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競爭的需要 買方市場,競爭激烈。競爭對手在持續降價。現在全球產品大多供過于求,各類產品市場都處于競爭激烈的“紅海”,是買方市場。在制造行業,一般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60%以上。在產品成本上不具備競爭力,怎么和別人去競爭? 2. 滿足客戶的需要 客戶的客戶也在降價,所以它的產品也在降價,它也要求作為供應商的你降價。你能不降嗎?
3. 供應商能做得到 (1)供應商的新產品批量投產后,隨著產量的增加,生產效率增加,質量穩定程度增加,各種成本費用被攤薄,所以產品售價可以適當降低。所以供應商有降價的空間。很多知名日資企業,一家企業成為其供應商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拿出產品的逐年降價計劃才能參與競標,成為候選供應商。其強制要求其產品單價逐年降低幾個百分點,不容協商。雖然如此苛刻,每年有大量的企業,想方設法想進入其“合格供應商目錄”。
(2)供應商原來的價格就有降價的空間。現在適當降價,它還是可以維持合理的利潤。可能在之前的采購管理,供應商價格管理中,這方面管理不到位,價格偏高。現在公司這方面加以嚴格及規范,擠掉水分,只不過是讓價格回歸正常。(3)之前采購的一些腐敗/瀆職行為導致價格偏高。現在予以糾正。這方面這里不展開討論。有興趣請參看作者之前發文《工廠采購崗位腐敗及防范淺談》4. 新產品開發投放市場的需要。 原來新產品開發,為了爭取客戶,贏得訂單,盡快研發出新品,公司資源盡量向研發傾斜。在新材料價格方面,為了盡快出新產品,占領市場,滿足客戶,并且保證質量,材料單價可能放寬,偏高。現在產品成熟,已經大批量投產,價格自然要回歸合理位置。5. 公司經營管理的需要。 降本增效,開源節流,是公司所有部門職責,作為采購部門更是責無旁貸。降本能力,體現了部門管理能力和采購人員對工作的熟悉和掌控程度。降本達成率,就是采購部門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采購部門是公司資金支出最大的部門,材料成本一般都是制造業產品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所以采購部的降本,潛力巨大,非常關鍵。6. 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式/疫情形式的需要。 全球經濟往后兩三年內復蘇的無望,需求的一再低迷,都倒逼企業產品降價,各方面縮減開支,開源節流,才有可能存活下來。 這個時期,除非產品和公司為壟斷和寡頭企業,否則這種情況下產品適當不降價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采購降本是有限度的,降到一定程度就降不下來了,必須保證供應商合理利潤,實現供應商與企業的雙贏。那種壓榨供應商的做法并不可取,那樣的企業價值觀就有問題,不可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