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退休以后,退休人員除了可以領取養老金以外,還有一筆錢,會劃入個人醫保卡里。關于退休人員醫保劃賬標準,全國并未統一,各地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各自劃賬標準。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退休以后,大家的醫保卡每個月能進多少錢?
一、退休以后,哪些人的醫保卡,會有錢進賬?
我們都知道,職工養老保險有最低繳費年限要求,繳費滿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即可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實際上,職工醫療保險也同樣有最低繳費年限要求。只不過全國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地的標準也不盡相同。少的地區是15年,多的地區要達到30年。
比如:遼寧沈陽市,不分性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均為25年,實際繳費年限滿10年;湖北武漢市,按性別劃分,男性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為30年,女性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為25年,且實際繳費年限均需滿10年。
也就是說:辦理退休的時候,只有個人醫保繳費年限,符合當地最低年限標準,才可享受終身醫保待遇,每月才能有一筆錢,劃入退休人員個人醫保賬戶。
二、退休以后,醫保卡每月能進多少錢?
早在2021年,國家就發布了推進個人醫保賬戶改革,實施門診共濟保障制度。隨后,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大部分地區自2023年1月1日起,將會按照新的劃賬標準來執行。其中:關于退休人員個人醫保賬戶的劃賬標準,主要可以分為3類:
第一類:以當地退休人員養老金為劃賬基數,乘以相應比例,進行劃賬。主要代表地區為:
廣西退休人員醫保劃賬標準:2022年度職工醫保統籌地區月均養老金*2.5%。
四川省本級退休人員醫保劃賬標準:四川省本級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2.8%。
重慶市退休人員醫保劃賬標準:改革當年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2%。
第二類:按照退休年齡,分類劃賬,確定劃賬標準。主要代表地區為:
上海市,1680元/年(74歲以下)、1890元/年(75歲以上)。
北京市, 100元/月(70歲以下)、110元/月(70歲及以上)。
天津市, 40元/月(不滿70周歲)、50元/月(70周歲以上)、60元/月(建國前老工人)。
第三類:按照固定標準,定額劃賬。主要代表地區為:
甘肅省,120元/月;山西省,85元/月;湖南省,75元/月。陜西省,100元/月。
需要注意的是:
關于退休人員醫保賬戶的劃賬周期,大部分地區,是按月劃賬。也有少數地區,是按年劃賬。比如:上海市和沈陽市,都是在每年7月,統一將下一年度的錢,劃入個人醫保賬戶。如果政策有變化,多退少補。
寫在最后:
1.辦理退休時,個人累計醫保繳費年限,超過當地最低醫保繳費年限標準的,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待遇,每月或者每年會有一筆錢,劃入個人醫保賬戶。
2.大部分退休人員來說,無論論是按月繳養老金乘以相應比例劃賬、還是按照年齡劃賬,亦或是按照定額標準劃賬,與過去的政策相比,每月劃入個人賬戶里的錢,都是減少了。
3.雖然劃入個人賬戶里的錢在減少,但是剩余的錢,也沒有浪費,而是用來改善和提高門診待遇,有助于門診共濟,保障參保人員在門診就醫的待遇。