體跟心倆各一半哦,這一半給身體拉著、四大拉著,很難了啊!所以他非要把氣脈四大這個色陰、這個業氣,先把它了了,空了。所以你看《心經》般若修法多高明啊!就是觀心哦。告訴你哦,就在心窩子這里觀哦,不要低頭就是了

    那么第三個呢,“思想”,“思想”很難了哦!你們現在聽過唯識,第八阿賴耶識,有沒有“五遍行”啊?有沒有?“五遍行”里頭有沒有“想”啊?對,到第八阿賴耶識,“五遍行”(中)“想”、“思”多厲害!所以你看,“想即是空”,你把想空得了嗎,你“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時?所以你有個空的境界,對不對呢?不對,“空即是想”了,這個“空”還是你“想”出來的,對不對?

    哎 你要當時“觀、自、在”——“觀”、“照”到“想不異空”,大乘境界來了。沒有關系,這個想來想去,它留不住哎!你不然你現在想想看,亂七八糟都在想,想饅頭、想包子、想夜點心、想過年、想回家、想怕老師罵,想回小廟子不敢回,老師會罵我!嗯,只好如此,所以坐在這里打坐是打坐,痛苦很痛苦,哎,“度一切路(種類之義)厄”,(卻)掉入苦坑里頭。哎,想回廟子嘛,怕老師罵;想在這里嘛,怕師父罵……哎,這就是“摩訶我的媽”!呵,你說怎么辦?這個想陰硬是……

    哎,但是你盡管想,想想看,這個想它留不住啊!“想即是空”,你何必把想拿掉了,求一個空呢!它本身空,留不住。你如果有個空的境界,“空即是想”嘛,你空還是妄想出來的。

    所以大乘菩薩,不是說把妄想空了才證道,大乘菩薩般若法門“觀”、“照”,“想不異空”啊!舍利子啊!這個想陰,本身它自己空的呀!所以你不要抓住一個空啊。抓住一個空,“空不異想”,那個空就是妄想啊。

    所以這就是傳你們法,不是在講經哦,一點一點自己要觀透哦,“觀”了“照”哦。現在五陰去了三個陰(色陰、受陰、想陰),并不是你們真到了,我告訴你們的。

    第四了,“舍利子”啊,“行不異空,空不異行”。我們生命上面、身體上面,血液在流行,這個生命上面,啊,無形中的因緣際遇,這個宇宙的運行,生命的生生不已,這都是“行陰”。譬如我們打起坐來眼睛閉著,什么都不想,黑洞洞的、空空的,你以為是靜態?它正是“行陰”在轉動,正在運動;你不知道它在運動。所以你看,你打起坐閉著眼睛啊、開著,坐在這里,剛剛上座,兩秒鐘以后境界就變了。開始蠻清凈,慢慢又亂了;亂了,又變清凈。它都是“行陰”啊,在轉動、變化啊,能變化那個就是“行陰”啊。所以“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啊!舍利子啊!在這個中間,“有”當中就是“空”,你不要抓一個“空”;抓一個“空”,又變成“有”了。你要觀好。那么你這一念的意“識”也是這樣,第五個,“識不異空”,什么有個意識啊?意識分別妄想,空的;抓一個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你看《心經》講到這里,我們再念念看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這個。做不到,慢慢修:“舍利子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五蘊”怎么空呢?要這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第二段,這幾句話就是一段了,告一段落。

    你真的大智慧,所謂禪宗——般若宗上來,上手一“照”,由“觀”到“照”,在心中,念頭都空了,“五蘊”一空了就到家了;不能到家,分別有為法再來修,那么產生各種方法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解脫“五蘊”。

    “五蘊”解脫完了以后,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子怎么說?“舍利子”啊,告訴你啊,“是諸法空相”。真得解脫了,一切法皆空,有為法無為法皆空。一切法的現象都空了,般若自性現前,無比地解脫,無上解脫,“是諸法空相”。“相”嘛,有為無為這些法都空,五陰也空。所以你們現在打起坐不觀心,一個念頭都觀不下去;念頭觀清楚了,它本身空的嘛,“想”,念頭是“想”嘛,“想不異空,空不異想”,這一“觀”、“照”,空了,就對了。那么,“是諸法空相”哦。空了,這是般若解脫了,所以般若觀,觀到后來都解脫了,解脫“五陰”的煩惱,“諸法空相”。

    在空的中間,你可以了解,這個時候,還是“照”嘍,你清楚了,不是“觀”了;這個空的自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你不要怕“五陰”來去。想也好、不想也好,想而不想;想過了它不停留,無住嘛,無著嘛。所以,你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一切過去所造的業、染污,沒有停留住;一切清凈心念,它也不停留住啊。你想保持一個清凈的心境,你就錯了,這就是大妄想了。因為它不凈、也不臟,“不垢不凈”。它空嘛,空哪里有個清凈呢?有個清凈,已經不空了嘛!你說這個顏色是白顏色才干凈了,有個顏色叫白,已經著色了嘛!空,沒有白不白、黑不黑啊。所以“不垢不凈”,“不增”也“不減”。

    你能夠做到看一切法,一切思想、一切作用、一切感受,“不垢不凈”,啊,“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那么你才慢慢懂得“諸法空相”,要“觀”——要“觀”、“照”。

    后面還有很多東西,還有修法,你不要以為一路“無無無……”到底,你們參不透。今天告訴你怎么樣是打坐、修法。上座,懺悔;第二個程序:發愿;第三個程序:觀心,般若正觀之路,走《心經》這個路線觀。

    那么,你說“老師你又教白骨觀啦、念佛啦、觀音法門,那么多,究竟走哪一個?現在又來一個。”是一個。那些都是助道品,都是加行法。所以“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閑觀一片心”。因為“色不異空”空不了,哎,你就修修白骨觀,修已經到達了空的境界——清凈,就把那個法門收拾起來、包起來,不要丟掉,你沒有成果,下一次恐怕又要用到。再沒辦法,念念佛求加被,那可以用念佛法門啊。

    受陰,當然你“受即是空”,受不了、空不了,用氣脈的功夫方法,使它打通到空的境界。所以一切皆是方便,比較來說,維摩居士說有“盡”、“不盡”法門,必須要修學。有為法、無為法,是一條路子,“有為須極到無為”,所以“法門無量誓愿學”了。

    這個經,為什么要說這個經啊?佛說。佛為什么要講這個經?

    秦英宇(音):……(聽不清)

    師:那么,我講的,般若正觀是佛法正修行之路。“觀”跟“照”字,“觀自在菩薩”,同后來“照見五蘊皆空”,我講了以后,你理解的有沒有差別,這兩個字?

    秦恩宇(音):沒有差別。

    師:怎么沒有差別?講給我聽聽。

    秦恩宇:……老師說“觀”就是一個手電筒。

    師:恩宇同學這個答話,你們同意不同意呀?講得對不對?不要光聽哦,拿心眼來聽,拿自己心來體會。同意不同意?你們又沒有同意、又沒有不同意,就是那里不曉得干什么。啊,蔣宜斌(音)有意見?講呀。

    蔣宜斌:“觀”是指主體這方面的,“照”是指客體這方面的。

    師:怎么樣說法?不要拿哲學話來講,現在講用功,在心地上實際的。

    蔣宜斌:就是說假使在實踐的時候,自己來了解外面的東西,可是,不要給外面東西抓走了,就“照”住它。因為讓這主客—— 主客就是不要用我們人一起來的觀念的“遍計所執”,還有一個是“依他起”,假如說是把外面的、不是用來照到外面的東西的話,這樣子就會變成“依他起”,然后自己思維里面又有一些其他的概念,然后一兜攏在一起的,那“遍計所執”加上“依他起”之后,把自己的整個的思維就搞得很亂,是這樣。

    師:你還在講理,把這個理再切實地用到心地法門,怎么做功夫,“觀”跟“照”倆?

    蔣宜斌:請老師開示。

    師:那你這個意見跟秦恩宇同學兩個沒有兩樣,說法不同而已,對不對?你覺得呢?

    蔣宜斌:……

    師:那,還不是。

    從智師:“觀”跟“照”……

    師:(把麥克風)拿過來。

    從智師:這個“觀”跟“照”啊,我個人體會是這樣的,這個“照”,可以說偏向于這個“止、定”方面的;“觀”的話,用一種抉擇、這個憑借,是用功方面親近,有點這個偏向抉擇,也就是偏向慧方面。可以說是“觀”跟“照”的話,它是兩個“一而二、二而一”,但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個“照”,剛才已經講過了,偏向于個這“止、定”。這個“觀”偏向于這個抉擇,偏向于慧,這是我的一個看法,不知道對不對?

    師:你們兩個人同意嗎?蔣宜斌、秦恩宇。

    男同學:“觀”,呃……

    師:我先問你們,從智法師(蔣宜斌、秦英宇)三個人的意見,我說你們不要光各講各的,先加總評了,比較看。

    男同學:呃……

    師:就是說他三個人的意見你都不同意,你有你的意見,對不對?

    男同學:不完全同意。

    師:啊,那就是先聲明嘛,何必要一個大丈夫不好意思的樣子啊?變成大豆腐了。

    男同學:我想“觀”可能還只是在這個自性本體的功用上面,在做功夫;那你到了“照”以后,那個時候已經是能夠洞見這個自性這個本體了,那時候才用這個“照”這個字眼,這是我的意見。

    師:啊,你拿過去(麥克風),剛才還有個人舉手,誰?哎哎,你拿過來,知道啦,眼睛放亮一點,你要管一下事。

    常親師(音):剛剛我比較同意這師父(從智師)的看法,但是并不完全同意。我自己的這種感覺,認為是,“觀”還是屬于妄想這方面,還是屬于意識這方面。那“照”呢,比較屬于智慧,就是一種比較屬于抉擇的、智慧的成就這方面。

    師:嗯。

    從智師:拿我們這個事情一點來講,觀想觀想,這邊又是觀照,這個“觀想”跟“觀照”有什么不同?當然我想不要把它……還就觀照本身來講,這個剛才常親師所提的有道理的。這個“觀”,當然可以說是一種分別、一種分別、分別慧;“照”就是,可以說是整體,那是說,呃,應該更可以說更深一層的話,“能所雙亡,能所雙照”,這是應該我想這么樣可以是大概我是這么一個體會。

    師:啊!好,你們這些個人都講得蠻好,通通吃雞蛋!吃素的哦,不能給他吃雞蛋。還有人啊?要講啊!啊?還有個人要講。

    女同學:我簡單一下,“觀”好像是——嗯,本體,好像是般若的本體;那“照”就是它起用的那種境界,我是這樣子認為。

    師:沒有人了吧?沒有人要講了吧?你們都講得很好。

    唉!你就看到啊,同一個佛法,到達第二代的弟子手里,舍利弗啊、目連啊、阿難吶,不同的講法;等于孔子的學問,到達子夏、子由啊、子張啊、子貢啊,不同的表達。各有成就,各有所得,究竟講起來,非“圓”,圓觀的“圓”,圓滿的“圓”。所以我剛才給你們講,你們講得很好,是真的,每個都很好,各有差別的法門。我又說大家吃鴨蛋、吃零分,都沒有答出主題。

    剛才我講,前天我講般若正觀修法,拿《心經》來講起,我都說明過哦!在《心經》前面有一段話,非常重要,可是沒有一個人聽懂,都過去了。最重要過去了,才開始第二步,才說《心經》。現在,我講的《心經》是切合修持、用功的法門,順便帶著一點教理的分析,使你們了解——使你們了解般若宗,般若宗是什么宗啊?啊?

    女生:空宗。

    師:嗯,空宗,還空中小姐呢!不是前天才給你們講過啊,“禪宗”亦名“般若宗”,亦名“達摩宗”,這是國際上外國人的名稱說法。你看,現場就忘掉了。那么,所以大家都沒有深入,也沒有好好用這個法門在修起來的,也不懂。

    你以為教理不是法、不是修法?經教的“理”,就是修持的法門哎!一定給你個有形有相的修法,你們才當修法,那是次等的法;上等的法,“理”、“事”合一,“理”就是“事”啊。“事”就是功夫啊,“理”是教理、學理。

    所以你看《華嚴經》有四法界:“理法界”,第一個;第二個“事法界”,事就是功夫、事實;第三,“事理無礙法界”,功夫到、理也到了,修到哪里悟到哪里,悟到哪里修到哪里,“事理無礙法界”;第四,“事事無礙法界”,沒得理存在,就是事了。

    譬如我們吃飯、講話、打坐,都是一件事呀;每一件事里頭都有理,有它的道理,有它哲學科學的道理。但是我們一個凡夫都曉得吃飯,都曉得上廁所,都曉得穿衣服,事事無礙,根本沒有管那個理。所以理的重要,到最后是“理事雙亡”,才成佛。這就是參吶!那么,我今天晚上問大家,看大家那么沒得辦法,我講過了的,也不知道《心經》重點在哪里,這是很嚴重哦!所以要你們走般若正觀的路。

    這一次寒假禪修,第一,為了你們自己的成就,為了你們自己;第二,應該學會了,立刻可以教人。一邊,你做中盤批發商,大盤批發給你了,過來的、出去一些中盤——譬如像慧定師,雖然沒有很好的成就、雖然沒有很大的成就,你看他離開這里,出去在嘉義,到處在念佛的團體請他去說,他也推不掉了,民間到處需要人啊!他因為給別人說法,他膽子怕了,戰戰兢兢,因為他都有日記這里給我看,每天做些什么事我都看到了。所以你看他在外面過不了也跑回來,就趕緊曉得學,曉得這里嚴重了。

    你們寒假禪修以后,到明年冬天,輪流分別都要出去弘法的哦!所以你不行,不行,這里也不要再蹲下去了。再說句話,這里都是養不行的人啊?!呵,對不對?“啊,我不行,都在這不動。”那可以嗎?!那不行就都到這里養啊?!養老啊?自利利他,都要求功德啊!修功德,犧牲自我。

    那么說老師給你找一條路,我到哪里去弘法呢?慧定師也不是我給他找的。什么也靠老師?!死了以后,“老師,你給我打個棺材。” “老師,然后我死完了,你幫我裝進棺材。”棺材里頭還要說:“老師,幫我頭擺擺好一點。”嗯,行嗎?所以這一次禪修是那么性質嚴重,靠你們自利利他,各有心得。

    現在,依功夫來講,你看你們一個都沒有答到要點。那么我再問一個問題看,“觀自在菩薩”到了“照見五蘊皆空”,把它兩個字抽出來,中文字“觀”與“照”,它屬于什么般若啊?你們剛才這幾個發言的都可以答復;沒有發言的,知道就答。第一句話,你們沒有答,答不出來,啊。第二……,啊?

    同學:實相般若真如。

    師:錯了!你真是——哦,一個答了,這個來、那個來,猜題哦,猜怎么行?禪宗講話,“思而知、慮而得,此乃鬼家活計!”般若宗是禪宗啊,般若法門。“思而知”,思想的“思”,想一下才知道;“慮而得”,考慮的“慮”,研究一下才說出來知道,“此乃鬼家活計”啊!這不是自己般若,(從)胸中智慧流出的啊!他說這是呀,你修什么道啊?修的鬼道。

    那么,你們答不出來,我再問一下,你剛才答“實相般若真如”,錯了。我現在問你們,般若的內義有多少啊?

    五般若,有些三般若。

    實相般若,第一。

    境界般若,第二。

    文字般若,第三。

    方便般若,第四。“方便般若”,古人翻譯叫“漚和般若”,肇法師的《肇論》上有“漚和般若”。“漚”,就是三點水、一個區管所那個“區”;“和”,和平的“和”。就是方便般若。

    第五個,眷屬般若,就是金悟(人名)后來答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些都屬于“般若”的附帶的。

    你們又靠本子記,腦子不記,一問你,都沒有。你叫本子能夠答我的話嗎?所以你們教理也不通過。好,結果是我答出來,不是你們答出來,對不對?

    那么,“觀”與“照”屬于哪一種般若啊?

    女生:境界般若

    師:對,屬于境界般若,這一下給你瞎貓撞到死老鼠,撞對了,好,這條老鼠就給你吃。這是境界般若,都是境界。

    所以你們說“觀”,我不是比方:一個東西掉了,不曉得在哪里,黑夜,拿個手電筒打開,一個光明,一處一處地找,這是“觀”。所以我前天不是給你們講過,在功夫方法什么觀呢?在功夫的用法、教理上,古人翻譯叫“有覺有觀”,“有覺有觀”不要寫,懂吧?我的話說對了沒有?“覺”,覺悟那個“覺”,這個“覺”就是感覺嘛,身上哪里難過啊、覺得冷啊熱啊;有觀,初步用功大家都在這里水上按葫蘆啊,“有覺有觀”。

    真到了功夫有一點進步了,有一點定了,“無覺有觀” ——沒有感覺,只有觀了。或者是“無觀有覺”,觀沒有了,只有在感受方面,這還是——都是用功初步。到了最后“無覺無觀”。“無覺無觀”嘛,還是“照”嘍。“照”,我不是比方:像太陽東邊出來,頓刻之間,“啪”(一香板)一剎那之間照見大地,它不要電筒一樣一邊、一個一個、一個一個開關的啊,它不是一點一點光明亮的,所以佛光普照,剎那之間普遍就照的。新的翻譯,玄奘法師在《瑜伽師地論》這個“覺”同“觀”呢,覺觀法師,嘿,這個覺是什么呢?

    覺觀法師:尋、伺。

    師:對,“有尋有伺、有尋無伺(無尋有伺)、無尋無伺”,瑜伽師地——就是修持到這個地步了,哎,就是“尋伺”。

    那么玄奘法師為什么這么翻呢?“覺”、“觀”,古人翻,翻“這個原則、境界”;玄奘法師,也是翻“這個境界”,不過在文字般若上更深入,他是“有尋”——那觀的境界就是尋找一個東西,剛才我們不是比喻——拿個手電筒拿起來,我們有個針啊掉在地下了,怎么找呢,黑的?拿個手電筒、蠟燭來照亮,“有尋”——尋找。

    “伺”啊,不尋找了;格老子找也找不到,坐到那里等著起吧!呵,就是瞎貓撞到死老鼠一樣,撞來了。“伺”的意思,在找——找那個光啊、手電筒光找找找,到處動——動到一個地方啊,定住了,光也慢慢放大了,這就是“伺”的境界。

    所以凡夫學禪學佛,不管你學密宗、顯教,都在“有尋有伺”啊。譬如“觀想”么,一下“觀”不起來,掉了掉了,哎呀,糟糕!懺悔,懺悔!慚愧,慚愧!又“觀”了——又“尋”哦!“尋”回來了以后啊,“尋”已經“哎喲,這一下好,定住了”——這個是“伺”。哦,剛剛講“自己好、定住了”,“啊!我的媽媽!又跑掉了”,又去找——又“尋”,又“伺”。

    到達了“無尋無伺地”,相當不錯嘍!“不思善、不思惡”了。所以《心經》的,所以叫“觀自在菩薩”。我不是說這位菩薩的名號代表修持的方法,你隨時隨地觀自己的心、念,就是“有覺有觀”的這個東西在哪里?不是在哪里——何處來、何處去?你們剛才也有同學報告,好像也蠻乖的、聽話,總算找了三際托空——前念已滅、后念還沒有生,中間這一段空的你就看得很牢,對不對?有幾個人還不錯呢,是不是這樣?

    啊,你看著那一段干什么啊?臭水溝!哎,你就忘記了《金剛經》佛給你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念頭已經過去,未來念頭還沒有來,中間這個念頭是當下即空的,你看住,看住干什么?不是看臭水溝啊?!對不對?不用智慧去參!

    那么你不看它怎么辦呢?不看它后念又來了,哦,那么看與不看之間你說怎么辦?你說中間有個空——那個空是你造的啊!哈,哪里有個空?

    我這樣一講你們就傻了,稍稍深一點我就曉得你們吃不消。所以我啊,很可憐吶!平常跟你們相處講話,行為也好、動作也好,唉,我都天上掉到地獄里頭給你們講話。

    好了,問!

    圓觀:……

    南師:對,但是也不叫觀心法門了,到解脫處,還叫什么觀心法門啊?解脫就是解脫嘛。但是一切都要觀心來、般若來。所以《心經》告訴我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然后才到“究竟涅槃”。非修般若(不可)!般若是諸法之母,所以般若是佛母。懂了吧?

    現在,你一問,把我岔過去了,我剛才講到哪里啊?哎,講到“觀、照”。所以教你們參這個心念,并不是要你們觀心窩子啊!觀想心窩子啊!哎呀,婆婆媽媽的,聽得我——你看我多有耐心聽啊!你們那么好的文章、那么好的語句、那么好的糊涂蛋,我都靜靜地洗耳恭聽啊!你們先學學我這個,以后出去弘法當老師。你看常常一百多人、到兩百多人打七的,那個放的講話比狗屁還臭,莫名其比妙還妙!那我要做到規規矩矩每一字不漏,我都要聽完,這就是忍辱波羅蜜哦!忍都不忍,空掉了。他講完了,聽到了;該罵的,罵一下,不該罵的——有時候罵都懶得罵了,“好,好,好”,那是不值一罵。你說這個程度多難吶!平常也不用心。

    “哎呀!老師善知識啊,老師最好!”哄我的,我還不知道!老師來求你們,就行啦?不行啊!

    啊!“觀”、“照”,你們剛才講了有層次的不同。你注意這個經文啊,“觀自在菩薩,行深”,所以要怎么樣去修行呢?行住坐臥、起心動念隨時在“觀”、“照”。你說觀想起來,你那個能觀想起來,是什么東西啊?“觀”、“照”。

    所以剛才圓觀講得很好,這一段,她到那個時候現出境界來,必然的哦!你不要輕聽了這一段哦!小家伙,她能夠現出境界來。你真到觀心境來,一定現境界,各人業力不同,所現的不同哦。那么有人現這個境界,像圓觀一樣就去看圓光了,就慢慢使自己訓練——向這個邪路上去訓練。我三天就把圓觀訓練出來有眼通了。哎,什么事情問她,她一定,在那個圓光的境界上就看出來了,電視一樣,那就不得了了,走邪路了。境界是真的哦!山水也是真的哦!也不是這一生的事哦!

    那么這個是妄念嗎?是妄念,也是影像啊。念動了嘛!所以要觀這個念,念不動你怎么看見呢?念不動怎么起這個“境”呢?境界的“境”,對不對?聽懂沒有?很重要的話!懺悔懺悔,才聽懂。

    凡是這一切境界皆是念動,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并不是講別的哦,這些境界——感覺也好、知覺也好、氣脈也好,都是相嘛。哎,你把這個弄清楚了,所以,就曉得念動了,氣也動了;氣不動,境界還出不來呢,要“觀、照”清楚。然后,“去你的!”像我們參禪,像我跟我老師倆看到境界,“去你媽的!呸!”頭動一動——這是法門哦,這是密宗大法門!一個“呸”字就去掉了。

    所以當年我的老師袁老師告訴我,他以前參禪的時候是參話頭,參到什么呢?吐血,也不管!吐了血、死掉就死掉了。早晨起來疊被子,把被子這么一疊,被子里滾出一個太陽來,真的太陽;哎,他不相信,再一抖,又是一個太陽出來;嘿!再抖兩下,一個一個太陽出來……

    “哦……啊”,他說,“原來那些人修成功,神通啊、劍仙啊,有什么光啊……是這樣的!”

    “去他媽的!你來騙我干什么!”就把被子也不疊了,吐它一把口水,去打坐去了。

    這是大過來人,不被境界(所動),所以“境風吹識浪”,懂不懂啊?

    到達“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究竟了沒有?究竟不究竟啊?況且你們還沒有“照見五蘊皆空”哦。

    “行深”,隨時在觀、觀、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等到你這個隨時照、觀的“觀行”,所以密宗有時候叫“觀行”,修行的“行”、“行深”這個“行”了,隨時念念回光返照,觀自己,這就是修行嘛。“觀行”,行到了,“行深”了,“深”到怎么樣深呢?“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行深”,所以《楞嚴經》上你們早晚功課楞嚴偈子不是提起:“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對不對呀?這個是“深”,“行深”。

    “行深”了,然后,“般若波羅蜜多時”,為什么加這個 “行深”才“般若波羅蜜多時”,你功行深了以后,智慧才開發,實相般若、境界般若才開發了,那個時候才“照見五蘊皆空”啊!對不對?你現在坐在那里,五蘊都不空的啊!

    氣脈動,氣脈有沒有啊?你說氣脈有沒有?有沒有?有。它是什么變的啊?

    同學:心識。

    南師:啊?

    同學:心識。

    南師:心識,哦,高了,講得對。你們說,還有呢?什么變的啊?不知道什么變的,噢,你們都入定了。我前天怎么講的,氣脈?

    同學:……

    南師:你不要在牙齒里頭講話,哎哎,那么遠,我聽不見啊!啊?

    同學:……

    南師:唉,什么變的?

    同學:四大。

    南師:四大。是氣,就是風大嘛;脈,是水大、地大、火大綜合變的,就是神經嘛。都是五陰境界里頭重要的,它確有此事啊!氣脈空不了、色法空不了、色身空不了,般若現觀不能起來;般若的現觀實相起不來,五蘊也空不了。不要說五蘊,色法都空不了,所以坐在那里腿麻、腿脹、腿癢、耳朵聾,色法空不了。

    所以第一步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第一個就是“色”怎么去空呢?所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啊!

    “五蘊”都空了,那才“四諦”里頭沒有苦諦了;滅了“苦諦”,就是“道諦”了,“苦集滅道”嘛。“五蘊”就是“集”啊,“苦、集”的“集”啊,要離一切“苦”,就是滅一切“集”啊。

    如何滅一切“集”?得了“道”,才滅一切“集”啊。

    你聽到我都在講道理哦——都是修法哦!所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再一次恢復從前天才講的,再說,那么觀自在菩薩講到這里,我在表演學他:“唉!'舍利子’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再告訴舍利子“觀”、“照”色法,這個色身色法同空的關系,同性空的關系。

    但是你理解到了,你色身空得了嗎?色身空得了,這個山河大地這個色法四大也空得了。你空不了!所以色空不了,受陰也空不了啊。“五陰”啊,“陰”就是黑黑的、暗的啊,所以閉起眼睛打坐,里頭都黑黑、黑暗的,自己搞不清楚啊!白骨觀、不凈觀真做好了以后,里頭五藏六腑都看得很清楚啊,哪里生病了都知道。所以呢,你像白骨觀啦什么,都是叫你了色法的最基本法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那么講到這里,這“五蘊”,他說都是這樣的啊!在空有之間,你如何去了,你怎么樣去了?所以,觀自在菩薩講這個法門多慎重啊!這是第二段講完了。

    “舍利子啊”,我告訴你啊,“是諸法的空相”,般若悟道那個智慧是一切相空了——“五蘊”空了以后,智慧才透出來;透出來,見到那個道——實相的般若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啊。

    下面還沒有完,上一次還沒有到這里,現在都……好,你們現在如此觀起,觀心。不過我告訴你觀心,不要向頂上觀、不要腦子里觀,硬是心頭在觀,等于肉體這個心頭。不過有幾個人也抓得很牢,硬放在這個肉體。你把肉體看得那么牢做什么啊?白骨觀那個空架子,你看成是,大概在心頭這一部分觀

    聽懂了沒有?有沒有聽懂啊,這一次?再聽不懂,再一考驗就不行嘍!不要你們學一個爛動作,好像打起來在打坐聽課,好像很專心一樣,實際上你在昏沉中——每一句話聽進去了,每一句話(都)沒有記住;每一句話記不住,就是無記中;但是每一句話記住,心中無妄念,這個才是定的記憶力,才是意念之力。

    好,我現在再告訴你們。剛才你們這幾個,還有一點點味道。“觀”與“照”是境界般若,同而不同,從智(師)也講過,程度有層次。真做到了修行到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問你們對了沒有,完全對了沒有?你們一個都不敢答話,不敢猜題了。

    ——錄音整理

    圖片

    文章為錄音整理,請配合錄音閱讀。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日本高清在线天码一区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最新国产AV最新国产在钱| 特黄A又粗又大又黄又爽A片| 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在线观看| 无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AV在线影院 |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揄拍自拍| 強壮公弄得我次次高潮A片| 日本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国产|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玩具酱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成年女人碰碰碰视频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不卡|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唐人社视频呦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资源|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久久97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亚洲综合成人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