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現已成為內分泌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疾病初期沒有臨床癥狀,當結節較大壓迫周圍組織時,可出現聲音嘶啞、胸悶、呼吸或吞咽困難的癥狀,結節較大時也可出現頸前腫大。 本病屬于中醫“癭瘤”的范疇。其病機主要為氣滯、痰凝、血瘀壅結頸前,發病與肝、脾密切相關。在治療上,常常以理氣化痰、活血化瘀、消癭散結為主。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外用中藥方,這個方子是結合穴位貼敷療法,治療甲狀腺結節,其組成主要如下: 莪術、生半夏、木鱉子、王不留行、透骨草、夏枯草、甘遂、冰片、蝎尾。 將上述藥物熬制成黑膏,攤于紗布上,每日貼敷一次,貼敷于人迎穴、膻中穴、阿是穴。 簡單解析一下這個方子: 莪術,破血化痰,行氣散結,是活血化瘀常用的藥物。 生半夏,歸脾、胃、肺經,具有化痰祛濕,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作用,臨床上常用這味藥來治療梅核氣。 木鱉子,歸肝經,主要作用是破血逐瘀,續筋接骨。 王不留行,具有通絡散結,活血化瘀,下乳消腫,利尿通淋的功效。 透骨草歸于肝肺經,具有活血止痛,祛風除濕的效果,辛散溫通,常用于甲狀腺結節人群緩解疼痛。 夏枯草,這味藥主要是清肝瀉火,散結消腫,清熱解毒的,也是臨床上常用的消癭藥物。 甘遂,主要是瀉的作用,有破積聚,通二便,瀉水逐腫的效用,對于甲狀腺結節的效果,主要是將體內的肝火、積聚排出去。 蝎尾,走竄力極強,這里主要作為引藥。 外用藥方通過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并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較強;不經過肝腎代謝,且藥物施于體表,便于隨時了解病情變化,隨時加減更換,很少發生副作用。 現在已經到了三伏天,一年當中調理身體最重要的時刻。 三伏天人體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趁著陽氣旺盛,經絡疏松之時,穴位貼敷,調理臟腑,藥力易滲透到體內,藥效加倍吸收,預防或治療疾病效果非常好。 |
|
來自: 空谷幽蘭80 > 《77、結節息肉肌瘤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