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2-2 閱讀筆記總結于《世界上最聰明的投資書》 更多內容請購買正版原書閱讀 世界上最聰明的投資書 2,基金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你賺的錢可能都被費率吃掉了世界上最聰明的投資書2.m4a9:40 來自伍佰本投資筆記 大家好,歡迎做客,500本投資筆記,今天我們繼續讀世界上最聰明的投資書。昨天我們講到,股票經紀人和基金公司,和我們這些投資者的訴求是不一致的,他們主要是賺傭金和管理費,你不斷地做波段操作,除了讓自己賠錢賠的快點,還養肥了你的投資顧問。所以你指望想從你兜里賺錢的人能幫你賺錢,那就想多了。 養老基金,私募基金,投行的自有資金,這些真正能夠從市場上賺到錢的機構投資者,他們做的都是資產配置,基本不做股票的短線買賣。其實,在大的投資機構里,做大類資產配置研究的專家收入是最高的。 作者說,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在美國市場中挑選500只主動基金,看看在兩個五年期間里有多少能夠跑贏市場。結果兩個五年都跑贏指數了,只占2%,也就是只有十只基金。所以一只基金過去五年表現得好,不能代表未來五年還能繼續表現好。有的基金可能就是運氣好,剛成立就趕上了牛市,基金就大漲了,等牛市過后,基金就跌得連北都找不到了。所以我們在挑選基金的時候,最好找那些能夠穿越牛熊周期的基金,成立時間太短的基金,我們沒有參考依據來確定這個基金經理的水平。另外我們還要看主動基金的風格,一般情況下,能夠堅持自己風格的基金是好基金,也就是說,不在他的風格里,他一直下跌也是正常的,只要風格轉換,就該他表演了。切記不要選那些,風格混亂,像墻頭草一樣追著市場跑的主動基金。 很多散戶投資者都喜歡擇時,這么做就像一個游戲新玩家上來就選擇了冷酷的敵人。事實上擇時是股市里最難做到的,如果有人說他能夠正確擇時,那他早就成為世界首富了。即使是信息最全面,知識水平很高,權力很大的美聯儲主席也不能正確地擇時,比如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1996年就提出了市場已經出現了大泡沫,到了非理性繁榮的階段,說白了就是說股市頂點快到了,快跑,但是如果你真的跑了,那么你就錯過了后面三年一倍的漲幅。可見,主管經濟的最高領導也不能預測股市,更別說干擾股市的自身規律了。實際情況是,每一個政策的出臺,都不能改變股市的方向,政策頂上還有市場頂,政策底之下才是市場底。 有研究表明,那些被分析師們推薦最少的股票組合,能獲得13%的高收益,而被推薦次數最多的股票組合,只獲得了7%的收益,這個收益甚至還不如直接購買債券。雖然這些分析師能夠正確地評估公司未來的盈利前景,但是他們還是不能判斷股價的走勢。因為股價是投資者預期的反應,即使業績一直很好,但是沒有達到投資者預期,股價照樣跌。比如,在2018年的白酒行業,整個行業的平均增幅在30%,但是股價還是在跌,這說明投資者的預期增幅應該在30%以上。所以要想看懂股價,就必須猜測投資者心中的預期,猜一個人的心思,尚且很困難,何況市場上千千萬萬的投資者呢,基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當市場上出現一致性預期的時候,也就是瘋牛和瘋熊這兩個時期,不用猜,用眼睛看也就知道股價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很多人認為,基金評級網站里的五星評級就是好基金。事實這只是一個數學概率問題,之前基金業績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基金公司的調研能力,和基金經理的水平,也就是說,他未來能獲得高收益的幾率會比那些垃圾基金概率高很多。就好比在學校學習,學霸未來還是學霸的幾率肯定比學渣變成學霸的幾率高很多。 但是基金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大熱必死,當一只基金過于熱門,業績大增,大量平臺和銷售人員向你推薦,很可能是這只基金押對了風格趨勢,還把自己的倉位全部用上,這時,如果大量投資者申購,新進來的錢,基金經理只能繼續高位接盤,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別的資金撤出之后,只有這只基金跟著風格轉向而走向熊途。所以近期業績大好,規模大增的基金,80%就是個坑。我們應該挑選那些之前的五星基金,但最近表現不佳,甚至回撤20%左右,規模下降了一半的基金,因為在這只基金里,炒短線的散戶都賣了,基金的持倉也見底了,未來當水流到他這兒的時候,就會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所以你要做投資買股票或者是買基金,千萬不要聽那些跟你目標不一致的理財顧問,銀行銷售,或者是平臺推薦近期業績飄紅的產品。如果你無法分辨基金的好壞,那就先買指數基金,然后抓緊學習,哪怕花一點錢找專業人士學習也比你把成千上萬倍的學費賠到市場上強。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礎,那么就要先認真分析這只基金的過往表現,看看他有沒有自己的風格偏向,然后制定自己的投資策略。比如你發現這只基金還在下跌過程中,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定投,如果已經見底回升了,那么最好是一把買入未來收益更高。總之,如果你什么都不懂,那么就不要去瞎買股票和基金,否則你兜里的錢很快就會被別人收割走,你連收割你的人是誰都不知道,投資世界就是這么慘無人道,弱肉強食。 如果你確定自己要做一個長期投資者,那么你就不能忽視主動基金的管理費用。我們來算筆賬,看看主動基金的費用到底比被動指數基金高多少。首先我們要看看這兩種基金的具體費用,他們的申購贖回費用都差不多,重點就在于管理費和托管費,這兩個費用被動指數基金要便宜很多,就拿不帶增強的指數ETF連接基金來看,每年只有0.5%的管理費和0.1%的托管費,合計0.6%。而帶增強的指數基金由于加入了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管理費增加到1%,托管費增加到0.2%,合計1.2%,這一下費用就增加了一倍。我們在看純粹的主動性基金,管理費每年1.5%,托管費每年0.25%,合計1.75%。 為了方便比較我們把前提條件都固定下來,被動指數基金和主動型基金同時投入十萬元,期限3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0%,其實很多主動性基金在30年的期間里是做不到這個收益率的,我們先不用管這個因素,就按他們的收益率相同來計算。30年后被動型指數基金能賺到136萬,而主動型基金能賺到92萬,這中間相差的44萬利潤就是被主動基金管理費吃掉的。如果投資是50年呢,指數基金的資產能夠達到869萬,主動型基金的只有485萬,收益差擴大了將近一倍,也就是說,50年你幾乎交了400萬管理費。更何況沒有任何一個主動基金可以在這么長的時間里跑贏指數,所以最后是天壤之別。如果你能夠把自己的投資格局放大,決定要做長期投資,那么最好選擇指數基金。 小白投資者都會天真地認為,我投資股票的比例越高,我的收益就會越高,債券資產只會降低我的收益,在這種思維模式下,你的投資就會不配債券或者配比例很低的債券。但是如果你不配債券,最大的缺點就是你沒有了后手,一旦股市回調,你就會全倉迎接暴跌,面對不斷的下跌,會打穿你的心態,讓你越來越恐懼,最后在害怕中賠錢離場。同時你也失去了債券這種投資中的參照物,就很容易在股市里迷失方向,變成一個瞎子,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買,什么時候該賣。 其實,債券和股票是一個天然的資產組合,它們的相關性不高,甚至在經濟衰退周期里,還是負相關的。股債組合會大大降低我們的投資風險,前面我們也說過,債券八股票二組合的最大回撤不會超過5%,而年化收益率卻能達到8%左右,你做了這種組合,心里就會很踏實。有人說我全倉干股票,遇到下跌,我就躺下裝死行不行?理論上是可行的,如果你做到了,你的收益還有可能是最高的。 但是現實中你不可能裝死,在下跌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壞消息撲面而來,甚至開始有崩潰論,千萬不要小看這種輿論的力量,他就像網絡暴力一樣,可以逼死一個人,讓你這種裝死的人割肉離場,那是分分鐘的事。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做投資組合的時候,投資比例在債3股7到債8股2之間調整,在我們最看好市場,最樂觀的時候,也要至少保持三成的債券倉位。反而在最悲觀的時候,我們也要保留兩成的股票倉位。只有在瘋牛出現的時候,我們要提前清倉獲利離場,持有現金資產,等待下一輪的機會。 明天我們繼續解讀,做資產配置的風險和收益回報,關注,500本投資筆記,免費收聽財經類書籍解讀,讓我們一起完成500本書的精讀,掌握真正的財富密碼。如果你在這里學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識,不妨幫我轉發,點贊,評論,讓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每天進步一點點。 長期投資最好選擇指數基金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