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打搬入帝都二環內塔景房,環境改善工作就沒有停止過。上次被寒潮逼迫臨時入手數個電暖器之后,決定趁著年貨節,未雨綢繆提前解決夏天的納涼問題。相對于樓房而言平房的布局更為復雜,往往平面緊湊并會向上擴展使用空間,給電暖器、空調等環境類電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 以本人家為例,裝修不能改變房屋外部結構,要想增加可用面積只能加高一層,生活區在下層、睡覺區在上層。冬天倒是可以利用熱空氣上升原理讓睡覺區升溫,但到了夏天必定酷暑難耐。這么小的房子,兩層都裝空調顯然不現實,于是就計劃在樓梯的挑高處安裝,利用空調的側向擺風將冷風吹到睡覺區。 ![]() 傳統空調雖然能夠基本滿足需求,但顯然僅靠側向擺風,睡覺區的風力遠遠不夠,于是想到1年多以前別墅里安裝的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其獨創的風道設計結構顛覆傳統產品,主打Space全域?概念,能夠上下左右四維出?。標準房型里不直吹人體近乎無感,而像本人這種特殊房型,簡直是量身定制。 【開箱曬物】![]() 雖說空調是個大物件,物流速度依舊迅猛。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由室內和室外機兩個瓦楞紙包裝箱組成,狹小的屋內擺放不開,等待安裝師傅上門的時間姑且放在院子的角落。 ![]() ![]() 與安裝師傅約定的當天,為了降低工作量提前把機器開箱,也順道看看做工如何。室外機外觀與大多數類似,正面風扇隔網孔洞小可防止小鳥或大型昆蟲進入。頂部加入多道橫向凸起,利于雨天排水避免存水生銹,并起到加強筋作用。 ![]() ![]() 側面和反面覆蓋有大面積高密度散熱鰭片,將運行時的熱量快速散發出去。反面鰭片靠近壓縮機的一側,加入溫度傳感器,在異常高溫時做出相應保護措施。據了解內部壓縮機是直流變頻,具備快速制冷、低噪運行、持久耐用的特點。 ![]() ![]() 由銘牌上參數說明得知,空調使用的制冷劑由對大氣層破壞較大的氟利昂升級成環保型R23三氟甲烷,值得注意的是該氣體在封閉環境下有易燃風險,所在空間面積需大于4平米。下方純銅制冷劑角閥看上去堅固耐用。 ![]() ![]() 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室內機采用經典的奶白色,輕松融入到多種主流類型的裝修風格當中,不會有違和感。浮動式前面板表面點綴鉆石切割紋理,易拆卸結構,相信未來會有個性化的替換配件。 ![]() 面板之下暗藏云?全域?系列空調獨有的風道,以實現四面環形氣流效果。 ![]() ![]() 進風口及濾網上移至云?AI全域?空調頂部,安裝時注意距離房頂要留有一定空間,濾網通過兩個卡扣固定,拆卸簡單便于未來清洗。室內溫度傳感器在進風口右側,精準感知溫度變化。 ![]() 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APF(全年能耗效率)高達5.26、制冷量3500W功率1650W、制熱量4900W功率3040W。喜人的是即便選擇強勁風量,噪音僅為42dB。 ![]() 隨機附送的配件很全,包含:制冷劑銅管、排水管、包管袋甚至墻膩子等,幾乎不用再花錢額外購買耗材,十分貼心。 【安裝過程】![]() ![]() 云?空調提供免費上門安裝服務,收到貨之后撥打400售后服務電話,即可預約云米合作的資深服務商。不得不說平房裝空調真是方便,室外機往平坦的房頂一放,保證不晃動即可。 ![]() ![]() 室內機部分,安裝師傅更是駕輕就熟,制冷管焊接、線纜連接、固定機器,一氣呵成,全程僅用時不到半個小時! 【使用體驗】![]() ![]() 本人真是有先見之明,之前裝修給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預留的位置簡直絲毫不差。透明懸浮顯示裝置無論在地面,還是上層都能準確看到信息。 ![]() ![]() 安裝完畢之后,師傅隨口說出“云米空調,開機”,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自動運行起來。其內置科大訊飛AI芯片,本地處理無需聯網、無需小愛音箱,支持5米范圍內的遠場語音識別距離。睡覺時動動嘴,再也不用黑燈找遙控器。 ![]() ![]() 開啟全域風模式,浮動面板再次放下并向前微微抬起,看上去仿佛是關機狀態。坐在上層明顯能察覺出身邊氣流的流動,四面環形氣流沒有傳統擺風那么沖,夏季睡覺毋需擔心被吹病。 ![]() 坐在上層距離大約2米的位置,中等風速噪音測不出來,因為環境背景噪音都有30多分貝,開關空調噪音沒有變化。而強勁模式才41分貝,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 利用米家APP對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操控更為全面,上下左右風向甚至精確到5x5區域設定。作為小米生態鏈旗下產品,與其他形態設備聯動解鎖進階功能是標準動作,例如:溫度超過設定值、有人到家自動開機等。 【全文總結】![]() 總的來說,云米Space E全域?空調顛覆性的出風設計,不僅打破了傳統空調風硬直吹、溫度不均勻、溫度變化慢的弊端。針對本人所在的特殊房型,也能通過精準指向性的風向或全域?四面環形氣流輕松應對。 |
|
來自: BigBangLe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